我为什么不认为俄罗斯会使用核武器?有三大理由

又柔聊国际 2023-02-28 22:03:03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是否会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便成为了国际舆论场上的热议话题。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可谓是见仁见智。但我始终认为,俄罗斯不会使用核武器。理由有三:(一)核武器已经不是“武器”,而是一种“政治威慑力”。(二)俄罗斯并不具备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三)不管是俄罗斯还是普京,都没有与对手“共同毁灭”的决心。

一,当不止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后,核武器已经不是单纯的“武器”

二战结束至今已经近80年,其间还经历过极度危险的冷战时期,但世界性大战却并没有爆发。有分析认为,这是基于联合国的建立和核武器威慑力这两个因素。而我个人认为,后者的作用较之前者似乎更重要。

日本长崎和广岛的两颗原子弹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经足以证明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以及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毋庸置疑,核武器是恐怖的,核战争是可怕的。因此,对所有人和所有国家都具有震慑作用。

在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集团和苏联领导的华沙军事集团对峙了四十年,并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危险。然而,在这四十年的时间里,彼此却没有主动向对方开过一枪。而且,每每在可能会导致冲突爆发的关键时刻“妥协”。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的那段时间里,苏联曾意欲对最大的邻国使用核武器,导致邻国不得不以“深挖洞、广积粮”来应对可能的核攻击。最终,在向美国通报并遭到美国强烈反对后,苏联放弃了使用核武器的念头。

举出以上两个事例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要论证之所以没有发生世界大战,核武器的“威慑力”显然比联合国的作用更大。比如,在冷战时期的北约和华沙这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时,双方阵营中有四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在另一个事例中,也是两个常任理事国对垒。也就是说,五个常任理事国都参与了。显而易见,不是联合国机制阻止了战争的爆发。

冷战之所以没有形成“热战”,那是因为在北约和华沙这两大军事集团中都有足以摧毁对方的庞大核武库。而苏联之所以放弃对邻国使用核武器,是因为担心美国实施“核捆绑”战略。

此外,苏联之所以意欲对邻国使用核武器,并不是意识形态问题,因为双方意识形态一致。也不是在边境冲突中吃亏的问题,毕竟,那时的苏联领导着华沙集团,显然不存在惧战问题。所以,另有原因。

在苏联意欲对邻国使用核武器的那个时期,邻国的核力量正处于发展初期,从技术层面、运载工具和数量上都与苏联有着巨大差距。因此,就像美国不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的原因类似,苏联的真正用意是想在邻居的核武器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时期将其核设施摧毁。而这同样与核武器有关。

显而易见,冷战之所以未能形成热战,苏联之所以意欲对邻国动手,以及最后放弃了使用核武器的念头,均是因为核武器的“威慑力”。鉴于此,国际社会也就逐渐形成了“核战争没有赢家”以及“当不止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后,核武器已经并不是单纯的武器,而是‘政治威慑力’”的共识。所以,没有谁会轻易使用核武器。

二,俄罗斯屡屡提及核武器或核战,意在威慑。

去年2月27日,普京在会见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时发布了“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的命令。那么,普京为什么不在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发布这样的命令呢?显然,是有背景和原因的。

普京之所以在冲突爆发3天后才发布将俄罗斯战略力量“升级”的命令,有两个原因。一是乌克兰挺过了最初的72小时,也就意味着俄罗斯最初的“速战速决”计划失败了。二是美国及西方阵营表达了对乌克兰全力支持的决心。显而易见,普京感受到了“被动”。所以,首次提及了核武器问题。而此后,每当俄军在战场上不顺利,或与西方国家博弈处于被动和劣势时,俄罗斯总会提及核武器问题。

去年的9月21日,借助于卢甘斯克、顿涅兹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四地的“入俄公投”问题,普京发布了“部分动员”令,在对俄罗斯全国发表讲话中,普京表示,俄罗斯将不惜动用一切手段保卫“新入俄”的领土。如果说普京只是“暗示”使用核武器的话,而梅德韦杰夫在次日却直截了当地表示,“一切手段”中包括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而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表态背景则是伊久姆等战略重镇刚刚被乌军夺回,以及在与莫迪会见被告知:现在的时代不是战争时代。

就在日前,当援助乌克兰的拉姆施泰因会议举行及西方国家做出援助乌克兰主战坦克的承诺和决定后,梅德韦杰夫和杜马主席沃洛金等俄罗斯高层又密集提及了“核战争”问题,大意是:美国和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这些重型武器会导致冲突升级,而战争升级可能会引发核战争。

从逻辑上来说,俄罗斯每每在战场上处于劣势或在战略博弈中陷入被动时会提及核武器或核战争,显然是意在震慑,就像俄罗斯利用能源问题来威慑欧洲国家那样,真正的用意是阻止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援和对俄罗斯的削弱。直白地说,俄罗斯是在吓唬乌克兰和欧美国家。

其实,如果俄罗斯真准备使用核武器的话,就不会这样“大张旗鼓”了。比如,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俄罗斯一直在竭力否认会攻击乌克兰,而事实上,俄罗斯却来了一场突然袭击。

三,目前的所有条件都不符合核武器的使用“原则”

尽管各自的表述不同,但有核国家对核武器的使用原则其实大同小异,即只有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才可能使用。而俄罗斯的目前处境显然与这个基本原则相去甚远。也就是说,俄罗斯并没有到生死存亡之际。

尽管这场俄乌冲突有历史经纬,也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拱火”因素,但这场战争毕竟是在乌克兰境内进行。真正退无可退的其实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比如说,即便是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战败,也并不会危及俄罗斯的国家生存。因为,没有谁会冒“共同毁灭”的风险与俄罗斯来一场核大战。其实,从俄罗斯人的言论中也不难找出俄罗斯并不存在国家生死存亡的“证据”。

针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等重型武器的问题,梅德韦杰夫表示,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有核大国会输掉一场常规战。所以,如果俄罗斯战败,将可能会引发一场核战争。这也就是说,俄罗斯从没有认为自己会输掉战争,而假如有战败趋势的话,俄罗斯还有核武器这个“杀手锏”。试问,这样的国家会有生死存亡之忧吗?

同样是针对西方援助乌克兰重型武器的问题,俄罗斯杜马主席沃洛金则声称,核武器不适用于“局部战争”的原则已经过时,应该修改这个原则。沃洛金的这个表述说明了两个结论,一是俄罗斯承认这场俄乌冲突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二是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原则目前仍然是全面战争或国家生死存亡之际。

显然,不管是新入俄的卢甘斯克等四地还是2014入俄的克里米亚,都不属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俄罗斯领土。既然如此,那又何以谈得上事关俄罗斯的国家存亡呢?所以,即便是在乌克兰战败,也不能满足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条件。

四,俄罗斯和普京都没有使用核武器的决心

对于新入俄的领土问题,普京曾“暗示”会使用核武器保护。而梅德韦杰夫更是进行了“确认”。然而,此后,普京却降低了调门。比如,在国际社会纷纷关注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器这个问题后,普京曾阐述并重申:核战争没有赢家,永远不要发动核战争。

此外,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分别进行强硬表态后不久,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扎图林却在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的一档节目中说了如下这段话:新入俄四地以及2014年入俄的克里米亚只是俄罗斯的“附属领土”,而附属领土并不等同于俄罗斯本土,若乌克兰进攻这些地方并不会威胁俄罗斯的本土安全,俄罗斯不会因此使用核武器。

蹊跷的是,对于扎图林的这个观点,俄罗斯官方居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直白地说,这其实就是在为俄罗斯国内沸腾的舆论降温,也说明普京在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悄然往后退。

我发觉,凡是认为俄罗斯会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观点,通常会有三个依据。一是俄罗斯输不起也不会输。二是使用战术核武器是可行的。三是“赤脚不怕穿鞋的”,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面临战败的险境,俄罗斯会赌一把,而欧美国家则不敢。

至于俄罗斯输不起和不会输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其实,在历史上,俄罗斯也输过,且不止一次。比如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以及被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打得落花流水,并导致罗曼诺夫王朝覆灭的一战等。

即便是俄罗斯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拿破仑侵俄战争,拿破仑也不是输在实力上,而是输在了后勤保障不力,以及担心会被英国人抄了后路而不敢全力以赴上。

而二战中打败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那也不只是俄罗斯人的功劳,亦有包括乌克兰人在内的其他加盟共和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大力支持。所以,选择这些原因复杂的胜利来断言俄罗斯输不起或不会输,显然并不辩证。

至于使用战术核武器的说法,同样是不辩证的。一来,战术核武器依然属于核武器范畴,同样会落得个使用核武器的“名声”。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就曾明确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二来,战术核武器从来没有在战场上使用过,理论和实战到底有多大差距无人可知,若使用,也许会波及到俄军自己。三来,俄罗斯一直强调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同宗同源,若使用,俄罗斯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且乌克兰人之所以放弃核武器,俄罗斯人也是忽悠者之一。

至于“赤脚不怕穿鞋”的说法,那更是个悖论。首先,在国家和民族层面,贫穷或富裕与是否使用核武器没有半毛钱关系。其次,能够决定使用核武器的人更是与贫穷“不沾边”。再者,普京不是像希特勒那样的疯子和魔头,客观地说,普京仍然是理智的,他显然不会让整个俄罗斯民族给一场失败的局部战争“陪葬”。

综上所述,即便是在这场俄乌冲突中战败,俄罗斯和普京也不会动用核武器。不信的话,可以拭目以待。

0 阅读:16

又柔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