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之中,虽然谋士众多,但是要说在这些谋士中最为顶尖的,陆逊,凤雏,周瑜,司马懿等人一定名在榜中,但要说谁位列榜首,那一定是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
在刘备辞世后,诸葛亮继承君主遗愿数次发动北伐,并且为了去完成刘备一统天下的心愿,诸葛亮可谓是拿蜀汉的前途去做了赌注。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已知时日无多,由此便想奋力一搏,点燃49盏灯续命。
但是诸葛亮点灯续命,表面上续命,其实暗藏两大毒计。这是为什么呢?那两大毒计又分别是什么呢?
事件缘由:诸葛亮出生在战乱的东汉末年,早年出生在琅琊,后来因为战乱,诸葛亮三岁母亲过世了,父亲在诸葛亮9岁的时候也相继离世了。
诸葛亮自幼聪明好学,精通诸子百家学说,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智慧。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投靠刘表,但还是没有想到曹操和袁绍两个人战争,曹操为了报父亲的仇,曹操率领数万大军向徐州进攻。
而在进攻的过程中。为了老百姓,曹操也间接害死了不少人。而这时诸葛亮都看在眼里,对于曹操,诸葛亮是非常伤心的,诸葛亮为了躲避战乱。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当时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
“隆中对”策:“隆中对”策的初步为刘备描述了一个战略愿景,以复兴大汉为构思,认为争夺天下必须时首要拿下益州与荆州,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原地区形成夹击之势。
虽然在当时看来,这个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仔细想来诸葛亮给出的策略与当初秦灭六国,汉并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的形势是:董卓乱政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而,群雄间经过一番追逐杀戮,已出现了两大巨头——曹操、孙权。
“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分三部分:立基、固本、平天下。按照“隆中对”的谋篇布局,选择了先取荆州、再进巴蜀,后争天下的发展策略。
说来也是这里的地形限制,让历史上众多军事家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其次才是每个人独到的见解,从历史上来看,大统一时期都有相似的进程,这个趋势直到汉朝初年依旧如此,从地理位置分析关中占据俯冲之势,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关中与蜀地相互牵制,作为蜀地的天然防御阵地,虽然说两地隔着汉中地区,因此关中、汉中、巴蜀三地缺一不可,这三处地区最适合建国的自然是蜀地,能偏安一方避免前线战争,但是在此地立国也有一个坏处,必须要保证汉中也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核心区域安全无忧。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最终目的就是关中,关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从关中向西进发就是闻名遐迩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上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十分适合放牧,控制这里就间接获得了优质的战马和矿物资源,这也是为什么汉朝如此重视河西走廊,多次出兵也要控制这里。
相比之下,曹操走的却是东汉的路子,“隆中对”中体现出来的地域差距也能看出,诸葛亮的思想离不开秦汉时代的经验,这种思想也影响了蜀汉的进攻策略。甚至是在诸葛亮主政蜀汉的时候,几次北伐目的并不是极度的扩张,而是看到了仅仅有一个蜀地是不够的,早晚会被曹魏兼并。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此后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集团仅得益州一地,则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大意失荆州: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虽以联姻和暂借的方式暂时控制了荆州的中心地带,但是北部的襄樊由曹操占领,江夏又被迫让给孙权,导致了荆襄三分,刘备无法完全占有。
而这样的结果,导致刘备占据的荆州中心地带随时有被攻击的危险。刘备陆战不如曹、水战不如孙,无奈之下,只有派关羽率重兵留守,实则是得不偿失。
刘备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发起汉中之战,阵斩曹操大将夏侯渊,占有汉中之地,曹操被迫亲征,但在刘备拒险而守的情况下,寻找不到有利战机,黯然撤兵。
则已经年近六旬的关二爷,认为蜀汉已经具备了出秦川的条件,油然而生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毅然挥军进击樊城。
不得不说,关二爷真是一尊凛凛战神,大战初开,进展顺利,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响。
可刘备的总兵力只有曹操的一半,即便战力再高,诸葛亮的两路并进的北伐作战方法,也不可能打得过集中优势兵力防守的曹操,就是因为两路并进的打法,因蜀道之难,无法及时救援荆州,最终关羽兵败。再后来刘备反攻荆州又遭夷陵大败,蜀国自此而衰落。
实际上刘备执政末期就已经显现出颓势,蜀汉政权被迫做出的出击也显得苍白无力,《隆中对》当中提到的战略优势荡然无存,只能寄希望于北伐,然而几次北伐让蜀汉失败而归,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内力量。
进行北伐:遭遇夷陵大败的刘备,在第二年,就病逝于永安白帝城了。夷陵之败也让刚刚建立的蜀汉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这期间诸葛亮派人到东吴和孙权结盟,也即恢复了蜀吴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病逝前后,蜀汉各地叛乱四起,作为丞相的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平定了这些叛乱。所以,诸葛亮需要先巩固蜀吴联盟,这样他才能放心率军到南中平定叛乱。同时又因为南中地区的叛军善于作战,也起到了在实战中锻炼士兵的作用。
而和东吴兵戎相见的话,只会让曹魏渔翁得利。诸葛亮在平定叛乱后,只能一心北伐曹魏,而不是和东吴交手。
在刘备托孤之后,刘禅即位后,诸葛亮为了兑现自己对刘备的诺言,开始了对北伐的精心筹备。诸葛亮首先提出了整顿吏治。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
还提出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在全国鼓励发展农业,以备将来战争后足够的军粮。诸葛亮提出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加强对豪强的监管,保障了百姓的生计和社会的稳定。他注重农战,加强兵备,使蜀汉国力逐渐强盛。
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北前进,到了汉中,把他作为北伐的大本营。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考虑到前往祁山的道路平缓,而且离关中较远,所以曹魏不会派重兵把守。
派赵云等从斜谷道迷惑曹魏军,同时率主力军攻打祁山。结果三个郡投降蜀国。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由于选了马谡为先锋官,马谡居高处驻扎营地,不停命令,擅自行动,导致被张郃切断蜀军的重要水源,导致街亭失守,为了稳定军心,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最终逼得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第二次北伐发生在第一次北伐的冬天,诸葛亮从陈仓故道进入关中,碰到曹魏的著名将领郝昭,遭遇顽强抵抗。不久曹魏援军赶来援救,蜀军因为粮食储备不足,被迫撤军。
第三次北伐是第二年的开春,诸葛亮再一次发动第三次北伐,这次诸葛亮首先命令陈式领非主力部队进攻武都郡的西部区域和阴平郡,而诸葛亮自己则是率蜀军主力往西从阳平关出兵。
按照第一次北伐的路线,在下边驻军,让比较靠近的曹魏郭淮部队不敢轻举妄动,主要目的是防止郭淮突袭陈式所部。
因而曹魏的郭淮只能看着陈式拿下武都和阴平,这一次北伐是属于局部战役,因而没有特别大的伤亡。
再一次北伐在公元231年,诸葛亮再次从祁山出发,此时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来运输粮食,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成功击败魏军,但由于李严运粮不继。虽然大败魏军,但由于粮草问题,也只能退军,没有完成北伐的战略目的。
第五次北伐也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因此也造成了诸葛亮的点灯续命。
点灯续命:诸葛亮发起一生当中的最后一次北伐,这次诸葛亮率领蜀汉的全部主力从斜谷出兵,然后到达五丈原,在此地被司马懿所阻,两军再一次形成对峙局面。
因为每次北伐,诸葛亮都亲自组织,亲自指挥,直接参与,甚至亲临前线。直至积劳成疾,病逝于前线军中。
在诸葛亮病逝之前,在生命的黄昏时刻,仍旧心怀蜀汉。面对日渐衰弱的身体,他心中明白,自己的时光正在逐渐流逝。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便通过星象推算出了自己命不久矣的事情,于是便点燃了49盏灯,妄图通过“北斗七星阵”来为自己续命。
但他的心中,仍旧燃烧着为蜀汉继续奋战的渴望。在这关键时刻,他构思出一个既大胆又独特的计策。
在帐篷中,诸葛亮召集了他的亲信将领,他的眼神透露出坚定和深邃。“我们将点燃49盏七星灯,对外宣称是为了续命。”
诸葛亮点燃49盏灯,为了能抢一点时间,他决定施法,令人点了灯,每晚坐在里面,期望能够延寿,可不巧的是,一日魏延匆匆忙忙前来报告军情,却弄灭了蜡烛,致使其续命失败。然而其实这只是他计划中的一环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有两个。
表面上来看是诸葛亮掌握了逆天改命之法,想要用此阵法来为自己续命,实际上,这种做法却暗含一箭双雕的两大毒计。
诸葛亮的本意是想让蜀军撤退,同时还想找出军中是否存在叛徒。还有诸葛亮“作法续命”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迷惑司马懿,真真假假,让司马懿搞不清楚其中的虚实。
蜀汉朝局内部还算稳定,但实则暗流涌动,各派政见不合,同时后主孱弱,早就有人惦记者大权,这些孔明都是清楚的,只要他一死,蜀汉就必然会乱。所以也只有魏延了。
一是主灯被魏延熄灭,导致他的续命失败。二是魏延的野心太大,在诸葛亮死后无人能压制。
诸葛亮预料到自己死后魏延会造反,因此在五丈原濒死之际,就提前布置好了魏延的灭亡之路。而魏延事后的所作所为也确实如诸葛亮所料的那般,诸葛亮刚刚去世还没多久,魏延就和杨仪等人闹翻了,不光不服从上级的调度,甚至还意图夺取军中大权。
这时他们便遵照诸葛亮的死前嘱托,成功将魏延斩杀,为蜀军扫除了一大威胁。
另一方司马懿在后来得知了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但由于先前“借命”一事,司马懿仍旧不敢轻易出兵,只担心诸葛亮是不是又在以某种奇门之术故意诱他出战。
哪怕是司马懿确认了蜀军撤退的消息,带兵追击到半路时,又被诸葛亮的假人给吓了回来。这也使得他如惊弓之鸟,不敢轻举妄动,蜀军也因此争取到了不少撤离的时间。
结语:从诸葛亮出山到最终点灯续命等等事件,都可以看出诸葛亮一生算无遗策,关于自己身死之后的事情,他也依旧布置得十分妥当。
诸葛亮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群雄,就是源于他谋定而后动,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因为他是把自己人生的规划做得很仔细,观前顾后,从头到尾他都想清楚了。他很清楚,自己尽力了,但是老天不答应,也就只能认了。
参考文献:
《三国志》
《资治通鉴》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