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历史认知里,刘禅几乎成了 “昏庸皇帝” 的代名词,一句 “扶不起的阿斗” 流传千年,仿佛将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提到刘禅,众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懦弱无能、只知享乐,把父辈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让的败家子形象。
可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当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重新审视这位蜀汉后主,会发现他的真面目或许并非如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般不堪。
良辰认为,可以从诸葛亮在世、诸葛亮去世,以及蜀汉投降魏国的三个阶段来分析,刘禅到底是不是个昏君。
诸葛亮在世(223年~234年)223年6月,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后,刘禅接替了皇位。刘禅深知自身与丞相的差距,毫无保留地将军政大权交付于他。这一举措看似放权,实则蕴含深意。刘禅明白,诸葛亮一心只为兴复汉室,对蜀汉忠心耿耿。在这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唯有依靠丞相,才能稳住蜀汉的根基。
于是,刘禅安心于宫中,处理祭祀等礼仪性事务,为诸葛亮在外征伐营造了稳定的大后方。每次诸葛亮北伐,所需的兵员、粮草,刘禅都竭力筹备,毫无推诿拖延,使得蜀军能够一次次踏上征程。这份信任与支持,并非每一位君主都能轻易给予,它是蜀汉前期得以维持稳定、图谋发展的关键基石。
诸葛亮去世后(234年~263年)诸葛亮溘然长逝后,刘禅迅速接过治国重担,开始展现出自己的政治手腕。彼时,蜀汉朝堂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试图填补诸葛亮留下的权力真空。
刘禅却沉着应对,先是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让这位诸葛亮生前看重的人才接替主政之位,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后又扶植费祎,平衡蒋琬的权力,使二者相互牵制,共同为蜀汉效力。
在这一阶段,刘禅不再是那个躲在诸葛亮身后的少年,而是真正站在了权力的前沿,周旋于群臣之间,维持着蜀汉政权的运转。尽管失去了诸葛亮这根顶梁柱,蜀汉国力渐衰,但在刘禅的操持下,蜀汉依旧维持了近三十年的平稳,未陷入内乱的泥沼,足见其统治能力不容小觑。
蜀汉降魏后(263年~271年)从整体的实力来看,占据中原和整个北方的魏国是要比蜀汉强很多的。所以,蜀汉的灭亡,一直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最后,刘禅只能接受谯周的建议,投降魏国。
刘禅深知,若一味负隅顽抗,遭殃的只会是无辜百姓,城市将沦为废墟,生灵将惨遭涂炭。他个人与皇室宗亲,也不会有好的下场。
投降后的刘禅,在洛阳上演了那出 “乐不思蜀” 的戏码。世人多嘲笑他的庸懦,可若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存智慧?身处敌国,四周皆是猜忌的目光,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刘禅以这看似荒诞的行为,成功麻痹了司马昭,让其放下戒心,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使得一些跟随他的蜀汉旧臣得以保全。
客观来说,刘禅绝对不是那种出类拔萃、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但也肯定不是昏庸无能、荒淫无道的亡国之君。“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俗语,尤其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让世人对他的真实能力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理解。
良辰认为,刘禅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可以做到尊重贤能、知人善任,也能明辨是非,有很好的大局观、战略观。如果让我来打分的话,可以给个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