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灭亡,到底是哪个皇帝的错?

诸葛良辰 2025-01-01 22:57:39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祚296年。与其他王朝的覆灭不同,清朝在灭亡的过程中,遭到了外国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陷入长达百年的黑暗深渊。20世纪初的军阀混战,以及日本侵华战争,都是源于清朝的衰弱。

究其原因,当西方国家开启工业时代以后,清朝的统治者并没有做出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740年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始于1870年的美国。但到清朝灭亡的1912年,中国都是一个农业社会,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发展。

过去,我们常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现在,有非常多的证据可以证明,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对西方科技的发展并不是一无所知。例如,清圣祖康熙就通过西方传教士,系统学习了医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现代知识。

良辰觉得,从康熙开始,到慈禧太后,每一位统治者都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如果,非得在他们之中找一个最无能、最失败、最可惜的皇帝,应该是嘉庆帝。他在位24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本有机会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力挽狂澜。

嘉庆即位于1796年,清朝此时已经历了乾隆长达60年的统治。在乾隆的晚期,奢靡之风盛行,财政紧张,吏治腐败成为朝廷内外的常态。乾隆时期通过对外战争和大规模修建工程积累了巨大的财政赤字,而官员的贪腐也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嘉庆继位后,迅速采取行动处置和珅这一典型的权臣。嘉庆对和珅的惩处似乎表明了他整顿吏治、恢复清廉政治的决心。然而,实际情况却并未如他所愿。和珅的倒台虽然清除了一个腐败的象征,但并没有根除清朝吏治中的结构性问题。相反,嘉庆帝在肃清和珅后,未能建立更加有效的制度,腐败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地方治理效率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嘉庆抄没的和珅财产大约有500万两白银,加上国库的1900多万两,大概还有2400万两。相比乾隆鼎盛时期的8100万两,这笔钱也有三分之一,所以不算少。

我们看到,虽然嘉庆在个人生活上力求节俭,但这种做法对于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收效甚微。另外,为了增加税收,嘉庆加大了对农民和小商贾的剥削,导致民间经济更加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嘉庆时期,西方列强已经开始以更为强势的方式试图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初露端倪。但是,嘉庆面对西方挑战时采取了保守甚至漠视的态度。

第一,鸦片问题的忽视。鸦片贸易在嘉庆时期迅速扩展,但朝廷并未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这一问题的恶化,反而默许腐败官员从中渔利。鸦片输入不仅使社会毒瘤逐渐形成,还加剧了白银外流的问题,削弱了国家经济基础。

第二,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面对西方列强的试探,嘉庆并未调整关锁国政策,继续对外部世界保持僵化的态度。虽然当时国内有人提议加强对外贸易以增加税收,但嘉庆担心外贸扩大会动摇朝廷的权威,选择维持现状。这种保守的政策导致清朝错失了早期现代化的机会。

第三,与西方的交流缺乏主动性。在西方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清朝并未积极了解和学习西方技术或管理经验,而是将列强的行为简单视为威胁,从而忽视了可能的合作机会。嘉庆没有认识到西方列强崛起的深远意义,未能为清朝的发展找到新的动力来源。

第四,对通商问题的处理僵化。英国等国家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广泛的贸易关系,但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对这些提议冷漠甚至敌视。这种态度不仅激化了中外矛盾,也进一步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潜力。

嘉庆的保守政策使得清朝在面对全球化初步浪潮时选择了封闭,这一错误决策为鸦片战争及其后的百年屈辱埋下了隐患。

0 阅读:98
诸葛良辰

诸葛良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千年历史,一眼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