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时间不长,关于教育的话题却特别多:
微博上“天津家长为买学校指定教辅材料连夜排长队”的话题阅读量就高达877万;
图片加载中…
图片加载中…
“让孩子课间走出教室跑跑跳跳”也引起广泛关注,阅读量近500万;
“军训是没苦硬吃吗?”关于军训&苦难教育的必要性的话题更是高达3100万关注量。
身边同学家长们有的还在担心换老师后孩子的适应性,有的发现附近中学又开新校区,去接送孩子放学路上发培训补习班的宣传册的也多了;
而社交平台上关于英语教材改革也是各种吐槽和担忧,怨声载道,有人甚至说中考分流的节奏被英语改革提前到了三年级……
做家长的总是对于孩子和教育的话题特别关注,在感受这个社会的各种教育焦虑和内卷的同时,也不由得再去了解关于升学率、关于毕业走向、关于就业形势等客观情况,也开始再次思考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心智能力,让他们将来有底气和勇气去面对未知的生活?
图片加载中…
中考分流
图片加载中…
历年中国毕业生去向分布
图片加载中…
历年新增就业人数增加情况和新增应届毕业生增长形势,来源: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
图片加载中…
各省市初高中大学升学率
图片加载中…
2024年智联招聘就业报告——蓝领职业缺口
看完数据只能总结一句话:形势越来越严峻,蓝领好像更紧缺。
作为家长,肯定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被分流下来的那部分,特别是像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寒门学子们,寒窗苦读数十年,虽然是在所谓的大城市苟延残喘,大多数人似乎还是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再去当所谓的蓝领......
图片加载中…
于是我们有的开始不停地鸡娃:有的密切关注老师发的练习情况,容不得他没有出现在老师表扬的Top名单里;有的买一堆教辅资料测试卷,让孩子淹没在题海里,没有了其他休闲放松的机会;有的给孩子报一堆补习班,自己坐在后面旁听刷手机,而没有旁听家长的,有的孩子上课时有时也是坐立不安,四处张望,心不在焉......
当然每个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这种期盼和行动,是虚荣心更多一点?还是只是图个心理安慰?亦或是对于职业的偏见和歧视?当然可能更多的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也是对自己老年生活不确定性的恐慌!
图片加载中…
说起来,这些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的烦恼,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逃离,所以我们会有意无意回避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接受教育?
似乎如果孩子没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又或者是我们质疑自己受到的教育与现在生活的匹配度,我们就不配谈这个话题一样。就像《去有风的地方》里面红豆的那句,活在世俗价值观里的成功,它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我们大多数人估计也有这样的纠结和顾虑吧。
图片加载中…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的洞穴预言不知道大家听过没?那个逃出去的囚犯在看到外面的真实世界,并告知洞穴里其他人时,没有人相信他,反而还遭来了嘲笑。
洞穴里的黑暗与外面的光亮,扭曲的光影假象和外面的鸟语花香的真实现象的强烈反差,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
他指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掌握基本的判断力,让我们能找出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接受外力的帮助,通过教育学会理智行事。
图片加载中…
教育家约翰.杜威也说过“教育即成长”,大概也是在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年龄增长的同时,完成自身全面的成长。
吴军在《卓越》一书中也提到:
1.在智力教育方面,最重要是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善和好奇心;
2.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除了需要接受智力上的教育,还需要了解这个阶段应该知道的为人处世的常识。7岁前,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而7-12岁是心智培养的关键时期。
3.在孩子18岁以前,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
图片加载中…
所以你看,教育的目的如果从狭义的应试教育上升到广义的成长教育或是终身教育上,是不是思路更开阔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更大的责任和动力?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无意评判现在的教育制度和改革,只是向内看的话,作为父母,除了要陪伴他们,我比较赞同教育专家沈祖芸的观点和方法:
希望他们在面对未来各种未知挑战时,成为问题解决者;
也能在处理内心世界的难题时,成为一个更好的调节自我的人。
图片加载中…
挑战的基本结构模型
对于孩子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我们可以跟他们一起讨论,引导他们按照以上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作最后的复盘和总结,孩子才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调用已知知识——学习和运用并掌握新的知识——构架自己更为完整的知识和认知体系的路径,从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模型
我们通常会从行为上去要求或者说教,比如让他去写作业,让他停止玩耍洗漱睡觉。而孩子们在做一件事情其实是更多的考虑自己的主观意愿的,一般会去思考以下三件事中的一种:我喜欢这件事吗?这件事对我重要吗?这件事我能做好吗?当这三个问题中的任意一个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做这个事情的意愿就会减弱。
图片加载中…
做父母的要慢慢尝试在孩子可及的生活半径内设计有意思的任务情境,触及他们的同理心,帮助他们逐渐学会基于自己的内心想法,结合自己对于事情的目标预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得到什么,最终产生正确的行动。也就是当他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更多掌控感时,他们就会更加重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
还是借用书上的话,未来是个VUCA(Volatile-不稳定性、Uncertain-不确定性、Complex-复杂性、Ambiguous-模糊性)时代,需要我们与外部构建联系,关照自己的内心,输出另一个版本的VUCA(Vision-愿景、Understanding-理解、Courage-勇气、Adaptability-适应)。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图片加载中…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