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提示:汛期如何预防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潇湘名医 2024-07-08 09:20:21

(通讯员凌建军)目前我省正值汛期,尤其是遭受洪涝灾害的地方,环境卫生状况变差,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风险增大。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提示,汛期如何预防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有哪些?

根据传播媒介、传染源及传播途径,常见的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有以下一些:

1. 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有两种。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存在于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血液中,伊蚊吸吮了患者的血液再叮咬其他人,从而将病毒传播给人。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率均较高。乙脑病毒主要通过库蚊传播,猪、牛等家畜是乙脑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库蚊作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于水塘、池塘或灌溉稻田繁殖,主要在傍晚或夜间叮咬。库蚊通过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猪、牛等家畜后再叮咬人,导致病毒侵入人体,使人感染。

2. 接触鼠类排泄物污染物表或咬伤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老鼠。

3. 接触疫水传播的传染病:常见的有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血吸虫病等。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啮齿类动物和家畜是主要传染源。人对钩体病普遍易感,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因皮肤直接接触疫水中的血吸虫尾蚴而受到感染引起的疾病。我国流行的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对人体内的脏器造成较大危害,属于乙类传染病。

汛期如何预防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加强病媒生物控制。汛期住户居住环境积水较多,采取防蚊灭蚊措施,及时清理室内、院落蚊蝇孳生地,如瓶、罐、花盆等积水。要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及时填堵鼠洞等措施。登革热流行季节,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如果所处的生活环境有蚊子侵扰,可涂抹驱蚊剂、点上蚊香驱蚊,也可使用杀虫剂灭蚊。尽量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防止蚊虫叮咬。 加强家畜的管理。汛期雨水多,容易出现家畜粪便漫溢污染环境的现象,要做好家畜粪便管理,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要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牛等),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家畜活动及用水池塘不作为人的生活水源。

3. 避免接触疫水。个人防护血吸虫、钩体等病原体侵袭,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对因生产生活、抗洪救灾等必须接触疫水的人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下水前涂抹防护剂,穿戴防护用具。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不喝生水。对已接触血吸虫疫水但未采取防范措施的人群,要在规定时间内口服预防药物并追踪观察,出现相关疾病症状要及时治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