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0岁成正军职,多次提拔心事重重?司令:不要想太多,上任吧!

话事社 2025-01-23 11:21:5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南多次海战,作为快艇6支队走出来的张逸民,在多次的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军海战英雄,职务也跟着晋升很快。在和平时期,40岁的年纪成为正军职,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解放战争时,他加入东北民主联军6纵16师,部队一路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有文化的连级干部被抽调到海军学校学习。因为海军、空军都是技术军种,必须有一定文化知识才行。

毕业后,从北海舰队调任东海舰队快艇支队担任艇长,属于正连职。

1955年的一次海战,让他指挥舰艇击沉第一艘舰艇。1956年,直接提拔为大队参谋长,相当于团参谋长。

从职务不难看出,直接绕过营职到团职,可尽管越级提拔,人家还有想法。他说如果让他在大队参谋长与中队长中选择,自己会选择后者。因为可以到前线指挥作战。

因大队长兼任支队副队长,很多工作比较忙,副大队长管行政,作为参谋长干起副大队长的工作,大队长不在参谋长代管。

1958年底,他被调任大队长后很激动,并表示不是因为晋升,而是能到主官的位置工作,很多事情与参谋长的职权是不一样的。

六十年代初,他到海军学院进修,毕业后调去支队担任副参谋长。他想回到大队继续工作,作为副参谋长,工作经历都在司令部,距离前线更远了。但在此后作战中,这位副参谋长继续扛大旗。

1965年崇武海战后,再立新功,指挥部队击沉一艘,重伤一艘,得到国防部奖励,受到领导人的接见。

1966年,东海舰队下令,让他从军事干部改为政工,担任快艇6支队副政委,相当于师副政委。他有点不知所措,此前一直干军事工作,就是担任大队参谋长、支队副参谋长,虽然不在主官位置,好歹也在军事,如今到陌生的领域,即便是晋升,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如果征求个人意见,他表示会继续干军事。如今命令下达,只能是上任了。

他在回忆里写到,认为干政治工作没有军事工作单纯。

1967年,他又接到新任命,担任支队政委,这一年还成为海军学习的标兵。

1968年,上级突然调他到舟山基地担任政委,这是正军职,对于职务提拔如此之快,也是始料未及,他有顾虑,因为资历浅,很多基地领导过去都是他的直属领导,如今调换位置,舰队司令让他不要想太多。

他认为自己先干副政委,干几个月看看,行就担任政委。上级同意了,尽管他为副政委,可是基地上下都知道,他就是政委。因为老政委已经调任舰队副政委,让人家晚一点上任,人家也不具体做决定,那决定的还是他。1969年,他被任命为政委。

1971年9月以后,他就离开领导位置,到八十年代才恢复待遇,一开始按照正军职,后来下达正式文件按正师待遇离休。

0 阅读:11
话事社

话事社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