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一块建设用地,已经闲置多年,同时以高大结实的围挡围封了多年。最近,这里连续多日人力和机械一齐上,正在推倒原有围挡,竖起新的围挡。是不是要动工建设了,既有围挡不能满足建设工地的要求,或者建设用地围挡也有年限,到期要以旧换新更新围挡。
这些围挡,骨架和面板均为上好金属材料,幅高4米以上,不间断围在建设用地四周,长度应在在几千米以上,加上背面的稳定架,总用材不少。想想这些金属材料从采矿、冶炼、精加工到进入用户市场,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和人力成本,仅是做个围挡用实在可惜。
不仅是金属材料,为了把围挡立起来并具备抗倒伏强度,还需要结实的水泥墩做立架基础,立架有多少,水泥墩就有多少。水泥墩主体在土里,外人一般不了解有多大,从围挡以旧换新施工现场挖出的原有水泥墩看,体积不小,完成围封水泥或混凝土的用量应该相当可观。更主要的是未来围挡使命完成拆除时,水泥墩因埋在地里不一定同时清除,长期遗留必然影响土壤的良好性和可用性而成为生态隐患。同时,从现成围挡看也不只是金属面板,还要以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布画装饰美化,估计用工用材也不少,不过这应该有一定宣传作用。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总觉得这些大量用来做成围挡的成品金属材料,本应有比围挡更能显示其价值的用途。建设用地或工地围挡,本质是起到闲人免进的隔离作用,或为了工地安全,或不想将现场展示与人,可以围,但不一定围太厚重、太豪华,似乎要把里外围成两个世界。
现在,通过持续不断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社会已经有很大的进步,监控手段也很多,去工地行窃的应该不会很多,真想行窃的话,围挡也是围不住的。再者,建设用地或工地什么样,于公众来说并不陌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完全没有必要投入巨大成本,将其严严实实围封成一块孤岛。
鉴此,类似的围挡围封是不是可以更轻装、更简约一些,以利节约财力物力人力,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双碳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