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李达夫人求助信,周总理大怒:真大胆,通知李德生见我

不吃亏加冰 2025-04-25 17:45:01

1972年某天,周总理正坐在办公室里头翻阅文件,这时候秘书急急忙忙走进来,把一封信往桌上一放,转身又飞快地出去了。

这封信是张乃一,也就是李达的夫人,寄给周总理的。周总理读罢信件,猛地一下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怒气冲冲地说:“胆子也太肥了!”

过了一会儿,他朝门外喊了一声:“叫李德生进来,我要见他。”

张乃一在信里头到底唠了些啥?为啥周总理瞅完信后火冒三丈呢?

张乃一的老公,也就是国家体委的副头头李达,竟然被人扣上了“三反分子”的帽子,还说是贺龙在体育委员会里暗藏的得力助手。因为这,他被狠狠批斗了一番,还被一直关着,身体和心里都吃了不少苦头,张乃一心里头那个急啊。为了能给老公李达讨回个公道,张乃一拿起笔就给周总理写了封信,求他伸出援手。

大伙儿心里都明白,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跟李达同志有一样经历的人,绝非李达一个。同样地,给周总理写信来诉说问题的人,也不止李达一个。

那时候,有些人心怀不轨,一门心思想要害李达。张乃一心里直打鼓,生怕这封信在半路上被人截了胡,到头来没法顺利交到周总理手里。

考虑到安全因素,张乃一心里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刘伯承。

刘伯承以前是李达的顶头上司,他们俩一块儿工作了很多年,所以刘伯承对李达的脾气秉性都挺清楚的。当张乃一跟他讲了事情经过后,尽管那时候刘伯承自己也一堆麻烦,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帮了李达一把。

他讲道:“你把信给整理好,我在上面写上我的看法,瞧瞧还有谁敢拦截?”

所以,刘伯承在信的最后写上了自己的看法:“周总理,李达这人挺不错的,希望能帮他解决下难题……刘伯承。”

就像张乃一预料的那样,有些人压根就没把刘伯承元帅当回事,半道上就把信件给扣下了,结果这信压根就没到周总理手里。

等了好久都没收到回复,刘伯承提议后,张乃一决定再给周总理写一封信。他在信里头写道:“周总理,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给您写信了......”

这次,刘伯承找了一个信得过的战友,让他亲手送过去,最后这份东西才到了周总理那里。

看着信里的内容,周总理这才明白整个事情的经过。

发现身边竟然有这样的人,他们被小事蒙蔽双眼,爱嚼舌根、胡来一气,甚至还敢扣下刘伯承元帅亲笔签名的信件,这事儿让周总理既吃惊又心寒。他忍不住脱口而出:胆子也太肥了。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要是说周总理被身边的人惹毛了,那这事儿跟李德生有啥牵连呢?为啥周总理会火急火燎地嚷着要见李德生呢?

周总理心里清楚,有些人连信件都敢私自扣下,那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干的。要是派他们去处理这件事,他们肯定会故意搞砸。周总理始终没法安心:万一再有点什么差错,对李达出来工作可太不好了,于是他就想到了李德生。

李德生老同志在打仗那会儿,长时间待在一二九师、京冀鲁豫野战军,还有第二野战军,跟李达将军关系很铁。李德生是个经过多次考验的老革命,讲原则,党性足。所以,上头就拍板让他亲自去处理那件事情。

周总理心里头惦记着,生怕张乃一和刘伯承会担心信件在半路被人给扣了。他还特地叮嘱邓大姐,让她跑一趟刘伯承家,当面告诉他们周总理对李达那事儿是怎么个处理法,好让他们心里踏实点。

不出所料,李德生接到了周总理的任务指派,他火速行动,仅用短短三天,就把李达将军的事情全部搞清楚了,证明了李达将军的清白。

1972年4月份,李达将军被关的日子终于到头,他重获了自由。到了那年10月,他又开始重新上班,当上了总参的副总参谋长!

李达一上任,就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啥事儿都认真到底,自己上手干。为了直接了解情况,他跑到一线去做调研,跟基层的士兵们拉家常。调研完,他立马回办公室,把当天收集的东西都整理好,然后才拖着累得不行的身子回家。这时候,外面已经是灯火通明了。

李达将军,逆境里不糊涂,顺境中不贪乐,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对名利看得很淡,做人又直率坦诚。在大家眼里,他就是这样的人。他一辈子都在为国家的进步和军队的壮大忙活,毫无保留。

0 阅读:29
不吃亏加冰

不吃亏加冰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不吃亏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