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六展厅,以“时光刻度”为主题的馆藏搪瓷中的时代记忆展开幕。通过一件件时代明确的搪瓷制品,配合老照片、老物件和场景复原等,把观众带回曾经的峥嵘岁月,回味每个亲身经历者的苦辣酸甜——
2023年6月3日上午,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专门参观了这个展览。按照时间的顺序,这里共展出191件(组)各类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分为新中国新生活(1951—1966)、曲折探索前进(1966—1978)、记录变革时代(1978—1996)三个单元,回顾了上个世纪陕西人民与伟大祖国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
在金属胚胎上,涂一层或者多层珐琅浆,经过干燥以后烧成搪瓷,也被称为“珐琅”。近代,日用搪瓷工业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随后,西风东渐,传入中国。
1916年,英国人麦克利在上海建立“广大工厂”,生产手工搪瓷制品。1917年,刘大三等华人创办“中华美术珐琅厂”,生产面盆和其他杂件。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已经拥有数十家搪瓷厂,搪瓷以耐用、美观、轻便等优点受到中国人喜欢。
1.新中国新生活(1951—196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实践中。1951年10月,为了支援抗美援朝,在西安市东郊长乐门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某部创建了一家搪瓷厂。
1952年,这家搪瓷厂转交给西安市管理,更名为地方国营西安市人民搪瓷厂。从此以后,西安市人民搪瓷厂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国营企业之一,生产的骆驼牌、山羊牌等日用品搪瓷器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加快推进各个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推动“一五”计划中,还开展了节约增产运动,让“增产节约”“勤俭建国”“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口号成为从政府到民间的社会共识和统一行动。
20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周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缩小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13个省区的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
到70年代后期,三线建设初步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防战略后方,促进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进步。
2.曲折探索前进(1966—1978)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通过广泛动员民众投身社会建设运动成为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上山下乡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群众运动。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环境恶劣,土地贫瘠。1953年,这里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粮食大丰收。1964年,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铺开。
20世纪60年代初,在大庆油田会战中,涌现出“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1964年,对全国工业战线发出号召,学习大庆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968年以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上千万城市青年在短时间内前往各地农村工作生活,前后持续十几年,影响整整一代人。
3.记录变革时代(1978—1996)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开展拨乱反正。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80年代初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着失业问题,城市上百万待业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进入城市工作。为了让青年们顺利就业,开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放开城市集体企业和国营小企业,股份制改革在中国第一次落地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速发展创作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的搪瓷厂积极探索搞活企业、适应改革、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进行完整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优化产品的决策和措施,搪瓷产品远销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90年代以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搪瓷被塑料、玻璃、铝制品、不锈钢等物美价廉的产品取代。于是,国营搪瓷厂转产或者倒闭,搪瓷逐渐淡出百姓的日常生活。
搪瓷,表面印的是半个世纪里的家国大事,内底里装的是亿万老百姓的冷暖人生。如今,虽然搪瓷制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搪瓷里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共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