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这位省委书记,是他保住了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

热情的逗狐狸 2024-12-26 14:44:42

近年来,得益于较高的员工收入,优渥的福利待遇、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优质可靠的产品,“胖东来”成为国人眼中的“良心企业”、“未来希望”。但其实,在河北中部的一个乡村同样闪耀着集体主义经济的光芒,那里就是国内现存唯一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乡。

为什么“人民公社”这样一个逐渐被众人忘却的词汇,依旧在周家庄乡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又是谁改良了政策弊端,用坚持与制度守卫了人民公社制度最后的火种呢?

最后的守望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生产、分配和管理上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全国农业收入长期低迷,农民生活举步维艰,人民公社制度也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此时,在吸取安徽小岗村的先进经验后,中央决定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到全国。

可正当我国各地农民纷纷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乡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当地人都不想放弃人民公社制度。

说来奇怪,当初正是因为人民公社制度有着种种问题,导致民众劳动积极性不高,粮副项目纷纷减产,才被新政策所取代的。为什么当地农民都不愿放弃人民公社制度呢?是因为他们有一位好的村党委书记——雷金河。

这位雷金河可不得了,是一位了不起的老革命,更是一位难得的、无心仕途,一生为民的老领导、好书记。

雷金河书记16岁就拿起武器,加入抗日人民自卫军,1943年就参加革命工作。他身处的周家庄乡,是晋州市最早的一批革命根据地。金河书记对党、对革命有着钢铁一般的忠诚,同时他也是一个热爱家乡,将伟人“实事求是”精神,充分应用到工作的人。

1961年时,中央规定人民公社采取统一的、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统计政策。但这一政策并不符合周家庄乡的实际情况。强行推广,可能导致生产与管理的诸多问题。所以雷金河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拒绝整改。

可推行中央政策是各级行政系统的天职,久而久之,雷金河和他所在的周家庄乡成为河北省领导眼中的“钉子户”。巡查组、督导组天天往周家庄跑,雷金河和周家庄的民众有苦难言。

因此,雷金河作出一个大胆的行动。他主动给周总理写信,陈述周家庄乡的现实情况,请求不推行新政策。周总理收到信后十分重视,特地派出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前往河北。

见到彭真后,雷金河及曹同义、雷造银、曹孟祥等人详细陈述了周家庄乡的现状与对政策的认识。最后在雷金河等人的努力下,周家庄乡保留了全公社的统一核算制度。

尽管“违背”了组织的决定和中央的决策,但雷金河实实在在为周家庄乡的民众换来了灵活的政策和好处。在金河书记的管理下,周家庄乡公社在农业产量,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始终居于河北省,乃至于全国前列。因此,周家庄乡民众并不像放弃原有的经济模式。

当进行政策存废的讨论时,全乡民众一致同意保留人民公社制度,并且愿意效仿小岗村,同意签字画押,向组织表达自身的愿望。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包含着3000多位乡亲心愿的“不分家协议”,雷金河心中忐忑难安。

他不知道省委及中央领导会如何处理,不知道自己与社员们的坚持是否有意义,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因此被罢官夺职。但为了乡亲的切身利益,为了民主的革命信念,雷金河毅然走入河北省政府,敲开了时任省委书记李尔重的办公室。

坚守与变革

李尔重同样是为老革命,而且比雷金河资历更老,成就更高。李尔重书记1932年就加入我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不少功勋。在履职河北前,李书记更是先后担任过广东、海南、陕西等地的省委书记。

面对雷金河这位,在60年代就“全国出名”的“钉子户”、“硬石头”,老书记没有像年轻干部那样露出为难和担忧的神色,反而格外亲切、通情达理。

他知道雷金河不是一个胡来的人。尽管有时在工作中,其自作主张经常让上级领导无所适从,十分被动。但他一言一行始终为周家庄乡民众着想。为了长期保留自己定下的管理模式,雷金河先后5次放弃了提干升迁的机会。这种执著,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在了解到周家庄乡民众对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决心后,李尔重不由颔首沉思。他严肃地对雷金河讲,中央放弃人民公社制度,并非是放弃集体主义经济模式,走回头路,而是想激发民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如果雷金河有底气,让周家庄乡公社的社员们日子越过越好,甚至比推行“包产到户”地区的农民还好,李书记就愿意扛住这个担子,顶着上面的压力,让雷金河“大干一场”。

见到雷金河一脸坚毅,神情郑重地立下“军令状”,李书记轻轻点了点头,默默琢磨起如何应对中央的疑惑与质询。特别是当时李书记年近古稀,中央早已放出鼓励老干部适时退休的消息。对于雷金河能干成什么样?自己还能保住周家庄乡公社多久?李书记是真没把握。

好在雷金河没有让李书记失望,周家庄乡公社没有让李书记失望。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施行国家政策也不是照本宣科。到具体落地的环节,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调整并改良,确保政策的正确性与可持续性。在周家庄乡公社,金河书记就制定出很多“独家”的管理模式。

周家庄乡公社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全仰仗金河书记的“三大法宝”,即两级所有,统一核算的管理体制、劳动“定额管理”责任制和“三包一奖”责任制。

两级所有,统一核算的管理体制指的是区域内资产与人力由合作社与生产队两级分开持有,但统一交由合作社管理核算。这样做既能保证劳动生产的灵活性,实现生产和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又能有效减少不必要花费,避免贪污腐败。这一制度是周家庄乡公社全国独有的。

劳动定额管理则是在社员的监督与建议下,干部针对各个环节的劳动,作出合理且详细的量化指标。上到劳动难度和强度,下到农具洁净程度,都有详细的工分报酬制度。劳动定额项目竟有数百项之多,详细的规定充分保证每个人劳动的权益。

“三包一奖”责任制指的是对农业生产的工时包工、对农作物产量包产、对农业项目投入包成本,并在最后对农业收获奖超罚减。这样最大限度调动社员能动性,降低投入,提升产量,避免“大锅饭”和“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公社制度通病。

可以说金河书记对人民公社制度的调整与改造是突破性、革命性的。既坚守了集体主义经济互帮互助,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在实际操作上又不断给与勤奋、聪明的社员以正反馈,规避掉很多导致公社政策土崩瓦解的制度性缺陷。

最终,在雷金河书记的带领下,周家庄乡公社的粮副产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连年提升,比周边推行“包产到户”地区的成绩只高不低。在辉煌的成绩下,李、雷两位书记的地位越来越稳,周家庄乡公社也得以保留。

最终怀着对周家庄乡公社与雷金河的欣慰与赞许,李尔重书记终于放下心来,于一年后正式退休。可退休后,李书记仍然是“人闲心不闲”。他时常来到周家庄乡调研,根据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对周家庄乡公社的管理献计献策。

周家庄乡的社民们也没有辜负李、雷两位书记的期望与嘱托。现如今,公社已建成农、工、服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式。

公社建有多个农业项目,其中包含4000亩的无公害葡萄园,2000亩的鸭梨园,1000 亩的高档苗木林场和一座拥有1200头奶牛的现代化牧场。这些项目为合作社内如机械、印刷、纸箱等工厂提供源源不断的订单。

同时得益于工业的反哺,合作社农业也完成产业化、规模化转变。播种机、收割机等机械应有尽有,所有农业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乡里有一百多台机电化水井,所有农田果园实现地下水网灌溉。

另外,在福利待遇上,雷金河及继任者们也有不小建树。全社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新农合保费全部由乡里承担。除了固定的养老金外,乡里还为老人支付额外的,不低于80元每月补助。

更难得的是,合作社建立了长久的、坚定贯彻的廉政机制。合作社所有账目均向社员无保留公开。社内严格遵循民主选举制。社员监督权、发言权得到充分实现与保护。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贪腐的发生。看到这一结果,李、雷两位书记无不含笑。

在一系列制度的保障下,周家庄乡公社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全社农业收入16.4亿元,缴税3800多万元。人均收入3.2万元,较河北平均水平高54%,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7%。说周家庄乡公社是中国“乡中胖东来”毫不为过。

道路的迷思

其实制度本身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执行的人,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调整,并用制度确保政策的可落地性与生命力。

“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曾在极短时间内,激发农民的聪明才智与劳动热情,迅速解决粮食连年歉收的情况,极大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客观上使得我国农村重回“小农经济”,降低农民抵抗风险以及对农产品的议价权。

如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小岗村,在推行“包产到户”后,始终无法实现产业化发展。在收购商面前,农户相互降价,生产毫无利润。为了生计,大量民众选择进城打工,使得农村逐渐凋零,只剩下“三八”、“六一”、“九九”苦苦支撑,农村治理濒临瓦解。

1979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较上一年增长370元,翻17倍。但到1980至1992年,人均收入仅净增100元。1998年时人均收入1800元,已远低于全国水平。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这句调侃过去属于小岗村,如今这一魔咒却在众多农村悄然蔓延。在变革与动荡并存的当下,周家庄乡公社不仅为我们带来更多思考,更有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和美乡村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营初探》2024年第25期《新农民》尹佳蕾 于东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晋州市周家庄乡》2024年第8期《党史博采》岳子涵

《乡村振兴的周家庄模式》2019年第20期《全国流通经济》冯艳博 马艳超 刘彦汝

《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模式研究》2015年第26期《法制博览》赵盼 梁晶晶

0 阅读:26

热情的逗狐狸

简介: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