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官访华有成果,莫迪寻退路?王毅一语道破关键

翊风华绝代 2025-02-08 11:42:31

外交部网站发布消息,印度外交秘书唐永胜开启为期三日的访华之旅,在访问期间,他和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展开会谈。唐永胜此次前来,主要是为参与中印副外长级别的对话,最终能得到王毅部长亲自接见,显然规格有所提升。事实上,与唐永胜会面的并非仅有王毅部长,对外联络部部长同样专门和他开展了一次会面。那么,这仅仅是副部级别的官方访华,为何能让中方两位部长分别进行一对一会面呢?唐永胜曾担任印度驻华大使,他自身具备一定的“人脉”资源,在当下的形势下肩负着中印重新构建关系的历史使命。所以,在中印两国相继进行领导人会面、外长会面以及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访华之后,唐永胜又一次回到北京,其释放出的积极信号非同寻常。印度是预感到自己在“特朗普2.0”时代的形势不佳,打算重新调整定位呢?还是有其他的考虑?

美印要“分手”?在拜登政府留任的那一个月期间,美国和印度之间的隔阂就开始渐渐显现出来了。彼时,拜登政府采取双轨并行的策略,其一是美国想要从印度赚取俄罗斯油气的“差价”,于是对印度的部分实体机构实施制裁,这一举措阻断了印度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充当“中间商”的途径。

就美国来说,要是把中国当作“强有力的敌手”的话,印度则更像是一块又臭又硬的顽石,在顺手的时候还能拿来利用一下,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砸到自己。当初,美西方为了拉拢印度站到自己这边,可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抛出了众多援助项目。现在,是时候给印度一点教训了,得让莫迪明白到底谁才是说了算的老大!

莫迪的退路在何方?莫迪总理在外界眼中一向很强势,他也不复往昔的强势姿态了。印度人民党的支持率降至新低,不得不谋求少数在野党的协助,组建执政联盟来稳固自身的地位。

这便表明莫迪所掌握的强大中央集权会遭到削弱,让出若干部长职位不过是小事,重要的是一旦出现颓势,国大党就有了施展的余地,长期以来的稳定局势马上就要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莫迪首先使出的一个手段便是推诿给西方。人民党议员曾经公开谴责,美西方的情报部门与NGO组织长时间在印度国内开展活动,妄图破坏莫迪政权的稳定,还号召民众提高警觉性。有趣的是,每逢莫迪需要化解政治危机之际,要么在中印边境制造摩擦,要么挑唆印度与西方之间的关系,这种将矛盾转嫁于外部的做法在印度似乎总能奏效。

此次西方成为接盘侠,关键在于印度确实认识到单纯地“亲西方”乃死路一条,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美西方政治走向不稳定,特朗普若重返白宫,欧洲极右翼势力抬头,这都会在经济层面冲击印度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对于急切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莫迪来说,风险非常高;第二,美西方不会准许“第二个中国”崛起,在投资援助的形式上必然会有所节制,会比之前与中国的合作更加“小气”;第三,在地区事务方面,莫迪不会容忍美西方扶持其他代言人,不久前孟加拉国的“动乱”就是最初的例证。

在当下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莫迪唯有再度把视线转向中国,那我们是否会应允印度的要求呢?

在中国,一句话就能把局势点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见唐永胜之际,清晰地表明中印之间所需要的是彼此信赖,而非相互猜疑、疏远。此话语并非仅仅针对中印边境所存在的问题而言,更是对双边关系整体的一种指引。

印度染上了“逢中必反”的顽疾,特别是在政府这一层面,但凡见到中国制造的品牌,往往就会不自觉地予以抵制,同时加大本土竞争产品的制造力度,根本不去考量自身是否存在类似的需求以及必备的条件。这种做法对印度本土制造业的崛起毫无益处,在地区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起不到积极作用,切实可行且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当是互通有无,满足彼此需求。这在短期内确实是能让印度经济数据更为可观的途径,至于莫迪是否想要走这条道路,已经很难受他个人或者利益集团的意愿所左右了。

倘若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那么世界各国都得面对关税壁垒的问题。印度长期以来一直享有某种程度的优惠补贴,并且自身还拥有顺差优势,必然会成为被针对的关键对象。莫迪仅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持续展现自身的地缘价值,然而,这必然是一条绝路。毕竟,这不但在涉及中国的事务上如此,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来说更是具有毁灭性打击。即便印度国内亲西方的呼声再高涨,莫迪也不会去自掘坟墓。第二点就是平衡之策,即借修复同中国的关系,缓解特朗普造成的战略压力。王毅外长的话语,应当被牢记于心,这是一场和时间竞赛的较量,莫迪可以用来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好好珍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