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七十年代是不是真的挨饿”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生在那个年代,自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是56年出生的!当时能吃一个小麦面做的馍馍那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那些认为是摸黑的人,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那时候有句话是够不够三百六,想想当时一天一斤粮咋能吃饱饭,挨饿的记忆至今仍令人心痛!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1976年以前,很少有吃饱的时候。母亲为全家人吃饭操碎了心,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能吃饱饭。现在天天吃的很好了。
那可真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像现在这么东西这么丰富,要粮食要东西什么都有,在那个年代,没有花费,只能是凭天,收成,遇到自然灾害,可能是颗粒无收,人穿的衣裳都是大补丁,就拿河南来说,河南是中原大地,遇到自然灾害,河南,山东一带的人都是逃亡北大荒,来个大迁移,东北人多数都来自河南,山东人,这就是挨饿,这叫上官东,去吃饱饭,那时候,黑龙江北大荒,人烟稀少,土地肥沃,人有吃的,其实你不了解那个年代
没经历过的人不一定相信,但像我们这些50年代的人都知道,也都经历过。我们七十多岁的人都经历了那个半年粮食半年糠的年月,每个人每年毛粮280斤,高粱,麦子都是带皮,玉米。经常吃那种用麦麸子和高粱糠做的糠窝窝,拉屎都拉不来(干燥)。想想那时候怎么过来的……。那时候担心的就是粮食,该子多的父母,看到锅里饭不多了,只能吃半饱停下来,让孩子们吃饱,挨不挨饿,看看《平凡的世界》就知道了,这本书记录的就是那个年代的故事。
那个时候细粮很少,有一年我们生产队每人一年才分了12斤麦子,其余的是少量玉米。吃的都是黄面黑面红薯面窝窝头蘸辣椒水或咸菜,甚至有时吃的全是红薯,小孩生下来没有母乳喂养,就喝杂面糊糊,只有春节生产队宰猪(集体养的),每户分得几斤肉和黄豆,人们用黄豆生成豆芽包成黄面和黑面团团。大姑娘买个针和线都难。那真是一个苦。不但是吃不饱,而且很多人都是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这事后来80年代后出生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集体有储粮仓也叫苞米仓子,因为吃不饱我就经常拿根棍子从仓底的空隙捅掉苞米粒揣进兜里回家烧着吃,最困难的时候是集体保管粮食吃集体食堂。大锅饭可能就是这么来的,后来用玉米骨子做淀粉吃,吃多了拉屎都困难,吃的是这样,那么穿的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为什么不够吃?原因何在?大部分粮要上交国家,公粮。那时候人的思想是一心为公为国家先交公粮后为集体为大家;大集体时的大混帮农民没有自主权没积极性造成产量低,还上交公,购粮。
忆过去恍如隔世。没有机械没有机车,只有少量牛车,农民赶圩而又不耽误出勤只能挑公粮走几公里(或十多公里)到镇上粮所交,那时候收粮食很严格的,可能要复晒复筛,待交完粮后可以去行一会街,然后又集中去供销社肥料部门挑肥料回村。只因当年肥料少,粮食产量很低,更有遇到虫灾旱灾涝灾时部分田棵粒无收,抗风险能力有限,劳动效率低。本人上高中时,每星期带一瓶咸菜与米,就是一个星期的伙食,每学期几次是一瓶咸菜食两个星期的(轮到看宿舍,兼去打柴草交到学校)。装咸菜的瓶子是药店装药片的,(约5百毫升容量)。
那个时候吃不饱,主要还是粮食产量低。一亩地也就三、两百斤。那时的粮食产量非常低,中央提出的粮食亩产奋斗目标是“跨黄河过长江”,跨黄河的亩产目标是400斤(不是公斤),过长江的目标是500斤。现在普遍是2000斤。很多事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七十年代的时候,全国占百分之八十的农民都气不饱,本来那个时候还没有尿素二铵一类的高含量化肥,以施农家肥为主,种玉米的时候才施一些碳铵(那时候叫肥田粉)和硝铵,粮食产量狠低,收后粮食多被国家征收走,每年每户只能过年的时候分上几十斤小麦,平常都是吃杂粮和野菜,春天的时候,爬树摘榆钱柳叶榆叶等,想吃饱很难,六七十年代的人基本上身高都不点很高(和上辈比和下一代比,都有差距)
包产到户时候,科技发展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量使用化肥,亩产从七八百斤到现在一千三四百斤。好地可以达两千斤以上。不要过分吹包产到户。如果继续走集体路线,到后来一样可以改善民生。科技,机械的发展使用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为那个时候化肥农药缺,地里施的都是野灰(地里的土块烧过后碾成灰)和家肥(有机肥,人畜粪便加土。由于这种肥料是可以换工分的,所以主要成份就是土),没有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所以产量很低,加之部分要交公粮,部分要留来年的种子,最后留给人的口粮确实不够吃。不管怎样,这不能作为否定那个时代的理由。
未吃他人苦:莫说人不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资格说话:只有那个年代家是农村的人:必须是平民百姓的: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感受。
现在回想起来很心酸,改革开放到如今幸福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不知不觉又去了一年,60一70年代,家里父母操碎了心,都为一日三餐发愁。我是过来人,挨过饿的人更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虽然现在生活富裕,我仍然舍不得浪费一丁点儿食物,浪费粮食有一种罪恶感!
用户14xxx72
唉!别提了,小时候几乎没有吃饱的时候。我57年生人。
天哲
四九年以前呢?
青山碧湖
嗯,感觉是实话,[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真爱一生
如果现在没有化肥,农药,优良品种的话还不是一样饿肚子
紫陌
买东西都需要粮票,光有钱都不好使
一介闲人
六十岁以上亲身经历过。
逆臦
多保重🤝
错过春天
八十年代我家还借粮食…我们家兄弟多,我弟弟那年还被罚款,我记得计划生育的把我家猪拉走了,粮食也都拉走了,最后把我家房子也拆了…最后我们一家住在生产队翻沙院里好几年…
老骥伏枥
都吃不饱,沒啥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