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呀,我是爱芬。
今天继续跟你分享德雷克·西弗斯写的这本书《如何度过这一生》。
不要觉得这个话题很空很大,生活中确实有人会说,吃好睡好就行,想那些有啥用?
在这些人眼中,书中的那些“道理”,更像是“正确的废话”。
我在之前写过的文章《多代社会:你得自己决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中提到过:处于人生各个阶段的人,都会拥有较多机遇,也拥有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按照人生顺序模式,会想当然地以为,我们会顺利度过中年并进入退休阶段。
但如果打破这种传统框架,拥有常青一代思维,你会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人生的各个阶段,逐步改变原有的人生指导体系,从而发掘出新的机遇。
所以,在今天这个多代社会,你还要按照以往的思维方式,让自己按照人生顺序模式,按部就班吗?
是或不是,以下三点,供君参考。
/
01. 直面痛苦
选择小剂量的疼痛,用来磨练你对它的抵抗力。
主动选择做一些你不想做但对你成长有利的事,把每天辛苦地练习当作例行公事。
这对你来说,算是小剂量的疼痛,但它能让你突破舒适圈,更好地看待生活中的其它痛苦。
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真空的,不可能没有压强。
把自己置身于一定压力的环境之中,最后,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没有压力。
主动接受疼痛,你不是自虐狂,而是去分析它,理解它。
越早付出代价,代价就越小。
如果你付出努力,避免了失败,也没什么好庆贺的。
想要痛苦来冲刷和涤荡灵魂的你,才不会停滞不前。
当你攻克一个小问题之后,会有更难,也更有意义的问题等着你去解决。
诚实不是件特别难的事,你只需要别再撒谎。别再因为害怕,因为逃避结果而撒谎。
你要学会承担一定剂量痛苦的后果。
学会创造,而不是无所事事。
盯着电脑屏幕看半天,或者是对着窗外发呆,是在白白浪费本可以属于你的创作时刻。
你活着是为了向上成长、不断攀岩。
只有在挑战新事物的过程中,给予自己的勇气,才是你丰富经历中最令人振奋的一部分。
只有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过程中,才能丰富你记忆中最自豪的时刻。
只有在不断的小剂量疼痛的磨砺下,才能体会并格外珍惜真正的快乐。
而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他们所受的苦。
如果你能驯服它,记得要帮助别人去驯服它。
02. 做任何你现在想做的事
如果一件事情,你现在不想做,只想等以后去做,那说明这件事你并不太愿意做,可以考虑放弃。
没有时间,考虑不成熟,只是借口而已,你本来就没有真的打算去做的。
如果你想做什么,那么现在就去做。
你不需要太多的日程安排,不需要计划好了再行动。
你只需要关心这件事能不能让你做得兴致勃勃,让你进入心流状态,如果不能,那就换一件事。
未来的你不能被过去的计划所绑定。
以后我要怎样,以后我再做点什么事情,以后的时间并不比现在多多少。哪来那么多以后,以后可能就没有以后了。
只有今天,今天有很多个瞬间。
听说生命由10 亿个短暂的瞬间组成。10亿个,是多还是少?10亿个,应该不是定数。
过去,是给记忆取的名字。回忆过去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它们是过去留下的创伤。
未来,是给想象取的名字。担心将来也许会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它们是未来带来的焦虑。
而那些创伤和焦虑,大多都与现实无关,都不是现实。
忘了过去和未来,此刻才是真实的,当下才是安全的。
幸福就是当下有事可做,有人可爱,有希望可见。
03. 追逐未来
追逐未来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一种虚拟世界里的白日梦,而是我们前进时应该注意的方向,朝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前进。
了解和接触新事物,甚至走在时代前沿,你不会凭借固有思维和习惯做事。你会坚持每天学习。
如果过去几十年的习惯,并没有让你变得更好,那就尝试调整个人的日常生活,戒掉过去不好的习惯。
换一种认知体系,换一种行为方式。
习惯听老歌的你,可以多听听新歌;习惯看的节目也别习惯性打开了,而是看看新节目,用新媒体。
没用过的东西,别让它吃灰,清理掉或者送人都行。
让你束缚在过去的,可能是你对一些物品的所有权和占有欲。
在老友和家人眼中,你和过去差不多,没多少变化,但这无意中也许在阻碍你的成长。
尝试认识一些新朋友,他们眼中的你,可能会给你最真实的反馈。
过去一年的你和过去一周的你,都是不一样的。
追逐未来的姿态生活,不被过去所羁绊,无论过去你经历了什么,它都不会再影响你了。
苍白的过去再无力量,你有了新的生活。
坚定前行。
/
写在最后
如果你看到这里,为你能耐心看完这些“道理”而点赞。
如果你有自己的意见,比如
我们要去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你说要去直面痛苦,还要自己去选择疼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你说要做现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要生活在当下,为什么又说要去追逐未来?
是不是前后矛盾?
刚开始我也觉得挺矛盾的,但细思,一点儿都不矛盾。
只是我们,看似明白,实则没有悟透。
以上,愿你、我、我们,能活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