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老年人,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儿孙自有儿孙福?

恨风康康 2024-07-05 12:16:40

头条给我出了一个问题:怎样理解儿孙自有儿孙福?

实际上,这是老人们会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涉及到,怎样理解老人与儿孙之间关系,如何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问题。

其实,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不与儿孙做马牛”。连在一起说,就容易理解了。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老一辈人,不要过于为儿孙们的生活是否幸福操心,像是他们的牛马一样被使唤。

但是,仔细想想,要是老一辈能够做到不与儿孙做马牛,反而倒真的需要人们,必须首先理解儿孙自有儿孙福的真正含义?

依我看,只有把这句话搞明白了,才能使现在的很多的老年人,真正从为子孙甘愿当牛做马现实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而不至于不得已而为之,都成了免费保姆,被子女们啃老,还得无怨无悔地做下去。

那么,究竟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儿孙自有儿孙福呢?我认为,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儿孙的福,也就是必须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因此,有必要理解好以下两句话的真正含义:

第一句话: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对于幸福,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之所以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就是因为幸福,其实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体验和感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的幸福感。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小学生的幸福感,就是希望吃好穿好玩好,考试能得100分。年轻人的幸福感,就是希望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毕业有个好工作,找到一个好对象。中年人的幸福感,就是希望事业有成,出人头地,当官发财,养家糊口。老年人的幸福感,就是按时退休,享受好的养老待遇,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生活。

每个人的幸福感,只有通过学习、劳动和创造,才能真正的获得。例如,高考结束了,有的学生能考上普通的本科院校,有的能够进入211和258重点大学,有的能考上最高学府清华北大。考上不同的学校读书,其幸福感各不相同,只有自己能够体验到其中的滋味。今天听到一个心理学老师说,一个孩子因为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希望通过复读一年能够达到进入211重点大学的录取标准,结果今年又没有考好。开始看似孩子没有什么反常表现,但却突然轻生自杀了,父母真是悲痛欲绝。

所以说,幸福感,只能是依靠自己去创造,是不能由别人替你去感受的。

第二句话: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

因为,幸福必须通过学习、劳动和创造才能真正获得,如,考试分数高低,工作单位好坏,工资奖金多少,退休养老金多少?都是个人通过学习、工作和创造能力的很好发挥,才能最后获得的。一个人的智商高,头脑聪明,学习和创造能力强,而且社交能力强,其成长进步的幅度就会大,所获得的幸福感就会比别人多的多。

所以说,一个人的能力,除了父母的一些遗传基因外,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还是靠一个人的主观努力,以及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和发明创造能力来决定。

这样看来,你的学习、劳动和创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成果如何,也就决定了你的幸福感如何?所以说,这也不是单纯依靠父母就能得到的。

通过上面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儿孙自有儿孙福,其真正的含义是:儿孙的幸福,只能是自有的,并不是别人给予的。既不能依靠父母的权力地位和金钱而获得,更不能指望吃老、啃老,来保证自己享受幸福生活。

就拿考大学来说,必须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行。为什么很多贫苦人家的孩子,通过刻苦学习最终靠上了理想大学,或者是事业有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有些富人家的孩子,则因为父母的娇生惯养,在父母的纵容下,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锒铛入狱,人生黯淡无光。

一句话,就是没有正确理解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的真正含义。反而,儿孙过于依赖父母,父母对儿女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甘愿当牛做马。

这样,最后的结果,并不能真正给自己的子孙带来很多的幸福,有可能还会造成了子孙后代的不幸。而且老年人当牛做马的结果,有可能会牺牲了晚年的幸福生活。最后,因生活艰难痛苦,而会遗憾终身的。

以上内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0 阅读:0

恨风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