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幼儿园事件背后的“显”与“隐”“和稀泥”思维当休矣

博锌说国际 2023-07-12 09:33:01

广东幼儿园凶案又是一起惨痛的教训。案件的具体原因还需调查。不过,从已曝出的某些细节来看,可能是由于行凶者孩子此前的一些纠纷未得到其想要的解决方案,因而出现了报复动机。

这段时间,类似的事件很多,这些事件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点——报复。产生报复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认为执法者处理不公,比如工作生活压力大产生的狂躁情绪。

今天偶尔看到一名条友发布的信息,文中称山东曹县法院一名法官判决不公,导致其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生活陷入绝境。从其中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这名网友希望社会关注其处境与呼吁,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当然,对于此事,还需要相关部门的调查。但事件背后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为什么要列举这个例子?两件事,一个是已经发生,一个是潜在隐患。换而言之,当我们反思那些已经发生的悲剧时,还有很多悲剧即将发生,它们或许被忽略在网络、现实中的某个角落。

对于此类悲剧事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事件发生少议论,调查结果少公布。其目的是淡化社会关注,避免模仿效应。的确,这有助于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防患于未然”的解决办法。

就像之前说的,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被人们日益吐槽的原因是“和稀泥”,至少从当事人角度来说是这样。

所谓“和稀泥”,直白点讲就是当纠纷发生后,执法者为了息事宁人,为了避免引发更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是为了省去更多麻烦,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这样的方式看似将问题解决,看似实现了和谐,其实往往隐藏着更多的隐忧,更大的火气。

社会治理,和谐重要,公平正义也同样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执法者是关键。什么是好的执法?首先于法,其次于理,最后于情。从治理层面来说,出现人们所说的“和稀泥”现象的原因,一是执法者业务不精,二是执法者懒政思维。

前者容易改进,后者则难改变。因为它是由管理体制、考核机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叠加造成的。要改变它,需要在各方面入手,深化改革。比如,及时回应社会关注,而非“踢皮球”或选择性忽视;改变“和稀泥”思维,以事实和法律作为依据。

社会治理终究是要跟民众打交道。因此,让民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员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

0 阅读:0

博锌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