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馆长微鉴
编辑:馆长微鉴
普通人究竟怎样才能脱离底层,逆天改命?
相信这是无数人问过,并且思考过的问题。先说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大多数时候,普通人脱离底层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除非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上层永远只是很小一部分,而底层则占了绝大多数。

因此无论社会阶层如何流动,只要社会分层还是“金字塔型”,那能够逆天改命的人终究只是极少数,因为这个名额注定是有限的,无论如何努力结果都一样。
因此,普通人脱离底层,靠的从来都不是努力。难道你努力,别人就不知道努力了吗?底层缺努力的人吗?除非是出生自带金钥匙,否则要是不努力,恐怕连生活都过不下去。人人都知道要努力,人人都想上升,但名额又是有限的,因此这其中注定存在一个竞争问题。
那么,普通人要脱离底层,靠的究竟是什么呢?这一话题恐怕写多少文章都写不完,因为可以从无数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今天也只能从历史角度来简单分析一下古代的情况。简单而言,要想脱离底层,就像战争一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才行。天时,指的自然是运气。地利,指的是自身的积累。人和,指的便是人脉。

《资治通鉴》是一部涵盖面十分广阔,内容丰富的史书。这部史书由北宋的司马光主编,其内容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间一千多年的历史。此书记载了大量历史事件,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而从这部史书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古代成就功名,建功立业者,大部分都是“有头有脸”,出生时就已经有较高地位的人物。换言之,在这段时期,除了极少数逆天改命者之外,一个人如果出生时没有出生在一个成功的家庭,那他一生也几乎不可能成功了。普通人在古代要想脱离底层,属实是难上加难。
如果有朋友不信这一点,可以先从历代皇帝的出身开始看。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历代皇帝绝大多数都是本身就出身皇族,在出生点上就已经高人一等,乃至数等的。而就算只看那些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也可以发现,他们之中真正出身贫寒的也是少之又少。

就从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说起,其本身就出自秦国王室,其父异人是秦孝文王之子。虽然异人和嬴政曾经当过人质,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们的起点和日常生活,绝对已经比当时绝大多数人要强了。后来异人即位,即秦庄襄王。他去世后嬴政即位,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即秦始皇。秦始皇的人生固然励志,但他的出身绝对不低。

再看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出身确实低一些,但也没那么低,这个我们之后详细分析。他们中间还有一个新朝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王莽,他本身就出自王氏这个世家大族,王家在此前已经经过了几代人的经营,到王莽父辈那一代已经是权倾朝野,可以看到王莽的起点也是非常高的。

下一个大一统王朝——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更不必说,出生时就含着金钥匙,很早就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后来顺理成章地接了司马昭的班,最终取代魏国,建立西晋。而就算追溯到其祖父司马懿,同样也是出身河内司马氏这个世家大族,从高祖父到父亲都当过官。曹操看中司马懿,也不仅仅是看中他的才学,同时也看中了他带来的世族支持。

而接下来隋唐两代的皇帝都是出身贵族,来自地主集团。隋文帝杨坚,出身北周军事贵族家庭,年少时就因为其父杨忠而一再被加官进爵,妥妥的“官二代”。唐高祖李渊也差不多,同样出身北周军事贵族家庭,七岁时就承袭了其父李昞的爵位,被封为唐国公,起步就自带公爵的一套班子以及其父留下的财富。

再往后,宋朝是否是大一统王朝还有争议。但即便把宋朝列入统计范围,也可以看出,宋太祖赵匡胤总被视为布衣起家的典范,但其实他的出身并不低。其祖父赵敬曾经当过州刺史,父亲赵弘殷同样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成为了后汉和后周的高级军官,是赫赫有名的“禁军教头”。而赵匡胤虽然后来自己离家打拼,但在此过程中同样屡屡用到其父的人脉,并且他能够四处游学,本身就说明他属于“有钱有闲”的阶层了。

而元、明、清三代的开国君主都在宋朝后面,自然不可能被写入《资治通鉴》,但他们的经历也能说明很多问题。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出身就是王族。皇太极是努尔哈赤之子,同样也是起步自带班底。而再往上计算,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同样也是部落首领出身,其起点已经高于绝大多数人。只有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是真正的出身贫寒,确实是从平民一步步打拼上来的。

可以看到,成为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的这些人,除了刘邦、刘秀、朱元璋外,大多数人都是起点较高的人物,基本都是贵族、官僚或地主出身。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出生自带班底的,生下来就有一群人为他服务,从中也可以看出底层想要出人头地有多难。哪怕是开国皇帝,大多是也都是要有基础的,至于开国皇帝后面那些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而从普通人脱离底层的角度,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位皇帝在人生旅程上都经历了什么,是怎样一步步脱离底层,成为开国之主的。当然由于篇幅所限,没法写得太详细,不过相信这三位皇帝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总结一下他们的经历,就可以发现这三位的成功都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先说刘邦,刘邦的父亲虽然是平民,但祖父当过县令,还是有一定积累的。而且刘邦家里虽然是农民,但应该不是贫农,也是有家底的。因为史书记载刘邦乐善好施,喜欢结交江湖豪杰,要是刘邦穷得自己都吃不上饭了,哪还有钱乐善好施呢?并且刘邦年少时还曾游历四方,这显然也是需要一定财力支撑的。
后来刘邦通过考核,成为了泗水的亭长,类似于派出所所长的职位,又与吕雉结婚,获得了一个强大的助力。而在此期间他也结识了沛县的诸多豪杰,如萧何、曹参、樊哙、卢绾等人,这些人正是日后西汉的开国名臣。

当然,只有家底和人还不够,还需要时机,刘邦是怎么起家的呢?一次押送犯人去服劳役的时候,不断有犯人逃跑。此时刘邦没有采取传统的镇压手段,而是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做法——干脆就直接放他们走,于是部分犯人被感动,主动追随刘邦。刘邦便带着他们藏匿于山泽中,伺机而动,势力壮大到数百人。
这里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随机应变能力非常强,如果真的镇压的话,那势单力孤的刘邦很可能直接就会被怒气冲天的犯人们干掉。而看似危险的直接放掉犯人并借机招揽的方式,实际上才是最安全,对自己最有利的手段。

当然,最后还需要一个总体的时机,那就是秦末农民起义。刘邦在此前都是小打小闹,而在农民起义席卷秦朝的时候,他才真正开始了争夺天下的历程。借着这一时机,刘邦打回老家起兵,靠着自己的人脉聚拢了数千追随者,从此开启了自己的霸业。
接着再看刘秀,单看刘秀的家境勉强也算是平民出身,但他家可不是一般的平民。他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自带皇族属性。虽然传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破落了,但刘氏皇族这一身份还是让他在新朝末年的争霸中占据了很大优势。

刘秀之父刘钦也当过济阳令,这让刘秀童年有一个不错的成长环境。后来刘钦去世,刘秀由其叔父抚养,寄人篱下的日子自然难过一些。但此时又有一个奇怪的记载,说刘秀喜欢藏匿亡命之徒,当地官员知道了也不敢过问。
这就很矛盾,如果刘秀真是一个普通平民,他敢藏匿这么多亡命之徒吗?就算敢,至于到让当地官员都不敢过问的地步吗?可见刘秀叔父也是有较高地位的,并且也愿意庇护刘秀。
那么刘秀是怎么起家的呢?同样也是借着王莽胡乱改革,新朝社会逐渐混乱的机会,刘秀开始把亡命徒们聚集起来加以训练,并招募门客,结交天下豪杰——这也是没有一定财力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各地烽烟四起,刘秀确定天下已经大乱的时候,他才起兵,开启了自己的霸业。
最后再看朱元璋,相比于刘邦刘秀而言,朱元璋的出身确实是最低的,也是在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最低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平民。

朱元璋就是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贫农。到了1344年,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在灾荒中先后去世,甚至连棺材都没有。朱元璋本人也不得不背井离乡,自谋生路,最后到皇觉寺当了和尚。
但灾年中和尚的日子也不好过,朱元璋这样的“新人”就被打发到外面化缘,实际上就是乞讨。然而正是在这乞讨的流浪生活中,朱元璋见识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也结识了不少英雄豪杰——实际上是跟他一样的流浪汉。但正是这群流浪汉中,就有日后明朝的开国功臣。
而朱元璋能够崛起,同样靠的是一个重要时机,那就是元末的红巾军起义。在天下大乱的浪潮中,朱元璋也接到了儿时好友汤和的邀请,让他去投奔郭子兴的义军。于是朱元璋前往投奔郭子兴,在汤和的扶持下地位一步步提升,又靠着在外征战拥有了自己的势力。最后在郭子兴死后接管了郭子兴的队伍,就此开启了霸业。

综合来看以上三位底层起家,或者说是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的经历就能发现,他们能够脱离底层,都是靠着“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才能实现的。
“天时”指的自然是王朝末年的乱世,给了他们这些人崛起的机会,否则若是放在盛世,他们的经历将完全不同。“地利”指的则是他们自身的才干,比如他们都有较强的号召力等,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那时机再多也毫无用处。
“人和”指的则是他们的人脉,可以看到这三位开国皇帝都在起家前结识了不少英雄豪杰,构成了他们起家的班底。
有人可能会问,那起家就一定得当皇帝吗?脱离底层当个大臣不行吗?当然也可以。
但浏览《资治通鉴》就可以发现,里面的名臣大部分也都是起家时就有较高身份的,尤其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名臣,更是以世家大族居多,一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并且这个“寒门”指的也是中小地主,真正贫农起家的名臣同样少之又少。而那个年代的普通人想要脱离底层,非“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不可。
放到今天,“天时”指的是社会上的各种机会,比如某种潮流或对某种技能的需求等,“地利”同样是自身的才能,“人和”则是要有人脉。
可以看到,即便在现代,要想成功,同样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首先需要有机会,其次需要有人给你介绍这个机会,最后你自己也需要具备实打实的能力。简而言之,在任何时代,普通人想要脱离底层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打铁还需自身硬。
费颂华
我对那女的说,只要同意我和你戳必,我保你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