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武将中我最会写词,会写词的没我武力值高

吃瓜群众小明 2025-03-23 21:28:38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

这是辛弃疾的《老子当年》。换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

我啊,年轻的时候逛酒楼泡妹子,开着豪车穿着LV,抱着美女喝着最好的酒,那时候,真爽啊!

也只有辛弃疾敢在词开头大咧咧来一句老子当年。

辛弃疾出身于山东济南,一个专出猛男的地方。

那地方既可生产孔子这种儒家圣人,也能孕育出梁山好汉。

在教科书里,辛弃疾多是瘦骨嶙峋的形象,但是辛弃疾和孔圣人一样都是被误解了。

史载辛弃疾虎背熊腰,身高九尺,面貌可让小孩儿止啼。

在辛弃疾21岁的时候,金主完颜亮率领60万大军大举南侵。

完颜亮其人贪财好色还暴虐,对自己兄弟都是冲着满门过去的。

更别说治下的汉人,直接把他们不当人。

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压榨,奋起反抗。

辛弃疾拉起了一只两千人的队伍,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正当辛弃疾摩拳擦掌之际,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偷了义军的兵印潜逃到金营。

糟就糟在这个和尚是辛弃疾引荐的。

面对周遭的怀疑,辛弃疾口出狂言:“给我三天时间,否则,我提头来见!”

果然三天之后,辛弃疾带着义端的脑袋回来,一时间众人皆服。

在辛弃疾南下朝廷寻求援助之际,山东的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完颜亮被手下士兵杀死,继任的完颜雍不同于哥哥的无脑,有点政治才能,一边和南宋义和,一边偷偷收买义军中的人。

金国收买了一个叫张安国的小头目杀死了义军首领耿京。

义军一时间群龙无首,金国趁机进攻,一举击溃十万义军。

多少汉人被屠戮,叛徒张安国却高居金国大帐享受美女好酒。

为同胞报仇!

总说是于万军丛中取敌人首级,却从来没人见过。

辛弃疾做到了

面对5万大军,辛弃疾率领50骑冲入金军大帐,活捉叛徒张安国带回建康受审。

多年以后,辛弃疾写下了那首名垂千古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此时辛弃疾已经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

他写了不少关于抗金的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受到世人称赞。

可惜南宋朝廷懦弱胆小,上一个提出要收复失地的是岳飞,已被刺死。

辛弃疾被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等职务,处理行政事务。

事实上,辛弃疾不仅是个将军,他还是个出色的政务官。

他不仅协助南宋平叛,面对流民,他提出了政府共买公共服务,以工代赈的方法,振兴了一州的经济。

所谓不遭人妒是庸才,哪里都有佞臣。

在政敌的眼里,辛弃疾平定叛乱,是杀人如麻;整顿经济,是以官家之财收买人心,贪污受贿。

一番弹劾下,接着罢官。

辛弃疾56岁时因遭人弹劾,闲居瓢泉,很是苦闷。

喝点酒吧,已经年老多病,哎,喝不起,戒酒!

于是创造了这首戒酒词《沁园春·将止酒 戒酒杯使勿近》

还是那熟悉的语气: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把酒都拿走!

转眼之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

在四十年官场生涯中,他多次因为主战被罢黜。

这次终于是主战派主韩侂胄当权了,辛弃疾又被起复。

不久后,被任命为知镇江府。

可惜辛弃疾已经六十四了,对于古人而言,已是花甲之年。

这世间最痛苦的故事莫过于名将白头。

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登高望远,凭吊古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然后又是被罢免。

六十八岁之时,辛弃疾再次接到朝廷的调令。

这时,他已卧床不起。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一代能文能武的大词人就这样离开人世。

他一生致力于反金收复失地,南宋朝廷无人理睬。

唯有这些诗词能略窥得他的雄心壮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