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很多草根军阀,他们出身底层,借助时代浪潮成为一方大佬。尔后又如流星一般散去。
孙传芳的一生就是如此,从底层到军阀,杀伐果断,最终选择遁入空门,也没有逃掉刺杀的命运。
1885 年,孙传芳出生于山东泰安一个贫寒之家,幼年丧父的他,生活陷入无尽的困苦。
为了生存,他与母亲四处漂泊,尝尽人间冷暖。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每一日的温饱都是奢望,社会底层的残酷现实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1902 年,在姐夫王英楷的举荐下,15 岁的孙传芳踏入保定练官营,就此叩开了军事生涯的大门。
进入保定练官营后,孙传芳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天赋,他先后进入北洋武备学堂、日本振武学堂以及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在日本学习期间,他系统地接受了现代军事教育,接触到先进的军事理念和战术思想,这为他日后在军事领域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02成为军阀此时辛亥革命爆发,风云突变,孙传芳毅然投身军旅,在时代的洪流中开启了他的军阀之路。
在湘鄂战争中,他担任中路前敌总指挥,面对湘军的猛烈进攻,孙传芳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带领部队成功抵御了湘军的攻势,为吴佩孚顺利进驻武汉立下赫赫战功。
战后,他被任命为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兼第 2 师师长,从此在军阀混战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此后,孙传芳一路高歌猛进。1923 年,他获任 “援闽总司令”,率兵经江西入福建。在进军过程中,他巧用谋略,几乎兵不血刃地控制了福建,成为福建的实际统治者。1924 年江浙战争爆发,孙传芳敏锐地捕捉到战机,迅速出兵,占领衢州等地。
卢永祥腹背受敌,被迫通电下野。孙传芳顺势拿下杭州、上海龙华,并收编卢永祥的 2 个师 1 个混成旅,势力得到极大扩充。
到了 1925 年底,孙传芳已成功控制皖、赣、苏、闽、浙五省,拥兵二十余万。他自任 “浙闽苏皖赣” 五省联军总司令,达到了权力与荣耀的巅峰,“五省联帅” 的名号威震东南。
在统治五省期间,孙传芳大力整顿军队,提升部队战斗力;改革政治,加强地方治理;推动经济发展,兴办实业,使得统治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繁荣景象,成为当时中国政坛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然而,命运的齿轮不会永远朝着一个方向转动。
北伐战争的号角吹响,孙传芳的命运急转直下。
起初,他妄图保持中立,坐观局势发展。但随着吴佩孚在北伐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他意识到自己已无法置身事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势力,他出兵赣南,试图与北伐军一决高下。
但此时的北伐军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孙传芳的部队难以抵挡其锋芒。在一系列激烈战斗中,孙传芳接连丢失赣闽两省,军事力量遭受重创。
尽管他后来投靠奉系张作霖,组成直鲁军继续对抗北伐军,但在 1927 年的龙潭战役中,孙传芳遭遇惨败,残部被阎锡山收编。他本人只能跟随张作霖逃往沈阳,政治上彻底失势,陷入人生的困局之中。
在东北,孙传芳虽受张学良礼遇,但由于与张学良政见不合,他处处受限,难有作为。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宣布易帜,孙传芳在东北已无立足之地,只得辗转迁往天津英租界,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04遁入空门在天津英租界的日子里,孙传芳远离了政治与军事的喧嚣。
曾经的权力争斗、战火纷飞,让他身心俱疲。面对人生的巨大落差和内心的痛苦挣扎,他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此时,佛教的教义如同一束光照进了他黑暗的世界。
他与皖系军阀靳云鹏合办天津佛教居士林,从此遁入空门,不问世事。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大地陷入一片战火之中。日伪政府妄图利用孙传芳在北洋军阀时期的影响力,多次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出任伪职,为日本的侵略行径站台。甚至冈村宁次,这位曾与孙传芳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有同窗之谊的侵略者,也亲自登门劝说。
然而,孙传芳虽曾在军阀混战时期有过诸多争议之举,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却展现出了坚定的立场和高尚的气节。他深知一旦出任伪职,将成为民族的罪人,背负千古骂名。
因此,他严词拒绝了日伪的邀请,毫不畏惧侵略者的威胁。在他心中,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高于一切。
他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即便曾经迷失在权力的漩涡中,但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依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捍卫民族的尊严。
06佛堂遇刺尽管孙传芳在晚年试图通过遁入空门来寻求内心的安宁和救赎,但他曾经的行为却引发了一场悲剧。
在与奉军作战时,孙传芳生擒并枪杀了奉军中将师长施从滨,还将其人头悬挂城门数日,此举残忍至极,引发公愤。施从滨之女施剑翘,为报父仇,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机会。
1935 年 11 月 13 日,施剑翘终于在天津佛教居士林找到了孙传芳。
当时,孙传芳正在佛堂诵经,施剑翘乘其不备,拔出手枪,连开三枪,孙传芳当场毙命。
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称赞施剑翘为父报仇的勇气,认为孙传芳罪有应得;也有人对施剑翘的行为表示惋惜,认为暴力复仇并非解决问题的正道。
而孙传芳,这位曾经的 “五省联帅”,最终以这样一种充满争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孙传芳的一生,从草莽出身到成为称霸东南的军阀,再到晚年遁入空门寻求救赎,最后在佛堂遇刺身亡,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他的人生经历,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混乱与动荡,也凸显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他就像一颗在历史长河中划过的流星,虽然光芒中夹杂着黑暗,但最终也在坠落前绽放出了一丝令人敬重的光辉,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中一个独特而又令人难忘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