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换人心,这话没错》

金若曦说 2025-02-05 18:03:04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似乎越来越脆弱。而在一个偏远小村庄的故事,却让我明白,真正的羁绊,不在血缘,而在人心。

初见马忠

“你咋来了?鞋呢?光脚跑这十几里路,我看你脚都冻成啥样了!”母亲的一声惊呼带我回到家门口。那时的我,低着头不敢看母亲,颤抖的双脚被冻得发紫,却硬撑着站着,却也掩盖不了脚上的刺骨疼痛。

火炉旁的火光映出了一个高大但略显单薄的身影,那是马忠,一个村里人评价各异的男人——我的继父。从来不说废话的他,只是回头看了我一眼,然后低头继续添柴。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

冷漠与温暖并存

“这孩子真是疯了,外婆知道你跑出来,不得急死!”母亲数落着,拉着我进了屋,一边念叨一边心疼地往我脚上涂药,而马忠仍旧沉默着。

屋里的昏暗灯光,映衬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个是母亲眼中的焦灼和絮叨,另一个是继父无声的关注。那天的晚饭桌上,他们端来了红烧肉。对小时候的我来说,那肉香冲破了寒冷和饥饿,填满了整个冬天的暖意。

马忠没有吃一口,母亲也没有。

默默的付出

村里人说,马忠最靠不住,尤其是对前妻的孩子。刚来时,我带着疑虑,小心翼翼地防备着他会赶我走,不理我,不喜欢我。但渐渐地,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过年,他总是第一个站在煤炉旁,烧猪头,蒸年馒头,有时甚至舍不得吃自己做的腊肉。乡亲们嘲笑他,说“再怎么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亲的。”可他却总是笑笑:“人心换人心。”

最不自私的父亲

上了初中,学校离家远,每到周一早上,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我,穿过村口的小路,是他每周一早的必备“行程”。风刮在脸上,我常常心疼他的手因为长年劳作裂开的细缝,但他却笑着回头:“小海,早起不赖床,是咱们家规定。”

直到后来,我高考失利时,偷偷看见他点着煤油灯,在小黑屋里悄悄编着竹筐,说这是给我交补习班学费。然而,村里人都笑他“外甥养不出亲儿子的心。”

“值了,这辈子值了。”

2015年那个春天,村庄沉浸在刚种下春稼的希望中,而家中却传来晴天霹雳:继父被查出胃癌。医生劝手术,但费用昂贵,他却淡淡一笑:“别浪费,老骨头了,没事!”

我跪在他面前,哽咽着:“爸,不是,治不好,我这辈子都不安心。”眼看着泪水夺眶而出,他叹了口气,最终同意了手术。

手术很成功,出院那天,他笑着拍拍我的肩膀,眼圈泛红:“小海,有你这个儿子,值了,这辈子值了。”

一个家的模样

如今,我在城里定居,每年春节必回村,他总会如往常一样站在村口,笑得像个孩子般等待我。每当他对乡亲们炫耀着喊:“我儿子回来了!”我心底总有丝丝暖流。

人心换人心,这话没错。

回头看,血缘算什么呢?它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线头,而打结的拉线,却靠心,而不是骨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