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夫妇高调寻子,得知亲儿子残疾人后又拒绝相认,最后怎么样了

孔甲丙今说史 2025-01-29 20:13:10

2001年的5月,《济源日报》报道了一则新闻。一对夫妇在济源市人民医院,以“没钱治病”为理由,抛下了刚出生不久的身患重病的儿子,悄然离去。时隔20年后,这对夫妇已经成功落脚上海,他们再度想起了曾抛弃的儿子。

就在2020年的10月18日,刘义功夫妇求助记者,希望能够找到失散19年的儿子。然而当找到他们的亲生儿子时,刘义功夫妇却迟迟没有去济源相认。原来他们没想到亲生儿子竟然是聋哑人。

那么真的是因为,得知得知儿子是残疾人才不愿意相认的吗?这场高调寻子的风波后续又如何了呢?

因为经济困难,狠心抛弃重病的儿子,时隔多年又高调寻子

2001年初,24岁的刘义功与21岁的未婚妻时红莲,从安徽来到河南济源打工。年轻的刘义功,当时只能在当地一个煤矿中做小工。工资非常微薄,一天的收入仅仅不到20元。2001年5月,时红莲在济源市人民医院产下了儿子。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出生7天,就得了感冒。

紧接着,感冒转成了肺炎。由于病情非常严重,仅仅几天时间,刘义功微薄的积蓄就所剩无几。要知道当时给孩子注射的白蛋白,“一瓶大概五六百”。关键是医生也认为希望不大,主治医生还下过病危通知书,这让刘义功也觉得希望渺茫。

最后刘义功下了决心,他结完儿子的医药费,独自带着妻子离开了。他把新生的儿子留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他觉得儿子肯定是救不了的,但是自己又无能为力。

后来刘义功夫妇离开了济源,经过多年打拼,成功在上海扎下根。由于发展不错,刘义功夫妇后来又生了一儿一女。然而他们的心中始终没有忘了,被他们留在济源的孩子。在离开济源的一两年时间里,他们从当地的老乡嘴里打听到,孩子还活着。

由于内心深深的愧疚,刘义功夫妇始终在托人打听孩子的下落。“毕竟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觉得对不起他,放不下。”刘义功说。时间很快来到了2020年9月,刘义功来到公安局刑侦局打拐办的短视频平台,他登记了自己的寻子信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有被拐卖了。

在打拐办的平台上登记了信息之后,很快上海警方就来为刘义功夫妇俩做了抽血采样。在2020年10月中旬,济源市公安局约刘义功夫妇回到济源,给他们做了相关的笔录。刘义功原原本本将当时的情况,向济源警方讲述了一遍。

济源这边的承办警官当时还劝说刘义功:“老刘啊,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假如孩子在别人家,你不能把孩子领走啊。”

刘义功内心其实也比较复杂,他也觉得如果儿子还尚在,那么人家的养父母养了19年,情感肯定深厚,并且也肯定希望儿子能为他们养老送终。于是他也对警官说:“生活得好,我不打扰;要是不好,我尽自己所能帮助,毕竟我还有两个孩子。”

回到济源,除了配合警方做笔录进行调查,刘义功还联系到《大河报》。通过记者,他讲述了多年前放弃儿子、近年来寻找儿子的经历,希望通过报道找到孩子。2020年10月18日,就在他返回上海的当天,这篇关于他寻找儿子的报道,就在《大河报》上刊发了。

收养被弃婴儿,却发现有残疾,最终尽心抚育其长大

刘义功夫妇的亲生儿子,确实已经长大成人。就在2001年5月,当《济源日报》刊载了关于刘义功抛弃孩子的报道时,一个叫做韩平军的农村小伙子得知此事。韩平军当时28岁,已经结婚了三年。

由于在21岁时因腰椎结核做过一次手术,损伤了下肢神经,因此也落下了肢体残疾。除了走路不太灵便,医生说他可能无法生育。

在听说了刘义功夫妇抛弃儿子的事情之后,韩平军就和母亲、妻子带着积攒多时的500元、卖掉猪仔的1000多元和老人亲手做的小抱被,直接到了济源市人民医院。当他看到孩子的时候,内心非常欢喜。孩子的两眼扑闪扑闪的,脚扑腾扑腾的,看着非常健康,也没想着做体检。

在那个年代,农村抱养孩子的情况非常常见,韩平军夫妻计划先要下这个孩子,“以后能生就生,不能生就算了。”在结清孩子拖欠医院的1000多元后,韩平军将孩子抱回了家里。后来,他们还到庙里为他求了个名字,全新——“全”字上人下王,寓意韩家“人丁兴旺(王谐音旺)”;“新”字代表“一代新人”。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韩家人就发现,孩子情况不太对劲。亲戚邻居来家里逗他,他没什么反应,只会仰着脸哭。一家人到郑州跑了两家大医院,得出的结论都是耳聋,“没法治”。韩平军夫妻也曾想过将孩子送福利院,但是韩平军的父母坚决不同意。

老人甚至拿了一瓶毒药、一根绳子,说要是把孙子送走,自己要么上吊要么喝药。最终韩平军和妻子将孩子留了下来。尽管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对儿子韩全新,却始终视如己出。在2019年,韩平军咬牙,跟老板借了一笔钱,凑齐45万的首付,在济源市里买了一套135平方米的单元房,准备给儿子结婚用。

然而一切平静都因为刘义功寻子的报道打破了。2020年,10月19日早上,韩平军的一个朋友给他发了《大河报》的一则报道,报道里正是刘义功寻子的消息。从报道中刘义功的照片看,和韩全新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韩平军通过报道下方留下的联系方式,与刘义功进行了首次通话,尽管通话时间仅短短几分钟,但双方迅速确认了关键的抱养细节——时间、地点及孩子的年龄,所有信息均吻合。随后,在那个上午,济源市公安局主动联系了韩平军。

经过十多天的焦急等待,DNA检测的结果终于揭晓。济源市公安局以口头形式向两位父亲通报了这一重要信息:确认刘义功与时红莲为韩全新的亲生父母。

生父与养父意见分歧,是慎重其见还是嫌弃亲生子是残疾?

韩全新确实就是当年刘义功夫妇抛弃的儿子。然而寻到儿子,这一切并没有结束。从一开始见面沟通的时候,韩平军就跟刘义功夫妇坦诚了,儿子是聋哑人。得知这一情况的刘义功夫妇非常伤心,他们大哭了一场。

当时,刘义功还非常热情。他一直问韩平军,韩全新的学习、工作怎么样,还一直追要照片。出乎意料的是,当DNA鉴定结果公布后,韩平军开始催促刘义功前往济源会面。然而,刘义功却对济源警方使用烟头进行DNA鉴定,结果可能不准确为由拒绝了韩平军。刘义功坚持要求获得更高级别权威部门的DNA比对结果,心中暗自担忧这整个事件可能是一场骗局。

一方面,是刘义功希望孩子就在济源,可以像亲戚一样走动。另一方面是韩平军希望刘义功尽快到济源,与孩子见面。两个父亲的分歧日益加重,在2020年12月19日,韩平军又给刘义功发了一条消息,却显示消息被对方拒收。

韩平军认为,这是因为刘义功嫌弃儿子是个聋哑人。于是他也找到了《大河报》,想用一篇生父不来认子的报道把刘义功逼出来。“要与不要,都得给我个说法。别我养了十年八年,你老了想起来又来找了。”

很快,《大河报》就报道了这篇文章。但是韩家的平静生活已经完全被打乱。一开始是韩全新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对亲生父母的情感比较复杂。当刘义功加韩全新微信的时候,孩子曾数次把刘义功拉黑。

后来孩子得知刘义功把养父拉黑后,又很愤怒地说要去打他,还说准备和朋友到郑州、广州找工作。然而到了12月23日,韩全新又改口要去上海工作,“(挣)够钱了回济源见爸爸妈妈,给钱爸妈。”

直到12月底,全新仍然坚持自己的打算,几次比划着表示跟爸爸干活累,拉一车货只能挣到50元;等到了上海,工资会高很多,每月能挣8000元到12000元。

看儿子铁了心,韩平军家人猜测,生父家条件好,又在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孩子为此动了心。最终在媒体的撮合下,韩平军、刘义功重新加上了微信,约定2020年12月28日见面,再做一次DNA鉴定。

2021年1月4日,第二次鉴定得出了结果,与上次一样,刘义功、时红莲是韩全新的生物学父母。韩平军本想着,结果出来后,刘义功能就儿子和谁生活给个准话,但刘义功“就说两家养”。

在济源的韩家老屋,刘义功夫妇坐了两三个小时便动身要走,全新红了眼圈,快要哭出来了。韩平军要刘义功给个说法。刘义功夫妇想了想,又和全新在微信上做了沟通,二人最终答应带儿子去安徽老家和上海转转,过年前再送回来。

最终,韩全新跟着自己的亲生父母,离开了生活20年的济源。韩平军内心五味交杂。他觉得孩子还是懂感恩,并没有忘了养父母。在微信中,韩全新多次对养父说出自己的思念。到了上海后,韩全新其实也不太习惯,比如当他带到刘义功工作的车间参观时,他还以为这是他的新工作,进门就搬起了货箱……

2021年1月13日,韩全新一再要求自己需要找工作。于是刘义功通过老乡的关系,安排他在一个的物流公司当学徒。从封纸箱、扫条码做起。韩全新还给自己办了一张银行卡。对于韩全新今后如何发展和成长,两位父亲也通过微信总算达成了一致。那就是等过年以后,安排孩子到北京的专业机构学说话。至于再以后的发展,那就看孩子自己了。

刘义功夫妻高调寻子的事件,就此暂时落下帷幕。生活还很漫长,对于分隔长达十九年的当事人而言,任何决定都显得尤为慎重,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我们不是亲身经历者,无法完全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挣扎与煎熬,因此,我们不应仅凭表面现象就轻易揣测或非议任何一方。

然而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养父母,我们都相信,他们的都希望韩全新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未来。我们都怀着满腔的期待,希望韩全新能够真正走出被亲生父母抛弃的阴影,同时也能感恩养父母20年的养育。同时,我们也更加期待,这个历经十九年艰辛寻子的故事,能够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

参考消息

1新京报:养子19年后生父来寻,河南认子风波背后

2上海夫妻高调寻子,找到又不相认?记者采访养父,背后有什么隐情

3夫妻高调寻子却不认,孩子心乱了闹着要去上海,养父:或因发现孩子聋哑

0 阅读:0
孔甲丙今说史

孔甲丙今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