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最近几年中美之间发生的事情看作的新的“上甘岭战役”,那么现在已经到了“板门店谈判”的关键时期。在历经各领域的较量与博弈之后,双方到了坐下来谈谈如何划线的时刻。
“美国人,谈的时候想打;打得时候想谈。”其实,抗美援朝三年,有2年时间双方就是在边打边谈。中方很清楚,唯有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才能保障“愿谈则谈,要打便打”。
就在美军宣布在黄海进行大规模军演之后,中方三大舰队悉数出动,山东航母编队、护航编队更是逼近关岛附近海域。美军匆匆提前军演五个小时,便迅速撤离。
与此同时,“沙毅会”举行,中美开始坐下来谈。中美商务部、财政部开始了实质性地接触和讨论。最近,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美媒体表示:这是自28年来,两国首次恢复定期经济对话。
这并不是我们的胜利,也不是美方准备签署和平协议的开始。这只不过是“停战协定”必经的过程。中美关系影响世界格局,因此在历经几年的冰冻期之后,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破冰”。
成立小组,当然就是为了管控分歧,加强交流,相当于“开打明牌”。但是,没见到科技领域“解禁”的痕迹,预计这样的交流与会谈还将继续很久。
如果按照《论持久战》的理论,目前也就是到了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
一带一路、促成中东和谈、中俄关系、金砖国家&扩容、人民币本币互换只结算、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所有的一切,都是冲着要终结美国经济霸权来的。显然,在国际新秩序面前,中美的博弈不会暂停,而是更加的明显。
抗美援朝中,从第一到第五次战役,美军的损失已经大大超出了其原本的预计。美军在三八线徘徊不前的时候,算了一笔账:
每次战役美军的损失平均约为两万人,按照这个速度,美军需要六个月内发起七次战役,才能到达鸭绿江边。美军一合计,十四万人,数百亿美元,换来的可能还是志愿军的冲锋号。
板门店谈判初期,美方代表哈里逊少将吹着口哨走进帐篷,站着就说:我建议休会。这次会议满打满算是25秒。后来,战场上胜利,让美方代表逐渐坐得住了,改为中方代表翘起了二郎腿。
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美国总统时,宣称:“我将亲自去朝鲜,并结束这场战争!”次年,他如愿以偿。不过,就在他正式上任前,“上甘岭战役”打响了,打得很惨烈,也彻底让美国人服输。也彻底让艾森豪威尔明白:朝鲜战争是一场无法打赢的战争。
尽管美国的和谈意愿已经很强了,但是还是在交换战俘上使出了令人不齿的行动,以“就地释放”为名劫走了27000名战俘,其中绝大多数被裹挟至台湾。最终,彭老总建议:推迟签字,再歼灭南朝鲜军15000余人。最终“金城战役”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也是中国志愿军在整个抗美援朝中规模最大的阵地战。这次战役彻底改变了格局,歼灭敌人7.8万人,把军事分界线向前推动了300多平方公里。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此时的美国人才认识到: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这场战争是极为不划算的。
抗美援朝期间,板门店谈判的历程说明:对待美国以德服人可是行不通的,真正的实力是使得其服软的关键。
所以,无论是坐下来谈,还是站起来斗,我们的主线任务都还是不断地提高自主建设和发展的能力,积极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