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林彪和粟裕,既是我军极富个性的将帅,也是军迷们公认的最会打仗的将帅,还是网上话题度最高的将帅。关于三个人的话题,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句话:“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大意是指林彪很会打顺风顺水之仗,并且能够把这样的仗打到极致;而粟裕很会打逆风仗,敢于以少打多以弱打强;彭德怀则是善于在绝处逢生,打赢那种不可能打赢之仗。乍听起来,这一描述很形象很鲜明很生动,因而流传影响甚广。实际上,这一观点是根本不成立的。帅克就此作一分析与澄清。
第一,这样概括评价三大将帅不够客观准确。
每个将帅都有各自的指挥风格和用兵特点。但对于共产党的将帅来讲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必须善于打逆境甚至是绝境之仗。这一点是由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所决定的,是不以每个将帅意志为转移的。从这点上说,彭德怀、林彪和粟裕都是在逆境和绝境中打出来的一代将帅。
我们看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从南昌起义我军成立的那天起,便一直处于弱小的状态。不仅土地革命战争如此,抗日战争如此,解放战争前半段同样如此。只是经过解放战争后期的战略决战后,我军才真正从数质量上超过敌军。如果把时间点再量化一下,那就是我军从1927年直至1948年,20多年一直处于以弱打强、以少打多状态。真正倒过来的是战略决战后总共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
共产党军队的这一历史发展脉络,决定了彭、林、粟三人,不仅都能打逆境甚至是绝境之仗,而且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强手中的强手。
比如,红军时期,林彪的红1军团和彭德怀的红3军团,作为中央红军主力,打了无数逆境之仗。万里长征时,两大军团作为开路先锋,很多仗可以说都是在逆境甚至是绝境中打的。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林彪只会打顺风之仗,那他怎么能在红军中脱颖而出?怎么能蜕变为“红军之鹰”?
单若论打绝境仗数量来讲,粟裕应该超过彭德怀。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粟裕率领挺进师与敌人周旋苦斗,面对数倍甚至是几十倍之敌,可以说绝境之仗打的不可胜数,甚至可以说每天都在绝境中生存与战斗。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同样一直在一线战斗,特别是抗日战争前期的那几年,同样也是绝境之仗经常打。粟裕和他的一师指挥部甚至曾多次与日军遭遇。可谓是险象环生。
至于顺境之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一仗一仗胜出来的。彭、林、粟三人都走过这样的战斗历程。我们举一下彭德怀的例子:彭老总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从兵力上来讲,是最少的,不过几万人。而抗衡的是胡宗南的二三十万大军。但经过两年多的较量,彭老总终于迎来了顺境。等到打兰州战役时,彭老总麾下大军对敌军已呈压倒性优势。
总的看,用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这句话来概括和形容三个人的指挥用兵特点,是非常不客观不准确的。三个人总体上都是以打逆境仗和绝境仗居多,顺境仗打得极少。我们说,也正是这些逆境和绝境之仗,使他们越淬练越坚强,越是绝境之时越是绝境逢生。直至锻造得坚韧无比,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第二,这样概括评价三大将帅容易带来误导。
我们不妨把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这句话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解读分析一下。看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问题,到底会不会带来误导。
按照仗的难易程度来理解,显然是从好打到难打的一个递进。顺境的仗肯定容易打些,逆境的仗肯定更难打一些,绝境的仗肯定是难上加难。三句话对应下来,显然是指林彪所打的仗好打,打得较轻松较容易较顺畅。彭德怀所打的仗难打,难上加难。尽管我们也可以把林彪打的顺境之仗无限放大,说他把顺境之仗打到极致,但再怎么极致,也遮掩不住林彪是在顺境这一前提下。而一旦附加了这一前提,无疑大大弱化了林彪打逆境和绝境之仗的一面。
按照谁打仗更厉害来理解,显然人们更推崇善打绝境仗之人。纵观古今中外战史,更让人们记住的往往也是绝境之仗。道理很简单,因为绝境之处打来的绝处逢生,这样的仗才更显奇迹与伟大,这样的仗才是化腐朽为神奇,因而容易令人铭记。至于顺境之仗,你本身顺风顺水,你本身打胜的概率就高,你打胜了也是应该的。所以,对于这样顺境的仗,很难让人印象深刻,很难让人反思回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字表述必须严谨规范。我们说,顺境看林彪,只是林彪用兵的一个小点,根本无法覆盖住林彪打仗的全面风格与特点,从而也就大大地弱化了林彪的指挥与用兵艺术。
第三,这样概括评价三大将帅方式不甚得当。
军迷们喜欢用对比式方法来研究将帅。这种对比文化源远流长。战国时的四大名将要排个高低。隋唐十几条好汉要排个高低。光是三国演义便有“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之说。水浒传中则有“马军五虎将”。特别是这种“五虎上将”之说,更是被固化传承下来似的,成为最能打的上将军的一个代名词。甚至一直到我们国民党、共产党的军队,蒋介石有“五虎上将”,毛主席也有“五虎上将”。可以说,军迷们对“五虎上将”的谈论兴头十足、乐此不疲。有意思的是,彭、林、粟恰恰又都是在我军的“五虎上将”之列。
但我们要说的是,这种比较文化作为一种演义,作为一种民间流传,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尚可。但真正作为我们共产党军队高级将帅的一种形象和比喻,便值得商榷。特别是指挥用兵艺术,极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极大。而我们所对比之人,他们不在一个战略区,不是一个战略空间,不是一个战略环境。因此,想把比较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做到客观公正,这是很难做到的。也就是说,这种概括评价将帅方式作为一种严肃的军史,作为一个将帅人物的界定,肯定是不严谨不严肃的。
我们举个例子,网上经常有人探讨林、粟两人谁更能打、谁更厉害。就属于这种情况。帅克以为,这种探讨的结果永远是两种对立,永远是挺林与挺粟的径渭分明。因为不在一个战略区,不一样的战略和指挥环境,你根本无法做到科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比。所以,你很难找到一个让谁都服气的答案。
综上所述,笼统地用“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来概括评价彭、林、粟三个人的指挥艺术和用兵特点,显然有失公允、有失客观,有些以偏概全。这一点,军迷们必须有个清醒的认知与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