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午后开盘,地产股翻红。万科股债齐升,令市场信心大为提振。
消息面上,前一天,市场公开报道显示,年内万科境外公开债已偿付了将近一半,剩下的5月及6月到期的两笔境外债也安排好了3种兑付方式。
这是其中之一。更为重要的是,3月12日中午,微信群里还流传有一条出自YY 评级的消息,威力巨大,让市场相信,万科是真的稳了。
01 万科“3月风暴”时间线
3月份以来,万科陷入到各种传闻之中。
先是3月初,市场传,万科寻求非标债展期,与新华资产的100亿元的债务展期谈判被拒绝。3月3日,新华资产发布声明澄清,与万科的相关消息不实,一直与其保持正常的业务合作。而万科方面就此未进行公开回应。
3月4日,万科遭遇股债“双杀”,万科A开盘跌近5%,旗下多只地产债下跌。
同日,资本市场传出消息,万科正寻求一笔离岸无抵押俱乐部贷款,中银香港作为这笔贷款的牵头行,已就其参与部分获得内部批准。另,万科已获得一些保险公司的口头同意,将其未来几个月内面临行权的“保险债权计划”推迟行权,条件是按时付息。
3月5日,市场还有传言称,万科计划出售长租公寓资产泊寓部分股权,对此万科方面予以了否认。
同日,万科回应投资者称,3月11日到期的美元债所有资金已经到位,偿债工作在有序铺排中。随后万科A止跌,但地产债仍疲弱。
3 月 7 日,市场传,因担心万科的潜在流动性风险,数家金融机构高层赴深圳进一步磋商万科非标债务解决方案。
3月8日晚间,万科公告称,已提前将3月11日到期的中期票据约6.47亿美元本息全额存入指定账户。
随之,万科多只债券上涨,股价也有所企稳。
3月11日,市场传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称,金融机构被要求尽快推进对万科的融资支持,包括银行要保障万科的融资,保险机构要延长万科私募债券的还债期限。
同日万科A相关人士向媒体介绍,万科年内境外公开债已偿付近一半,剩下的5月及6月到期的两笔境外债,会通过3种方式兑付,包括境外自有资金,境外子公司所获得的境内项目分红或股权转让资金,以及境外银团贷款,且境内融资渠道很畅通。
3月11日晚,穆迪宣布撤销万科的Baa3(投资级别的最低评级)发行人评级,授予Ba1的公司家族评级;下调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至Ba2,并把万科所有评级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
3月12日中午,YY评级发布消息称,有12家商业银行正在筹集高达800亿元的贷款,帮助万科偿还到期债券。
这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3月12日午后开盘,房地产板块突发走强,地产股集体大爆发,万科A盘中一度涨近8%。
如果YY评级消息为真,那么无疑在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万科,稳了。
02 为什么万科不能暴?
那么,为什么其他企业能暴雷,万科却不能呢?
亿翰智库就此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
其一,万科作为官方站台的企业,如果暴雷,信心修复无望,行业倒下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其二,如果万科暴雷,大众放弃希望,整个房地产行业很难修复到健康状态,良性循环、新模式都将难以实现。
其三,如果万科暴雷,其他房企也会放弃挣扎,失业增多,金融链条风险也会难以控制。
亿翰智库认为,在无数人心中,万科是风向标一样的存在,在某些层面上也是一种信仰式的存在。
如果万科倒在外部流言蜚语中、倒在负面舆论发酵中,影响将是巨大的。
天风证券认为,若万科违约,将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恶化房企融资环境,甚至冲击当前对国有房企的脆弱信任,对房地产大盘销售形成拖累。
一位金融圈专业人士还表示,创立于1984年的万科是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领军者,也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万科不能倒,不是因为大,而是因为它是行业的“守门员”,关乎全局。
03 万科债务压力大吗?
那么,万科的债务压力有多大?市场又在担心什么呢?
天风证券研究指出,聚焦到2024年来看,万科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规模达357亿元,包括262.93亿元的境内外信用债及94.07亿元的ABS。考虑到公开市场产品具有一定的到期债务刚性,因而面临的债务兑付压力不小。
并且,考虑到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大背景(预售资金监管),销售能够腾挪的用于净偿还债券的资金规模有限。此外,天风证券指出,目前市场对股东支持万科的力度有担忧。
而东方证券研究认为,万科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销售依然保持韧性、拥有较大体量的经营性资产,也在通过发行REITs筹资(华夏万纬REIT申请获受理,首批计划募资11.59亿元),加之政策层面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落地,万科短期内标债信用风险较低。
广发证券研究认为,截止2023Q3,万科母公司货币现金余额260亿元,对于2024年公开市场到期债务及其他借款具备较强的保障能力。此外经营性物业抵押比例较低(仅11%),也可通过经营性物业贷进行融资(测算规模可超400亿元)。
另据市场公开消息,万科也在积极调整组织构架(如南方区域)节流,并通过出售商业资产回流现金(如将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以23.838亿元出售给了香港领展房产基金)。
当然,银行力挺能解阶段之危,真正能救房企的,包括万科,还是持续回暖的楼市。
克而瑞数据显示,虽然今年1-2月万科累计全口径销售额约334.5亿元,仍稳居行业第二,但萎缩同样明显,同比2023年同期下降41.65%,同比2022年同期下降48.22%,同比2021年同期下降70.78%。
目前看,多城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呈环比上升态势,由筑底开始走向修复。但是这波行情能持续多久,还要继续观察。
3月12日晚间,市场又传来最新消息: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万科正与持有其债券的多家债权银行进行沟通,以缓解自身面临的资金压力。知情人士称,几家主要债权银行正在权衡,将持有的万科债券转换为非标准化债权,即“标转非标”。这一计划如果通过,有望帮助万科避免发生首次公开债务违约,同时也防止房地产行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知情人士表示,监管机构和深圳市地方政府最近正参与相关方案的协调,所涉及银行合计持有万科债券的本金规模达数百亿元。
中国主流房地产公司负债率几乎全都80%以上,在价格极度虚高数量严重过剩的今天,打五折能够处理完手里的资产就不错了,资不抵债,最终能挺过漫长寒冬活下来的开发商寥寥无几。
为未来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