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简介

艾芸阅览过去 2024-10-25 10:46:49

刘伯温,五十开启传奇人生,以民为本辅佐开国,智慧谋略留名青史。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50岁才开始展露才华,却在短短十几年内成为一代开国功明朝的守护者。在明朝的岁月里,有一个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国家忠诚的守护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

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他生于元末,历经明朝,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朱元璋的重要谋士。

少年时代的刘伯温聪颖过人,才思敏捷,尤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书无书不窥,手不释卷。17岁时入杭州西湖大涤书院求学。然而,乱世之中,刘伯温的学业之路并不顺利。为了生存,他曾在富户人家当过家庭教师,也曾投靠吴王张士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施展才华,救民于水火。

历史的洪流把刘伯温推向了明朝。在朱元璋的邀请下,刘伯温加入了明朝的开国大业。他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和胆识,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稳固后方、调度军队,还是制定战略、出谋划策,刘伯温都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被赋予了更加神秘的形象。他被描绘成一个知晓过去未来的智者,能预测天机,呼风唤雨。据说他曾用七星剑和天罡阵法击败了元朝的残余势力,为明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智者多遭人妒。但他始终坚守初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刘伯温在明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才华的文化人。他的诗词、天文、历法、兵法等方面的成就都为后世所景仰。

刘伯温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形象被塑造为一个智勇双全、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奉献,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辅佐皇帝打下江山,却又能在权力的旋涡中全身而退。他的智慧被后人神化,却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以民为本"、"以道事君"。他的思想和处世之道,至今仍被人称颂。

那么,这位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奇人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刘基辅佐开国功·

14世纪中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元朝由盛转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集团受到沉重打击,并一步步走向衰败。

公元1311年,在浙南大地上诞生了一位对元明鼎革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刘基。

刘基,字伯温,自幼熟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军事、文学等知识,很快成长为忧国忧民、抱负远大的青年才俊。

但他从25岁到50岁的25年间,由于受到腐朽没落势力的排斥、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1360年,也就是刘伯温50岁的时候,他投身于朱元璋的反元斗争,凭借政治谋略和杰出才干,很快为朱元璋所信任和重用。

在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创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刘伯温办了两件大事。

一是协助朱元璋,运筹帷幄,首战龙江,再战鄱阳,打垮了陈友谅,接着挥师东下,平定张士诚,由此东南安定,为大明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二是协助朱元璋,亲力亲为,营建新都、制定律历、复兴科举、整肃纪纲,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及其巩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正是后人对刘伯温历史地位的形象概括。

刘伯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其思想、智慧及人格魅力,颇多值得今人借鉴之处。

以民为本·

第一,“以民为本”。刘伯温主张,“国不自富,民足而富”,“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他还主张,“生民之道,在于宽仁”。

《郁离子·灵丘丈人》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山东藤县有一位老人非常善于养蜂,他成功的秘诀在于精心管理。他每次取蜜的时候只拿走多余的蜂蜜,而不把蜂蜜全部取光。

这样,原来养的蜜蜂安心定居,新来的蜜蜂也愿意在这里繁殖,家道越来越兴旺。后来,他的儿子继承家业,但对养蜂的管理却截然不同。

夏天不管烈日暴晒,冬天任凭风雪覆盖,甚至蝼蛄、蚂蚁钻进蜂箱也不管,结果蜜蜂举族而去,其家道也因此败落。刘伯温借此感慨:“为国有民者可以鉴矣。”

刘伯温的民本思想,不仅表现在极力主张官员廉洁从政,轻徭薄赋,而且针对“厚利入私家”的现象,主张均平,“推余补不足,兹实王政始”。

以道事君·

第二,“以道事君”。刘伯温说:“以道事君者,忠之大也。”这里所说的道,主要是指治国理政应当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也包括社会正常运行必须服从的真理和规律。

在皇权高于一切的封建专制下,刘伯温在看待君臣关系上能提出“以道事君”的理念,需要莫大的政治勇气。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凤阳建都、平定王保保和选任宰相等重大问题上,刘伯温都敢于在朱元璋面前直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主张。

当时,明初定都何处有争议。朱元璋提出除金陵(今江苏南京)之外,在临濠(今安徽凤阳)建中都,实际上是想把首都迁到老家去,尝尝荣归故里的风光。

刘伯温犯颜直谏说“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王保保未可轻也”。

刘伯温之所以坚决反对,理由有两条:一是营建中都工程十分浩大,而天下初定,百姓尚未得到休养生息。再说,金陵与临濠相距并不遥远,在临濠营造中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二是元代著名统帅王保保仍握有重兵,对新生的明政权威胁甚大,需集中力量认真对付。但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正确建议置之不理,于洪武二年命令开工在临濠营建城池宫阙,前后六年,耗费极大。

加上朱元璋在同王保保的战争中又吃了败仗,死伤无数。在这种形势下,洪武八年四月,恰好在刘伯温去世之时,朱元璋最终不得不亲自撰写罪己文告,到中都祭告天地,罢建中都。

刘伯温的逆耳忠言终被验证,也彰显了这位开国功臣“以道事君”的高尚人格。

以道事君·

第三,“以智制胜”。刘伯温从小聪慧过人,博学强记,注重社会实践,因此成为那个时代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

刘伯温生生不息的天道观,知必有见于行的知行观,教为政本、重德致用的教育观,试之事而后识贤的用人观等,都是他哲学智慧的结晶。

刘伯温逝世后,人们根据他参与指挥过的军事战役和办理过的重大事项加以演义,逐步把他神化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天师”。

而实际上,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并非天授,而是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观察和思考,来自于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体悟。

这在他功成身退的变局中,也得到了体现。朱元璋的皇帝宝座坐稳以后,虚荣心和猜忌心大为滋长,开始杀戮功臣。

刘伯温从朱元璋问相和定都等分歧中,敏锐地感觉到自己面临被冷落、被排斥乃至被铲除的危险。

于是,他在年龄刚过六十,便当机立断,激流勇退,告老还乡,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朝政。就是这样,淮西集团李善长、胡惟庸之流,仍不放过他。

在当时的权力倾轧中,刘伯温势单力薄,难以摆脱遭诬陷、受打击的可怕命运,但他依然坦然面对、沉着应付,最终得到较好的结局。

以德服众·

第四,“以德服众”。刘伯温是一位清官,廉直恤民,秉公执法,以高尚的官德和人格魅力流传后世。

刘伯温的官德,最突出的是刚正、诚信。他一生最鄙视、最痛恶的,是官场中那些弄虚作假、阿谀奉承、摇尾乞怜和尸位素餐的人。

刘伯温为官口碑甚好,不肯结党营私。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对他的儿子说:“刘伯温在时,满朝都是党,只有他一个不从。”

明初朝廷中结党营私之风盛行,彼此明争暗斗,争夺权力,刘伯温洁身自好,不结党、不营私,这集中反映了他的人生境界和高尚品德。

1368年,在朱元璋巡视汴梁期间,丞相李善长和刘伯温留守南京。当时刘伯温官任御史中丞,专司纠察百官。

恰逢中书省都事李彬贪污犯事,李善长与之关系密切,为其求情。刘伯温不买账,依旧奏请处斩李彬。由此得罪了李善长,他处心积虑意欲报复刘伯温。

后来,朱元璋因事责罚李善长,刘伯温却以国事为重,为李求情。朱元璋私下对人说,李善长要害刘伯温,刘伯温反倒为他说好话。

这件事反映了刘伯温为人处世不徇私情、公私分明的坦荡胸怀。

刘基政治思想和处世哲学,集中在他的传世之作《郁离子》一书中。

这是他饱经元末官场厄运之后,弃官隐居浙江文成南田村时的发愤之作,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阅历丰富,饱经沧桑,因此这部寓言体的散文集,集中反映了刘伯温的政治观点和人生哲理。

主张任用贤才和讲求诚信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内容。刘伯温认为,诚信是做人和处事的根本,任用贤才是匡治天下的良药。

整顿纲纪、德刑兼济,重用贤才是治国的关键。他主张,对人才应善于培养、用其所长,“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责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

刘基为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青田县在元末属江浙行省处州路(今浙江丽水),东临温州路(今浙江温州),境内多山。南田山在青田县城南一百五十里处。南田山的形势,乃是“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号南田福地”。《洞天福地记》中记载说:“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

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

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元末,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在家闲居三年。

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4]。

至正六年(1346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元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并授以官职,反而谴责刘基擅威福。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当时称南京为钟山)。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4]。

劝君买善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明王朝正式建立,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4]。

严明法纪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当初确定处州税粮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唯独青田县除外,太祖这么说道:“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太祖巡幸汴梁时,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太祖,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因为这件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太祖返京后,李善长便向太祖告状,说刘基在坛土遗下杀人,是不敬之举。那些平时怨恨刘基的人也纷纷诬陷刘基。当时正逢天旱,太祖要求诸臣发表意见,刘基上奏说:“士卒亡故者,他们的妻子全部迁往他营居住,共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将投降的吴军将吏都编入军户,便足以协调阴阳之气。”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十天过后仍不见雨,故而发怒。此时恰好刘基的妻子死了,所以刘基请求告辞还乡。太祖正在营造中都,又积极准备消灭扩廓。刘基临走上奏说:“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轻视。”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扩廓逃往沙漠,从那时起一直成为边患。这年冬天,太祖亲自下诏,叙说刘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赏赐甚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进爵,刘基都固辞不受[4]。

不徇私情

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4]。

位列伯爵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4]。

朝奉作诗

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颂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刘刚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4]。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4]。

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刘基的同乡、刑部郎中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说:“(刘)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徐)达”,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4]。在这一年,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

主要作品

刘基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1600余首,各种文体文230余篇,主要作品有:《郁离子》《复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卖柑者言》《活水源记》《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及诗词《春蚕》《五月十九日大雨》《旅兴》《薤露歌》《美人烧香图》《蜀国弦》《梁甫吟》等。

主要成就

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政治思想

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学术思想

刘基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他的理气观针对宋元理学视域下宇宙生成论、哲学本体论意义而言,即哲学层面的"元气说"[5]。

建国谋略

刘基,作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在建国策略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准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并提出了先消灭陈友谅后取张士诚的策略,这一建议对于朱元璋歼灭群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基不仅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还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他的贡献被后人高度评价,有如诸葛武侯之于刘备,朱元璋也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也”。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体现了人们对刘基建国谋略的认可和尊敬。

法治思想

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基一直来主张对民众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刘基对《大明律》的制定,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

在依法治国方面刘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基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基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在遥远的大明朝时代,有一位被民间传颂为"神人"的伟人,刘伯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学家,堪称大明朝的元勋。刘伯温出生于公元1311年,他的家世显赫,拥有优越的教育资源,这为他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少时,刘伯温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酷爱读书,努力汲取智慧的养分。然而,当他步入元明宗至顺年间的官场时,面对黑暗的元政府,他发现自己难以施展才华,屡屡受到挫折。这令他感到沮丧,最终选择了隐居山林,背负起文化使命。

回到故乡青田后,刘伯温专心著书,他的文字充满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政治主张。他的杰作《郁离子》记录着他的政治理念,这本书也因此传世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然而,命运的转折在公元1360年发生了。当时,大明朝正面临内忧外患,乱世风云,朱元璋悬壶济世,希望能找到一位智者来辅佐他建立一个大明王朝。于是,朱元璋三次前来刘伯温的隐居地,请求他出山辅佐国家。

刘伯温答应了,但他给朱元璋的见面礼却不是珍宝财宝,而是一篇博大精深的政治建议,称为“隆中对”。这封建议信深刻分析了当时的政局和局势,提出了逐个击破的策略,以对抗当时的两位枭雄,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一建议,宛如一道明亮的星光划破了乌云密布的天空,指引朱元璋走向了崭新的未来。

刘伯温的智慧和见识,不仅为大明朝开创了新纪元,也铸就了他不朽的传奇。他是那个动荡时代的明灯,永远熠熠生辉,成为大明朝的真正神人。

在大明朝的历史长卷上,有一幅令人永生难忘的画面,那是关于刘伯温的传奇。这位被誉为"神人"的开国功臣,成为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的智囊,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鄱阳湖畔,一片湛蓝湖水映照着朱、陈两军在湖面上展开的生死搏杀。朱元璋坐在一艘华丽的战船上,风华绝代,身旁侍立着刘伯温,那位已成为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战鼓声威,刀枪交击,湖水泛起波澜,正是生死关头。

朱元璋的双眼紧盯着敌军,心中忐忑。突然,刘伯温大喝一声,瞬间将朱元璋拖到了另一只船上,如行云流水,无声无息。朱元璋疑惑不已,尚未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一枚巨大的炮弹呼啸而至,炸毁了他原本所在的华贵战船,溅起的火花如夜空中的烟火,惊得陈友谅及其部下欢呼雀跃,以为胜券在握。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刘伯温的谋略。刘伯温的眼中闪烁着一抹狡黠的笑意,他早已洞悉敌人的计划。将朱元璋转移到另一艘普通的小船上,才是他的精心策划。这一招,既挫敌人的锐气,又保住了朱元璋的性命,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来扭转战局。

接下来,刘伯温提出分兵拒守湖口,并与陈友谅的军队约定在金木相克的那一天进行决战。这个战略巧妙地利用了军事和占星术,最终,大意的陈友谅在那场决战中英勇牺牲。陈友谅的死开启了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战的辉煌征程。

刘伯温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智谋,还为朱元璋提出了重要的政治建议,推动着大明朝的建立。他建议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立为大明皇帝,以争取民心。最终,他参与了灭元的计划,并亲自领导实施,统筹全局,为大明朝的兴起贡献了无可估量的智慧和勇气。刘伯温就如同那支为大明朝指引方向的群星,坚韧不拔,为大明王朝的繁荣辉煌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这段历史,不仅是大明朝的传奇,更是一幅关于智慧和毅力的壮丽画卷。

大明王朝建立后,国家安定,但刘伯温并未懈怠,他不仅以高瞻远瞩的眼光,也以仁政智慧继续为朱元璋献计献策。这位被尊称为"神人"的智者,给大明王朝留下了不朽的遗产。

首先,刘伯温提出了施行德政的建议。他时刻牵挂着朱元璋的仁爱之心,力劝朝廷不要沉湎于杀戮,而要采取更温和的方式处理犯罪分子。他认为,过多的血腥行径只会引发仇恨,而仁爱之举才能赢得人心,使国家更加稳固。

其次,他鼓励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以强化皇帝对军队的控制,确立中央集权。这一措施为大明王朝的稳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国家政治更有秩序和效率。

不止如此,刘伯温还主持制定了《大明律》,旨在教化民众,让他们明白国法的重要性。他明白,一个法制严明的国家才能持久繁荣,所以他将自己的智慧注入这部律法,为大明朝的法制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然而,刘伯温的道路并不平坦。与他并肩辅佐朱元璋的左丞相李善长,曾是亲如兄弟的朋友,却因一桩案件而水火不容。李善长为了保护自己亲信的利益,请求刘伯温默许对一位犯罪的官员放宽处理。然而,刘伯温坚守法律的原则,将此事坦诚地呈报给了朱元璋,结果导致了那名官员的严惩。

这一决定不仅使刘伯温与李善长翻脸,也在宫廷内掀起了风波。两位昔日的盟友,因法律和原则而分道扬镳,这个故事成为大明宫廷内最轰动的谜题,也使人们见识到了刘伯温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无法妥协的原则。这是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也是大明朝充满传奇的历史中的一个精彩篇章。

智历史言

导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这广为流传的说法之中,隐隐可以觉察到,刘伯温在后世人心中的分量,似乎要比诸葛亮更胜一筹。只因刘伯温精于象纬之学,博古通今,能掐会算,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千古名相诸葛亮,也有人说,刘伯温是诸葛亮转世,只为完成一统天下的夙愿。当然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但是却真真切切地反映出,人们对刘伯温的敬仰之情。那么,在朱元璋身边建立了不世之功的刘伯温,为何在开国不久后就被毒杀了呢?只因刘伯温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终究没能逃出成为朱元璋“棋子”的命运,在朱元璋的这盘大棋之中,更成为了一枚弃子!

至正十九年,彼时朱元璋还在创业阶段,听闻刘伯温与宋濂之名,求贤若渴,以礼相待。刘伯温来到了朱元璋阵营,他也没让朱元璋失望,无论是灭张士诚,还是打败程友亮,都离不开刘伯温的鼎立相助,乃至北伐中原,刘伯温也是重要谋划人之一。刘伯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居则每匡治道,动则仰观乾象。察列宿之经纬,验日月之休光。发踪指示,三军往无不克”,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出谋献策,俨然被朱元璋说成了刘伯温的推衍之功。在神话刘伯温这方面,朱元璋不遗余力,在他的多篇诏诰之中皆有提及。通过朱元璋的多番粉饰之下,刘伯温可以通过掐算,使朱元璋的军队趋吉避凶、战无不胜,还多次救了朱元璋的命,正是因为有刘伯温这样的“神人”在,朱元璋才能顺利开国,建立大明朝。

刘伯温就这样从一位功勋卓越的开国功勋,被朱元璋神话成了一位能掐会算的“神人”了。到了此时,刘伯温与诸葛亮有了很大不同,诸葛亮自始至终都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贤士,而刘伯温已经成为了上天指派给朱元璋的一位“神人”。

朱元璋之所以推崇刘伯温,神话刘伯温,是因为他想天下人知道,上天派遣刘伯温这样的“神人”来辅佐他,正是因为他是天选之子,是上天选定的真龙天子,而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则是奉天承运的王朝,上顺天意,下顺民心,众望所归。朱元璋这样的做法,真正的目的就是利用当时的百姓封建迷信心理,利用刘伯温这枚棋子,成为大明的第一块奠基石,来巩固他的大明江山。

朱元璋能够顺利开国,离不开他的那些淮西兄弟们。当年朱元璋参加义军,因为郭子兴的赏识而得到发展,郭子兴起义军的地盘在濠州城,后来又占据了滁州、和州等地,朱元璋最初创业的队伍内,几乎都是淮人。这群人能征善战,为朱元璋效死力,是大明朝开国前的中坚力量。

朱元璋开国之后,这些昔日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兄弟们,如今都成为了开国功勋,在大明朝的地位今非昔比,贵不可言。只是盛世与乱世截然不同,曾经让朱元璋引以为傲的淮西兄弟们,如今在大明朝却成了极难处理的骄兵悍将。他们上战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为官治国却并不擅长,反而依仗自己开国的功勋,为非作歹,败坏朝纲,成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李善长、徐达、汤和、陆仲亨、曹震、郑遇春、周德兴、郭英等等数十人,都是凤阳人,他们不仅是大明朝的开国勋贵,更是朱元璋的老乡,加之其他的淮西勋贵,全部以李善长为首,组成了一个淮西人的团体,他们几乎霸占了朝堂,并且对外部其他人员进行排挤,对大明朝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淮西人对朱元璋开国居功至伟,朱元璋自然不能做出对他们不利的事情来,否则可能会动摇国家的根本。但是这群淮西的“骄兵悍将”不解决,则大明朝恐怕也难保江山永固。就在朱元璋冥思苦想解决办法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一个人,他就是刘伯温。

朱元璋杀人从不手软,但是朱元璋驭人则更加厉害。淮西勋贵必须处理,但是他朱元璋不能处理,于是朱元璋开始对此布局。

洪武三年,诸位开国功臣翘首以盼的册封终于开始了。朱元璋大封群臣,论功行赏,李善长毫不意外地被封为韩国公,年俸四千石;但是朱元璋分给刘伯温的爵位却大有深意,他仅仅被封为了诚意伯,年俸也只有可怜的二百四十石。多少年来,同为朱元璋左膀右臂的二人,开国后待遇却相去甚远,刘伯温得罪了谁呢?

刘伯温没有得罪谁,朱元璋如此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降低刘伯温在朝中的威信和地位,一个是以此来对淮西勋贵示好,通过李善长与刘伯温的对比,来表达出“上位与淮西人更近”的信息。而且,李善长被任命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丞相,统领百官。刘伯温则被朱元璋安排到御史台当一位二把手,任职御史中丞。御史台主司监察百官、典正法度,看似风光无限,实权在握,实际上却是一个朱元璋为刘伯温挖的一个坑,因为明处看刘伯温是“监察百官”,但是敢于在明朝初期无视纲纪律令的人,几乎都是开国勋贵、骄兵悍将们。所以,朱元璋安排刘伯温任职御史台,就是希望由他来出面,收拾收拾他自己无法收拾的淮西勋贵们。

刘伯温素来刚直,职责所在,则丝毫不顾及人情世故。即便是中书都事李彬贪赃枉法,李善长求情,他也丝毫不给面子,直接请旨后将李彬处死了,也因此得罪了李善长。由这件事情不难看出,刘伯温在御史台期间,虽然有效整治了淮西勋贵们,但是他也深深地得罪了淮西勋贵,自然也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

朱元璋曾经与刘伯温有一次重要的谈话,他问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谁更适合做丞相?刘伯温秉承着刚直的品质,直言三人皆不合适,并且一一说明了三人的优劣之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这一次重要谈话内容,却被三位当事人都知道了。杨宪与汪广洋并没说什么,但是胡惟庸却怀恨在心,因为他身为淮西人,对刘伯温本就敌视,加之对他仕途的阻拦,自然引得胡惟庸对刘伯温产生了浓浓的恨意。

刘伯温被朱元璋劝归,回到青田居住期间,曾上书建议在淡洋设立巡检司,却在这个时候正巧有逃兵在这里造反。此时身为中书省左丞的胡惟庸,敏锐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捏造了淡洋拥有“王气”,刘伯温想要此地,图谋不轨,却不想激起百姓反抗的事件,想用“谋逆”的罪名弄死刘伯温。朱元璋相信了胡惟庸的话,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吓得刘伯温赶紧赶往京城,再不敢在青田停留片刻,以此来安朱元璋的心,不敢做任何申辩,只是一味的自责。

洪武八年,刘伯温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朱元璋表示对刘伯温的关心,亲自派人去给刘伯温送药。君臣之间感情深厚,朱元璋派人送药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朱元璋派的这个人,却大有深意。朱元璋派去送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与刘伯温势同水火的胡惟庸。胡惟庸对刘伯温不满,满朝文武谁人不知?朱元璋自然更加了解,在胡惟庸送药之后两个月,刘伯温病情加重,因此返回家乡青田,不久后就与世长辞了。

直到洪武十三年,御史中丞涂节揭发检举胡惟庸谋反,这个时候,胡惟庸在给刘伯温送药的时候,逼迫大夫下了毒的事情,才大白于天下,朱元璋将胡惟庸等人尽数处置了。至洪武二十三,胡惟庸案彻底结束之时,李善长、陆仲亨等开国功勋伏诛,淮西勋贵的麻烦也就基本处理完毕了。

朱元璋为了对付在明初造成大麻烦的淮西勋贵们,他无法直接动手处置他们,害怕激起兵变,于是将刘伯温放到他们的对立面制约他们,最终又将刘伯温的性命交给了当时的淮西新一代领袖胡惟庸手中,平息他们的愤怒。

等到胡惟庸谋反事发之时,再揭露胡惟庸毒杀刘伯温的罪行,对其进行大力整治,平息“浙东官员”的怒气,又在随后处置胡惟庸案中,去除掉淮西勋贵、骄兵悍将之患,对其余非涉案人员进行了震慑作用。无论是神话刘伯温,还是任命其为御史中丞,甚至是封诚意伯,最后夺取俸禄,乃至其中毒身亡,皆在朱元璋的棋局之中。

刘伯温,那位伟大的“神人”,曾一度辉煌无限,但命运的波折也如影随形,演绎出一段令人唏嘘的结局。

在宫廷斗争中,他与左丞相李善长之间的矛盾激化,成为一把火苗,难以扑灭。李善长不断寻找刘伯温的刺,而刘伯温也感到前途险恶,于是以身体羌有羌病为由,毅然辞去了官职,回归故里。

刘伯温回到老家,选择了“闭关”的生活方式,拒绝外界打扰。当地的知县多次前来拜访,却都遭到刘伯温的拒绝。只有当一名化装成普通百姓的知县与他交谈时,刘伯温才露面。然而,一旦知县揭示自己的真实身份,刘伯温立刻惊恐失色,自谦自贱地表明自己的身份,礼送知县离开,再不见踪影。

虽然刘伯温退隐山林,却难以摆脱纷争。李善长的亲信胡惟庸等人发动强烈的反击,致使朱元璋下令剥夺刘伯温的俸禄。不久后,朱元璋升拜胡惟庸为宰相,这一消息使刘伯温倍感忧虑和愤怒。他的健康开始急剧下滑,病痛折磨着他,而心头的郁结使他无法平静。

终于,在洪武八年的三月,朱元璋派人将他送回老家,刘伯温病重不久离世,年仅65岁。传闻说,他中了胡惟庸下的毒。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如一出戏剧,注定了这位伟大的“神人”在世界的舞台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然而,正义终将得以伸张。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之罪被朱元璋诛杀,这个故事最终让人明白了善恶有报的法则。刘伯温虽已离世,但他的遗志和智慧在后人心中熠熠生辉,成为大明王朝历史中永不磨灭的光芒。

刘基是元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大家,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刘基为晚明讽刺小品的勃兴也起了先导作用,重视文学之于社会的能动作用,其经世致用的文学思想对于扫荡元季文坛纤弱之风,为明初新一代文风之振起,在理论上起了开道的作用。

刘基以诗议政,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参政意识和批判精神,其所议论的范围包括元季至正年间吏治、军政等种种社会弊端。从诗歌的渊源角度考察,以诗议政,客观上承续宋人“以议论为诗”之传统,主观上则因其固有的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使然。诗作情、理兼具,既有社会认识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

刘基将词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工具,题材广泛,内容丰厚,艺术上长于兴寄,长于铺叙,且善于用典。描景状物秀丽入神,造语精工典雅,词风以婉丽为主。

刘基的寓言文学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还阐明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伦理、道德等观点,还表现了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家族

七世祖:刘延庆,北宋末年累官至镇海军节度使。靖康之难时阵亡。

六世祖:刘光世,刘延庆次子,官至太师,封杨国公。死后追封鄜王,谥号“武僖”。

曾祖:刘濠,曾任宋代翰林掌书,义救反元义士林融等。

祖父:刘庭魂,涉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等学问,曾任元朝太学上舍。

父亲:刘炝,官任遂昌教谕[6]。

配偶

原配:富氏,封永嘉郡夫人。

继室:陈氏,生刘琏、刘璟。

继室:章氏,为朱元璋所赐。生二女,适吴彪、沈安。

后代

长子:刘琏,生于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

次子:刘璟,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少年通经,才学过人,明太祖念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叶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机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后因对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长孙:刘廌,明太祖时袭封为第二代诚意伯。

八世孙:刘瑜,明孝宗时授处州卫指挥使。明世宗时续封为第三代诚意伯。

伯爵世系

刘基于明太祖时受封诚意伯,至其孙刘廌袭爵时,因罪夺爵流放。明世宗时刘基八世孙刘瑜以功臣后续封,获得诰券。

伯爵世系

第一代:刘基,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允许世袭。洪武八年(1375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文成”。

第二代:刘廌,刘基之孙,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袭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削爵戍边,后赦还。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去世。

第三代:刘瑜,刘廌六世孙,嘉靖十一年(1532年)续封,仍予世袭。嘉靖二十年(1541年)去世。

第四代:刘世延,刘瑜之孙,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袭爵,后削爵。隆庆二年(1568年)复爵。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去世。

第五代:刘荩臣,刘世延之孙,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袭爵。天启二年(1621年)去世。

第六代:刘孔昭,刘荩臣之子,天启三年(1623年)袭爵。南明时晋封诚意侯。其余事迹不详。

轶事典故

刘基对于书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曾经在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一家书店中翻阅一本天文书,翻过一遍后竟然立即能背出来,书店的主人便要将书送给他,他却说:“书已经在我的胸中了,要书何用?”

刘基故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旧属青田县),刘基上五代均住此。

刘基故居为五开间。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由此可见刘基当时住房的简陋。

刘基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刘伯温是历史上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现留下一批明清建筑,诸如刘基庙、参政公祠、忠节公祠、盘古亭、辞岭亭、武阳亭、刘基故居及刘基墓等。

人物评价

揭傒斯:此魏征之流而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8]

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元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韩杜,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

《明史》:“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4]

《明史》:“基、濂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而基则运筹帷幄,濂则从容辅导,于开国之初,敷陈王道,忠诚恪慎,卓哉佐命臣也。至溢之宣力封疆,琛之致命遂志,宏才大节,建竖伟然,洵不负弓旌之德意矣。”

蔡元培:“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奥野纯:“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风水,这个听起来既神秘又玄妙的词汇,总是让人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在古代,风水学被视为一门至高无上的学问,它关乎着人们的命运与福祉。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一本风水学的经典之作——《刘伯温廿四山砂水秘诀》。这本书,可是风水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宝典哦!

刘伯温在《廿四山砂水秘诀》中,首先提到了罗天大退与杨公十四进神的概念。罗天大退,简单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一种“退避”之道,告诉我们在某些时刻,应该收敛锋芒,避免冲突。而杨公十四进神,则是指导我们如何在合适的时机,积极进取,争取最大的成功。这两个概念,一退一进,相得益彰,教会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把握时机,进退有度。

廿四山来龙结穴的奥秘

廿四山,是风水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二十四个方位。刘伯温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廿四山来龙结穴的奥秘。来龙,即山脉的走势;结穴,则是山脉中聚气藏风的地方。通过观察廿四山的来龙结穴,我们可以判断一个地方的吉凶祸福,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居住地或墓地。这一智慧,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四路救贫黄泉与曜煞例的揭秘

在《廿四山砂水秘诀》中,刘伯温还提到了四路救贫黄泉与曜煞例。四路救贫黄泉,是指四种能够带来财富和福气的水流方向。而曜煞例,则是关于如何避免煞气(即不吉之气)的侵害。这两个概念,一吉一凶,教会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趋吉避凶,寻求最大的幸福和安宁。

罗天大进日时与放门路、放水路的智慧

除了上述概念外,刘伯温还为我们揭示了罗天大进日时与放门路、放水路的智慧。罗天大进日时,是指一些特别吉利的时刻,适合进行重要的活动。而放门路和放水路,则是关于如何布局道路和水流,以达到最佳的风水效果。这些智慧,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精准把握,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福生日与十四进神之水的宜来

在《廿四山砂水秘诀》的最后部分,刘伯温还提到了福生日与十四进神之水的宜来。福生日,即一个人的幸运日;而十四进神之水,则是指能够带来好运和成功的水流。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福生日和布局十四进神之水,我们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成功。这一智慧,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也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觉得有些抽象。不过别担心,刘伯温在书中可是给出了不少实例哦!比如,他通过分析不同地域的山水布局,得出了哪些地方适合居住、哪些地方适合安葬的结论。这些实例,不仅验证了风水学的科学性,也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廿四山砂水秘诀》的智慧。

这中国历史上,有两位最神秘的牛人——三国的诸葛亮和明初的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更是成了两人的座右铭。下面,就来看一下刘伯温的“神算”轶事。

刘伯温才华出众。他成人后最开始选择在远朝为官,但因为元廷政府过于腐败,他前后三次辞官后归隐山林,后来朱元璋把他请下山,刘伯温于是潜心辅佐朱元璋,他的满腹经纶得到了充分发挥,帮他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这两位枭雄,再后来消灭元朝势力,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因为功绩,刘伯温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也”。而刘伯温不但谋略出众,算无遗策,还而且还精通天象谶纬之学,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其成名之作《烧饼歌》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刘伯温最神的其实不是《烧饼歌》,而是一次“救朱元璋于必死”。这件事记载于《明史·刘基传》,原文是这样的:“与友谅大战鄱阳蝴,一日数十接。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忽跃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仓卒徙别舸,坐未定,飞礮击旧所御舟立碎。”

翻译成白话就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两军大战于鄱阳湖,一日交战数十次。太祖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战,刘基在身旁随侍。忽然,刘基跃起大声呼叫,催促朱元璋赶紧转移到别的船上。朱元璋仓促转移到别船,还未坐定,只见,一个飞炮把原来的船击了个粉碎。

这件事简直太神奇了,后人也因此产生疑问:刘伯温是怎么知道飞炮要打过来的?难道他拥有末卜先知的本领。

无独有偶,刘伯温临死时对身后事的预测也令人叹服。

公元1375年5月16日,刘伯温临死前,给长子刘链和次子刘璟的遗言是18个字:“吾家封爵当中绝,然至五世后,应得武职,从兹可传继矣。”

刘链和刘璟一听急忙问:“孩儿该如何自保?”刘伯温强挣着说了最后的11个字:刘家后代切不可再学神算。

也就是说刘伯温临死前嘱咐孩子们不要学神算。而两个儿子当然牢记在心,安安心心的当他们的官,但最后仍难生死劫。

长子刘链任江西参政,他有父亲刘伯温一样的谋略,为人也象刘伯温一样耿直,不想附炎趋势,想归隐山林,又没有得到猜忌心重的朱元璋的批准。而胡惟庸权势熏天,拉帮结派、欺上瞒下,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胡惟庸害死刘伯温后,自然容不下他的儿子,最终刘链在父亲去世后的第四年头就被胡惟庸逼死了。

刘链死后,朱元璋想让刘链的弟弟刘璟承袭“诚意伯”爵位,刘璟谦让地说:哥哥有个儿子叫刘廌,让我侄子继承爵位吧。于是朱元璋让刘链的儿子承袭了爵位。

刘伯温死后的第23年,朱元璋也死了,随之“靖难之役”爆发了。

经过四年的内力大比拼,燕王朱棣打败了准皇帝——侄子朱允文,朱棣篡位成功,成了明成祖。

朱棣上位后,召刘璟进宫辅佐他,结果不识时务的刘璟假托有病拒不奉诏。朱棣只好强行把他捉进了宫。刘璟像他父亲一样耿直,进宫后说了这样一句话石破天惊的话: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意思是朱棣千秋万代,都将会背负篡位自立的恶名。

朱棣大怒之下,处死了刘璟。

刘伯温临死前预言的子孙后代的命运却很灵验。他说:“吾家封爵当中绝,然至五世后,应得武职,从兹可传继矣”。

而刘链的儿子刘廌承袭了“诚意伯”爵位后,因得罪了权贵被革除了爵位。刘家的爵位就此“绝断”。

但刘氏子弟并没有因此“绝断”,到了刘家第五代时,也就是明朝弘治年间,时来运转。当时的明孝宗朱佑樘因为感念刘伯温的功勋,下圣旨命人查找刘伯温的后代。于是刘伯温的五世嫡孙很快从“囚犯”演变成了“高官”,并且封为“诚意伯”的爵位。

这正应了刘伯温的那句“然至五世后,应得武职,从兹可传继矣”的谶语。

参考资料

[1]

刘基浙江图书馆历代名人图像细览(引用日期 2023-06-25)

[2]

历史上的今天——1311年7月1日,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刘伯温出生搜狐(引用日期 2022-03-09)

[3]

刘基学习强国(引用日期 2023-10-20)

[4]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2014-01-15)

[5]

元明之际的浙学走向——以刘基的理学思想为例知网(引用日期 2021-04-26)

0 阅读:0

艾芸阅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