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炒股的那点事:谬误和编造齐飞,野史和故事遍地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7-31 05:39:01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谬误和编造齐飞,野史和故事遍地

在蒋介石的早年生涯中,他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经历经常被人当成黑历史大肆嘲笑。可是对此大发谬论的历史创造者们几乎没有一个人搞清楚过来龙去脉,基本都是把段子和野史故事当成了事实。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真实故事:

话说1916年初,28岁的革命青年蒋介石和他的“人生导师”陈其美,拿着日本人借给孙中山的七十万美元巨款,在上海法租界青帮老大黄金荣的保护 下,试图再度在上海建立中华革命军,对抗已经称帝的袁世凯。

结果没过多久,就来了一群杀手冲进陈其美的办公室,乱枪打死了陈其美和他的卫士。蒋介石的满腔雄心付之东流。

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在这一年的6月6日,袁世凯居然病死了。。。

中国当时最大的政治危机就此解除,而孙中山也带着他年轻的夫人从日本回到了上海,定居上海法租界莫里哀路26号。在后来的两年里,孙中山和他的核心追随者都居住在法租界里,彼此互相照应。

蒋介石和母亲王采玉

而蒋介石从这时刻开始,就开始为国民党党奔走各方,接二连三地为一个又一个的起事计划忙碌不休。1917年9月,他向孙中山提交了一份进攻北京、统一全国的军事计划——蒋介石称之为“北伐计划”。

也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孙中山将蒋介石那些难得的优点全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比如坚韧不拔、忠心耿耿、屡败屡战和始终不曾动摇的,追随孙中山继续革命的信念。

袁世凯死了以后,中国的政治陷入了一片混乱,各路军阀在北京接二连三地上演着政变的闹剧。1918年,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集体逃往广州,和孙中山联手发动了“护法运动”,成立临时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听起来挺威风,实际上嘛,尽管有个显赫的头衔,孙大元帅仍旧是个光杆司令——兵马全都是广东和云南的军阀的,其中就包括了那位粤军总司令陈炯明。

不仅军事方面毫无实力,就连在广州新成立的派系林立的联合政府里,孙中山也没有绝对权威——1918年3月,孙中山辞职返回了上海。蒋介石虽然仍然留在支持孙中山的粤军里面,但是因为脾气暴躁,总是和那些人处不好关系,于是反反复复地辞职,就任,再辞职,再赴任。

回到上海的孙中山此时在做什么呢?答案是在搞钱——多年革命生涯中,这位“国父”手头从来就没有宽裕过,日本和德国都分别向他提供过巨款和军火——没钱没粮,凭什么拉起大旗起事啊?

早在1916年12月,孙中山就接受了日本“友人”的建议,决定和长期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神户航运业巨头三上丰夷共同在上海开办交易所,企图通过证券交易来赚上一大笔钱,资助革命事业。

12月5日,戴季陶出面和三上的代表中岛行一草签了个合同,双方约定,共同出资500万元上海通用银元,日方提供250万元,作为无息贷款。盈利部分日方拿走80%,中方拿走20%,同时要聘请日本财团推选的专业人员作为顾问,双方协商处理一切事务。

最后在商议好的合同上签字的有:孙中山、虞洽卿、戴季陶等11人。

1917年1月22日,孙中山领头,虞洽卿、张静江、戴季陶等8人附议,向北京农商部提出申请,成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孙中山向北京政府申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呈文。

在呈文中,中山先生声称:“交易所之组织,则以证券交易、物品交易二者同时经营为最有益于上海市场,尤能助中国一盘实业之发展。”

这个雄心勃勃的被上海报纸称为“孙文垄断上海市面之大计划”的方案很快就被批准了,业务范围有证券、金银、毛皮、棉纱、对外贸易等七大项内容。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的向前推进着,就在这些国民党支持者打算大显身手的时候,北京又双叒政变了——这次闹事的督军叫做张勋,人称“辫子将军”,他居然又让废帝溥仪登基了——史称“张勋复辟”。

这个举动简直就是往如同泥坑的民国政坛扔了颗炸弹,举国上下一片哗然,上海顿时市面恐慌,银根紧缩,借贷利率一飞冲天,所有商业活动停顿。

孙文的大计划只好就此搁浅。

这一拖,就到了1918年,张静江、戴季陶和蒋介石开始重新操办这件事,又重新吸收了一批上海商界人士共同筹办。还没等他们议论出个章程,日本人等不及了:1918年3月,他们在上海率先成立了引所(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企图操控把持上海经济,经营的内容有证券、棉花、棉纱等等。

7月份,虞洽卿再次向北洋政府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然后,意外又不期而至——这回纯属窝里斗,原来筹办的上海商业大佬独自或者合伙,搞出来了一个上海金业交易所和一个证券交易所——随后一通扯皮,申诉,就折腾到1920年了。

几经波折,直到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终于在总商会成功创立了。虞洽卿当了理事长,但是直到7月1日才开始营业。

有人估计着急了,说了这么半天,怎么蒋介石还没有出场啊?别急别急,主角这就登场了。

商海沉浮记

大部分的蒋介石传记中,他这段经历往往都是一笔带过,或者干脆不提,一是因为时间短,二来嘛,蒋介石本人也没有专心做经纪人,大部分生意都是交给了其他人打理,他自己是广东上海两头跑,直到1920年4月,因为和陈炯明不和,才真正回到上海。

蒋介石和张群在日本求学期间的照片

一到上海,他就和陈果夫合作,打算成立一个友爱公司。这位陈果夫是陈其美的大侄子,在1919年那会儿,借了蒋介石1000多两银子,炒了把外汇,三个礼拜就挣了600多两银子——在蒋介石身边的一群革命党里面,这已经算得上是难得的“金融奇才”了。

不过呢,公司还没有成立,就碰上了国际金融风波,国际银价大跌,上海市场也不例外,第一次经商就遇到这么大挫折,加上他的家庭生活也同样出现矛盾,蒋介石就干脆离开上海,“寄情于山水之间”去了。(注1)

跑到普陀山转了一大圈回来后,蒋介石马上就拉着张静江、朱守梅、周骏彦、赵林士等人四处筹备,到处借款,成立了茂新公司打算“炒股”。陈果夫当上了职业经理人。

这个新成立的公司立刻成为了蒋介石的心头肉,一连几天的日记里,全是关于公司的各种记载:

比如,1920年7月5日:“今日为组织茂新公司及买卖股票事,颇费苦思,终宵不能成寐。”

1920年7月6日:“晚在寓商议茂新公司组织法。”

1920年7月7日:“赴茂新公司。”

这家新公司规模不大,资本薄弱,本钱一共就3000来块。开局不利,第一天就亏了170多块钱;而他自己也没有盯着炒股票的业务,反而将其委托给了奉化同乡朱守梅。这位朱先生的经商经验和蒋先生半斤八两,同属新嫩菜鸟级别。

朱守梅在证券物品交易所股票刚刚发行的时候不买,第二天和第三天价格逐渐上涨时还是不动,到了第三天涨到最高的42元一股时才突然如梦方醒,大量买入(幸亏本钱少,买的不多);蒋介石得知后,气得捶胸顿足,大骂“没做过生意的(朱守梅)太不可靠了”。

没多久,陈果夫也找了过来,惊怒交加,“凄咽含泪直诉”——蒋介石一边安慰陈果夫,一边在心里鄙夷,觉得他“胆量甚薄,难当大事”。

雪上加霜的是,没过几天,股票价格大跌,一下子,他们就亏了7000多块钱。此时蒋介石已经在孙中山的催促下返回了福建前线,接到陈果夫的电报后,他在日记里痛骂朱、陈二人,同时又安慰自己:果然算命的说的对,自己在6月份运势不佳。

不过初期的经营失利后,伴随着大市高涨,茂新号的生意逐渐兴隆。股本金从最初的3000块,逐渐变成了30000块,生意最差的时候一天都能挣30块,最好的时候一天居然能够挣到2000块,生意兴隆可见一斑。

蒋介石并没有什么时间去盯紧股市。当他雄心勃勃地打算在商场上大干一场时,粤桂战争愈发激烈,1920年9月30日,孙中山派他出任粤军第二军参谋长,这可是蒋介石从来没有担当过的高级职务。

在日本陆军炮兵团实习的蒋介石

虽然战场上推进顺利,但是再次和陈炯明意见不和的蒋介石又回到了上海,这次,他和张静江等17人合作,成立了新公司恒泰号——直到年底,新公司都在继续亏本。

新公司经营不佳,蒋介石也无计可施,到了1921年1月,在孙中山的一再催促下,他离开奉化,赶赴广州;不久,还是因为和陈炯明闹意见,又回家了——这好像都是第四次了吧?!

4月份,新公司的经营已经焦头烂额,濒临倒闭,仕途和商业两不顺,让蒋介石担心焦急,脾气暴躁不堪。然而,命运很快就送上一份大礼:股票价格持续上涨,最后在5月5日涨到了一股124块钱。

另外一边,粤桂战争形势也是一片大好,桂军虽然一度攻入广东,却很快就被打得阵脚大乱,没多久,粤军和广州政府就正式控制了广西所有的大城市。五月四日,孙中山复任总统,认为发动北伐、统一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蒋介石又被召集到前线去了。

屁股还没有坐热,蒋介石又离开了:母亲病重,他只好赶回老家。

这短短两年里,未来的蒋委员长还真是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路上奔波。其余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在打仗,所剩无几的时间,就是投入到商号的创建中去了。

来的容易去的快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半年,就挣了50多万白花花的银子。于是乎,上海各行各业都红了眼,上了头,纷纷组建自己的交易所,短短1年时间,上海就成立了大小交易所140余家,额定资本金高达一亿八千万元。

1921年5月31日,戴季陶、张静江和蒋介石等人又成立了第三家经纪人营业所——利源号;熬过了初期的低迷后,伴随着上海股票市场进入黄金期,利源号自是大发横财;就连最初成立的茂新号,也挣了不少。

除了这三个经纪人营业所,蒋介石还投资了新丰号、鼎新号两家,和后来以讹传讹不同的是,蒋介石投资的营业所不少,但是他在每家都是小股东,而且还不参与具体经营。

盛极必衰,更何况上海股票市场的繁荣本身就是畸形发展的产物,当时国内的商业并不发达,这么多同质化交易所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所有交易所的营业额都在大幅下降,交易资金严重不足,最后只能倒闭了事。

从1921年8月开始,上海的交易所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陈果夫还是有一定商业头脑的,见势不妙的他告诉蒋介石,打算10月初就停止茂新号的买卖,将家人迁回湖州老家。果不其然,到了11月份,上海就有38家交易所歇业。到了12月份,几乎每天都要歇业的。

到了1922年3月,全上海就只剩下12家还在营业的交易所了。4月8日,江苏督军和省长更是直接下达了“死刑”令:

未经领照各交易所,一律解散;已领照者,劝令改营他业。

至于张静江和戴季陶大炒特炒股票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早在2月底就倒闭了。

倒闭原因众人说法不一,张静江和戴季陶牵扯颇深——这次风潮,让蒋介石大败亏输,不仅原来挣到的全贴了进去,还欠下了交易所一大堆欠债。

交易所破产后,蒋介石生活一度非常窘迫,就连给蒋经国交15块钱的衣服费用都掏不出来;后来被债主追讨2500块欠债,还是孙中山帮他掏的钱。

至于其他二十余万的债务,则通过友人出面调停而一笔勾销。

关于此事,最富戏剧性的说法就是:

青帮首脑黄金荣邀请了蒋介石的“五十多名债主”来吃饭。在席上,请他们把这位青年军官的欠债记到他的头上。跟据黄金荣的说法,来宾看在他的面子上, 都情愿一笔勾销,因此蒋介石拜在他门下当“徒弟”。。。云云。

这种说法,是黄金荣在上海解放后接受访谈时提到的,至于是否属实,其实都不重要了。

当年4月,蒋介石返回老家。6月15日,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孙中山被迫连夜逃出广州,仓皇间乘坐炮舰“永丰舰”驶向黄埔。同时向溪口的蒋介石发出电报:“事紧急、盼速来”。

蒋介石当即匆匆赶到上海,找到后来当上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洽卿,借了六万银元巨款,然后带着这笔巨款搭船先到达香港,再租了一艘小艇沿珠江而上。

1922年6月29日,蒋介石登上泊靠在黄埔的“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也就此迎来了他事业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8月16日,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派,率领代表团访问苏联。

1924年6月,蒋介石陪同孙中山登上主席台,主持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

注1:1920年初,蒋介石的情妇姚冶诚带着他认养的一个三岁养子回到了溪口老家,这个养子是蒋的好友戴季陶和他的日本情妇生下的私生子——蒋介石给他起名“蒋纬国”。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5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