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潭寺的老饕们一直在疯传一家神店——"李鸭子"。这名字喊得直接、朴实,一点都不豪华,可店里那几道招牌菜,硬是把我的味蕾炸得外酥里嫩。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杀过去,还没进门就被那股子混合着花椒、豆瓣和油炸香气……的热浪撞个满怀,门里门外人山人海,果然名不虚传,火得要把吃货点燃!

李鸭子同乐饭店
这家叫“李鸭子.同乐饭店”的馆子两层楼座无虚席,几十张桌子全满,高峰期连炒菜都不接单——这阵仗,成都怕是找不到第二家!食客们甘愿排队等位,就为那一口地道的脆皮鱼、热窝鸡和卤鸭子……老板懂不起饥饿营销,纯粹是生意好到忙不过来。想吃?要么赶早,要么耐心等待,但绝对值得——毕竟能让吃货心甘情愿等的店,必定有真本事!

饭店堂子
“同乐饭店”的卤鸭子,一口含下去就晓得是老手艺!鸭子卤得油亮金黄,皮肉紧实却不柴,咬开瞬间卤香四溢,咸鲜中带着微微回甜。老卤汁的功力全在里头——无数种香料慢熬细煨,浸得鸭肉从骨子里透出醇厚浓香。即便蘸点平常的海椒面,也香得霸道非常,每天限量供应,去晚了只能闻着香味干瞪眼。龙潭寺的老饕都说:“这鸭子,下酒能喝半斤,空口能吃半只!”

李鸭子
糖醋脆皮鱼"。是将一条斤把左右的鲤鱼(或者草鱼),改刀成牡丹花状,炸得金黄酥脆,浇上红亮浓稠的糖醋汁,撒上葱丝和红椒丝,造型活像一条腾跃龙门的金鲤。夹一块送入口中,先是听到"咔嚓"一声脆响,接着是鱼肉嫩滑的触感,最后是酸甜微辣的复合滋味在舌尖炸开。最绝的是那层脆皮,薄如蝉翼却坚挺不塌,据说秘诀在于抹红薯淀粉时要里外均匀,还要经过两次不同油温的炸制。同桌的老饕连鱼骨头都吃得干干净净,边吃边感叹:"这脆皮鱼,比那些大酒店做的还讲究!"

脆皮鱼
"姜汁热窝鸡"是道怀旧川菜,现在能做地道的店不多了。李鸭子家的版本用的是熟鸡块,配葱节,用老姜粒、醋和家常豆瓣调出浓郁酱汁。鸡肉吸饱了姜醋的香气,酸中带辣,辣中有鲜,特别开胃。同桌的成都老阿姨吃了一口就惊呼:"就是这个味道!小时候我妈做的热窝鸡就是这个味儿!"

热窝鸡
作为川菜宴席的常客,"咸烧白"在这里也被做出了新意。五花肉切成钱币厚,煮炸泡蒸……肥肉晶莹剔透,面带虎皮褶皱,瘦肉酥烂入味,化渣不柴,最惊艳的是底下垫的那层芽菜,吸足了肉汁的精华,甜咸交织,比肉还抢手。老板说关键是要选三路分明的五花肉,蒸制时间要够,让肥油全部化入芽菜中。

咸烧白
灶头猛火窜起,柳叶肝片与花刀腰花滑入热油,随着滋啦一声腾起的白烟。泡椒豆瓣裹着肉片翻飞时,再撒下一把青花椒。墨绿麻粒在滚油里炸开,辛香混着荤香直冲鼻稍,像重庆码头飘来的河风。葱段趁乱入锅,腰花还带着嫩生生的粉,肝尖已镀上赤酱之色。起锅前又抖进干辣椒,红黄绿白在白瓷盘里厮杀,麻味追着辣味在舌尖跑马——原是市井滋味,偏吃出江湖快意。

肝腰合炒
压轴登场的是"锅巴肉片",这道菜吃的就是个热闹。滚烫的糖醋汁浇在刚炸好的锅巴上,"刺啦"一声响,白雾腾起,香气四溢。锅巴脆,肉片嫩,汁水酸甜适中,还配了青笋番茄和木耳……增加口感层次。同桌的小伙子迫不及待夹了一块,烫得直哈气也不舍得吐出来。

锅巴肉片
一顿饭下来,我们几个撑得扶墙靠椅,却还在盘算下次再来点点儿啥子?李鸭子的魅力在于:它不搞花哨的创新,就专注把传统川菜做到极致。每道菜背后都是对火候、刀工和调味的精准把控,是师傅们灶上的功夫。难怪开业经年,始终是龙潭寺吃货圈的热地。如果你也是个追求本味的食客,这家"火得要把吃货点燃"的店,绝对值得专程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