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白崇禧率领桂系军队一路北伐,所向披靡,从华南一路打到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率南方军队攻入京城的将领。
要知道,在此之前,南方军队向来是“北进即溃”,能一路打到长城,这可是破天荒的事!然而,胜利的背后,危机悄然降临。
桂系的崛起让蒋介石感到不安,他立刻展开反制,以“财政困难”为借口,召开编遣会议,要求削减桂系军队。二次北伐的高光时刻,真的属于桂系吗?这场胜利,是荣誉,还是灾难的开始?
1928年初,北伐进入尾声,国民革命军已经逼近北京,但最后的胜利,究竟该由谁来收割?这是个大问题。
此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在中原推进,冯玉祥的西北军在京汉路上鏖战,阎锡山的晋军也蠢蠢欲动。
桂系白崇禧,这位号称“小诸葛”的军师,率领他的部队从华南一路北上,意图抢先一步攻入京城,抢占政治和军事上的先机。
这一场抢功之战,打得可不轻松!
白崇禧从湖北一路向北推进,战斗的关键点落在了汨罗江战役。这里是吴佩孚残部的最后防线,吴军依托汨罗江展开防御,誓死阻击北伐军进入湖南腹地。
可惜,碰上了白崇禧这个战场“老狐狸”,吴佩孚的防线根本顶不住。桂军强行渡江,迅速突破吴军防线,让北伐军得以顺利推进。
汨罗江战役胜利后,桂军势如破竹,攻入长沙,然后一路北上挺进武汉。这时候,蒋介石和冯玉祥都没想到,原本被他们忽略的桂系,居然从后方一路杀到了前线!
更精彩的是,在桂军挺进保定时,北洋军的主力已经被蒋冯阎三方打残了,桂军一路推进,几乎是摧枯拉朽,眼看着就要攻入北京了。
蒋介石此刻心里怕是五味杂陈——他辛辛苦苦打了一整年,结果最后的胜利果实,居然要被白崇禧摘走了?
这一刻,桂军的军旗,已经飘扬在了华北的战场上。
1928年6月11日,白崇禧和阎锡山联袂进入北京,成为第一个率华南军队进京的将领。
桂军从南方一路打到北方,这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头一遭!面对如此壮举,白崇禧当然是意气风发,甚至在香厂东方饭店设立了前敌总指挥部,一副要在京城长期扎根的架势。
可是,胜利的光环还没来得及戴稳,危机就已经悄然降临。
桂军的强势崛起,让蒋介石倍感不安,北伐本来是为了“统一全国”,可如今桂系抢占了北方,成了全国最大的地方武装之一,蒋介石还能安心吗?
更要命的是,桂军的地盘太大了! 从广西、广东,到湖南、湖北,再到北京和华北,桂系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了蒋介石的掌控,这让其他派系的军阀们开始警惕起来。
于是,蒋介石决定出手了!
第一步:以“财政困难”为借口,召开编遣会议。
蒋介石宣称,北伐胜利后,全国军队总数已经超过250万人,财政吃紧,必须缩编军队。这一招看似合理,实则是专门针对桂系的阴谋——中央军和晋军只象征性地缩减了一点点,而桂军却被要求裁撤大半!
第二步:分化桂系内部,制造矛盾。
蒋介石在编遣会议上,对桂系的编制和军费问题百般刁难,甚至暗中拉拢李宗仁,希望通过内部离间来削弱桂军的战斗力。果然,桂系内部开始出现不满,李宗仁与白崇禧的关系也逐渐紧张。
第三步:削弱桂军战力,削减军饷。
蒋介石明面上要求裁军,背后却直接掐断了桂系的军饷供应,让桂军陷入经济困境。没钱,就没法养兵,桂军的实力迅速下降!
这时候的白崇禧,或许才意识到,他的胜利,已经变成了一场针对桂系的巨大危机……
蒋介石的反击,桂系如何从巅峰跌落?蒋介石的真正杀招,是“削军”!蒋介石一边以经济困难为借口,要求桂军大幅缩编,一边暗中加快中央军的扩编。白崇禧很快发现,自己手下的部队,正在被蒋介石一点点蚕食!
桂系当然不肯坐以待毙,李宗仁和白崇禧开始反击,试图通过政治手段维护自己的军队。他们多次派人与蒋介石交涉,希望能够保住桂系的军事力量。然而,蒋介石根本不理会这些要求,反而变本加厉地削减桂军的军饷和补给。
最终,桂系被逼到了绝境!
1929年,蒋介石发动“蒋桂战争”,彻底将桂系逐出中央政权。
这一场战争,以蒋介石的大获全胜告终,桂系从北伐战争的英雄,变成了国民党内部的弃子,被彻底边缘化。
白崇禧的一生中,二次北伐或许是他最辉煌的时刻,但同时也是他从巅峰跌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