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最新数据,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472万辆,占总汽车量的7.18%,其中纯电动车占73.35%,高达1813.4万辆。今年7月,新能源车月销量首次超越燃油车,显示出市场对新能源车的强烈需求。
为提升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监管,8月25日,公安部携手多个机构颁布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新规将于2025年3月1日执行。此规程是我国首部专为新能源车制定的安全检测标准,特别将动力蓄电池安全作为必检项目,同时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用电安全等关键特性进行检测调整。这一标准的实施,旨在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交通出行选择,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日益成熟和规范。油电混检从此一去不返
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专属于自身的一套车检规范和检测标准。其一直与燃油车型共用一套车检流程和规范,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主要能源来源于电能而并非燃油,因此很多车检流程都只是走一个流程,并没有起到任何检测的效果。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年检一直饱受争议,被行业内称之为了走流程而进行的车检。
不过此次《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颁布后,新能源汽车从此有了专属于自己的一套专属车检规程。新能源汽车车检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车检,新增了对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全面检测,这一变革旨在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新《规程》特别强调了动力电池的安全充电检测与电气安全检测,将其定为必检项目,从而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对于营运中的新能源汽车,新规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检测要求,包括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对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进行细致监测。这样的规定是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其中,“热失控”常被认定为车辆自燃的罪魁祸首,特别是在充电过程中,因电池管理系统(BMS)精确度不足导致的“过充”现象,极易触发电池热失控。新《规程》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充电温度设定了明确上限,分别为65℃和60℃,这一温度范围既科学又安全,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点。此外,规程还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及DC/DC变换器的温度列为可选检测项目,这不仅有助于车主更好地了解车辆状况,也为车检企业提供了新的检测方向,促使他们储备相关检验设备,以进一步降低车辆自燃的风险。
总的来说,新《规程》通过强化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检测,特别是电池系统的安全检测,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标准,为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在检测时间上,新《规程》还没有给出明确信息,不过大概率会与此前车检规程相近,也就是继续施行非营运小客车在第6年、第10年到检验机构上线检验,期间每两年申领一次检验标志;超过10年的,每年上线检验1次。“新”车检或将拉升二手车估值
有行业专家称,新《规程》的颁布对新能源汽车车险和二手车估值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新能源汽车车险而言,新《规程》的实施意味着对车辆的三电系统(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将进行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检测。这一变化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准确地评估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进而优化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策略。通过定期年检收集到的故障数据,将成为险企车险计价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针对具体车型和不同使用场景的车辆保费报价更加趋向合理。这不仅有望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还能让险企收获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合理收益,从而缓解新能源车险业务亏损严重的问题。
在二手车估值方面,新《规程》的出台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以往新能源二手车交易中,由于车辆部件损耗难以像燃油车一样做出准确判断,导致新能源车二手流转存在保值率低、车况检测难等问题。然而,《规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对新能源汽车车况残值的量化评估。通过定期年检,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车辆性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提高二手车的估值。这将推动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购车选择。实际上,新《规程》的出台不单单影响了二手车的估值问题,对于新车的质保同样影响深远。例如过去有一些车辆在售后检测环节即便发现问题也会被视为正常损耗,会以“不影响正常驾驶”为由让车主继续开。但新《规程》施行后,只要这些车无法通过年检,那么这些衰减或异常属不属于故障就不能只听车企一家之言了,因为年检的标准属于国标!所以只要新能源汽车因某些故障而无法通过年检,车企则应当提供相应的维修或质保范围内的总成与部件更换。相信新《规程》的推出也可以起到倒逼车企主动完善与升级车辆质保方案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汽车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插洪就像人妖一样
插洪车不再吃香了
检完了如果自然了是不是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