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肾的思维治疗骨质疏松,或有意外收获

嘉晨谈健康 2023-03-11 08:33:02

肾主骨生髓,骨质疏松,是否可以从补肾的观点来治疗呢?

肾主收藏,这是肾的功能之一。骨质疏松,是骨头中的矿物质流失导致的。肾虚不能收藏,所以身体物质就容易流失。

那么中医补肾,就可以起到防治骨质疏松。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中药,杜仲。强筋壮骨第一要药。

杜仲,杜仲树皮也,栽培10-20载,6-7月高温湿润季节(纯阳季节采摘,故补阳也)采摘。

归经:肝、肾经。

性味 :甘,温(作者尝试,味道辛中带甘,并非纯甘味)。

纪东涛医师巧记:

1杜仲,同“肚中”,故可安胎,治疗妊娠胎动不安,崩漏等。

2杜仲树皮,藕断丝连,故可以强筋壮骨。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纪东涛医师释义:古人谓之“肾虚”,常见的有肝肾亏虚、脾肾两虚。

1肝肾亏虚偏于阳虚者,多舌瘦而淡,脉沉细涩玄;脾肾阳虚者,舌淡胖而润,脉沉细而滑。

2肝肾阴虚者,多舌瘦而红苔干甚至裂开,脉浮细而涩或玄;脾肾阴虚者多舌淡胖而红裂,脉多沉细而数。为何?肝阳易亢,故脉浮,脾阳易陷,故脉沉。

3肝肾阳虚者用杜仲、川断、淫羊藿,肝肾阴虚者用女贞子、旱莲草、枸杞。

4脾肾阳虚者用益智仁、补骨脂;脾肾阴虚者用山药,仅此一味,故常常用山药治各种虚劳。

5胎不安者,或虚或实,或热或寒,或水盛或瘀血等,不可一见胎动不安便随手用之。肝肾阳虚者用杜仲川断,脾肾阳虚者用菟丝子,补骨脂;肝肾阴虚用女贞子,旱莲草;脾虚水盛用白术,胎热不安用黄芩,胎气上逆用砂仁,这都是经验而已。

适应症:

1肾虚腰痛,筋骨无力。

肝肾亏虚,则筋骨无力,不可只治筋骨而遗弃肝肾。

2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纪东涛医师在上文已经将胎动不安分型,故仅仅用于肝肾阳虚的胎动不安。

3高血压。

说他能治高血压,这绝对是个不负责的见解。高血压一症状,多见肝肾阴虚,特别是肝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而头晕头胀。但是,不是所有高血压都会头胀头晕。所以脉浮,头胀头晕的高血压用石决明,代赭石,牡蛎,夏枯草,丹皮等平肝凉血,减少热血对血管的压迫;头不胀不晕,脉沉细无力,但是脉管很硬的高血压,要温阳而扩管。当然,太阳病也会导致高血压,用麻黄降压,可谓是吾师李士懋老先生的一大发明,吾用之甚效。

4现代医学研究,对骨质疏松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用法用量 6~9g(纪东涛医师认为:这是单次量,如果一副药要煮两次服用,则量用10到20克。治疗颈椎增生,弯腰驼背属于肾气、阳虚的,用量在20克左右,即服用一次量是10克,热药量大则升,寒药量大则降。治疗腰突,强直,量要保持在10克以内,即单次量是5克左右,热量小则降,故医圣张仲景治疗少阴表证,附子用2到3两,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里证,附子仅仅用1两,熟地用了八两,热药量大发汗,量小温里,即使发汗药,量小也不发汗,阳和汤即证明了我的猜测是对我)。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阴阳两虚者,可结合女贞子,天冬,枸杞服用。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他家医言选:

①《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②《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③《药性论》:"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注:凡腰冷,要分表里,不可一概补之,在表者,发之则愈。

④《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⑤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注:属于凉燥用之。

⑥《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⑦《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⑧《本草再新》:"充筋力,强阳道。"

注:肝主宗筋,肝虚者阳道亦虚。

复方 ①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之亦得。(《箧中方》)

注:脉浮无力,阳虚不能内守者用之。

②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统》思仙散)

注:脉沉紧,似有力又似无力者用,即寒盛伤阳者可用。

③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丹参二两,芎藭一两半,桂心一两,细辛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杜仲散)

注:脉沉涩者,寒凝血瘀者用。

④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注:阳虚生热者用,脉虽数,按之无力,舌淡喜热者用。

⑥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圣济总录》杜仲丸)

注:阳虚胎动不安者用,脉多沉细无力。

⑦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简便单方》)

注:同上。

0 阅读:8
嘉晨谈健康

嘉晨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