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日本要全面侵华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在抗战的战略上,中国内部开始了广泛讨论。
因为地理原因,如果日本在华北地区集结重兵对中国开始大规模军事行动,那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个难以打破的规律,那就是自北往南打的战例很多都成功了,如三国后的西晋统一、南宋时的蒙古军队南下、明末时清军入关。走的都是由北向南的路线,大致就是先华北再西北再西南,尤其是华北和西北,一旦占据这两个地方,统一全国就指日可待。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也表示最担心的就是日军集中兵力由北向南打,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
如果卢沟桥战事发动前夕,日本便动员全国,首批派遣30个师团同时进犯,用闪电战方式,主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以一路出西北,实行战略上大迂回,占领兰州,一举切断中苏的交通,并与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部队相呼应,夹攻陕西,占领西安,得陇望蜀,威胁成都。同时利用海道运输的便利,向长江、珠江两流域西进攻击,与其南下的主力军相呼应,使西南各省军队不能调至长江流域作战,则占领淞沪、南京、武汉、长沙等战略要地,即无异探囊取物。然后右路越秦岭占成都;中路上宜昌,穿三峡,入夔门,占重庆;左路经广西,向都匀,入贵阳。一举而占领中国各重要都市,将我方野战军主力摧毁,将零星游击队赶入山区,肢解我们整体抵抗的局面,陷全国于瘫痪状态,并非难事。到那时,我政府只有俯首听命。等到大势已去,纵使我们的极端主战派也只好钳口结舌。
李宗仁的描述非常详细,如果日本真按照上述的路线进军,那中华民族危矣。
日本人熟知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最初的战略也是由北向南。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平津后,紧接着就兵犯山西,占领山西后,必然会向西北进军,如果对日军的战略不加以干预,那么日军就会按照当年清军入关的路线席卷中国。
所以在“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占领中国信心十足,日军参谋本部《在华北使用武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中出现类似描述:两个月解决驻扎北平一带的宋哲元第29军,三个月击败国民党中央军。
日本陆军大将杉山元更是狂妄的和日本天皇裕仁说:“一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
日本人这样说当然有狂妄的因素,但是之所以敢如此狂妄,就是因为当年清军入关已经给日军提供了先例。
因此,必须要把日军的主力引到上海,让他们从长江下游往上游打,这样中国才能持久抗战。
1937年8月13日中国调集精锐部队对上海的日军发起进攻,淞沪会战爆发。当时中国为了打好淞沪会战是下了本钱的,当时开进上海的是国民党的第87、88师,原为国民政府的警卫部队,是德国顾问训练出的样板师,全制式德国武器装备,为国军精锐,被称为“德国师”。
蒋介石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开战,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西方国家的干涉。
中国军队在上海的军事行动立刻引起了日本高层的关注。
1937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命令松井石根大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第3师团、第11师团等军直属部队进攻上海,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随着战事的发展,中国的各地军阀也派兵参加淞沪会战,四川军阀杨森率军从四川出发抗战,杨森部队出发时,20万市民相送,他向民众发誓:“川军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
最终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国军队达70万人。
而日军方面也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
1937年9月,日本参谋本部第三科部员西村敏雄在中国上海进行实地勘查,9月5日,西村敏雄给参谋本部打电报:
请促进对两个师团补充人员的运送及干部的补充,迅速从华北调后备步兵大队,若可能调野战重炮兵第十联队的一个大队到上海。
9月10日西村敏雄回到日本东京后还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提到:
1、敌人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被炮击还是被包围绝不后退;
2、估计敌人的第一线兵力约十九万人,第二线的停战区内有二十七至二十八万;
3、中国居民对敌人有极其强烈的敌忾心;
日本参谋的报告可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军队的顽强与勇敢。
本来日本没有在淞沪地区打一场大会战的计划,日本最初也没想到淞沪会战会打成如此大的规模。所以在增兵上采用的是逐次增兵的方式,也就是随着战事发展才不断的派兵,打成了添油战术。
但是中国军队的行动迫使日军不断调兵到淞沪战场,9月初,日军在淞沪地区的兵力为10万,到月末就达到了20万,彻底打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
1937年10月4日,日本作战部召开了会议,议题内容就是“是把华北方面的作战扩大进行山东作战呢?还是适可而止把华北作战停止在一定地带,而把兵团调到上海方面?”
日军作战部认为上海方面云集了中国军队主力,而且上海地区是中国经济中心,出于歼灭中国军队主力和控制中国经济的目的,最终,日军作战部决定从华北调用兵力,将主战场转移到上海方面。
最终参加淞沪会战的日军达25万人,这是日军在开战之前根本没有的计划。
淞沪会战后,日军又在长江地区持续增兵,又继续向南京进发,占领南京后,又沿长江而上与中国军队进行武汉会战,因为在南方地区分了很大兵力,导致北方的日军兵力不足,在太原会战后,日军始终没有打下陕西。
日军最终还是上当了,没有实现由北向南的战略目的。
虽然中国军队人数占优,但是武器装备不如日军,而且还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所以中国军队的损失极为惨重。
比如最先开进上海的最精锐的德械师在战后仅仅剩下三成,而其存活下来的战士也在1938年的数场大战役中相继阵亡,使得“德械师”从此成为了一番光荣的回忆。
曾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冯玉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描述淞沪战场: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炉一般,填进去就融化了。”
战场极为惨烈,真的是在以血肉之躯抵挡敌军的炮火。
1937年10月30日,蒋介石听取顾祝同、陈诚、白崇禧等人建议,下达了向被称为“东方兴登堡防线”的国防工事撤退的命令。
“东方兴登堡防线”国防工事是由德国顾问在抗战前主持构筑的。其中,苏州至福山、江阴至无锡这两条拱卫首都南京的防线,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兴登堡防线”
然而第二天,蒋介石又下令第三战区继续坚守原有阵地与日军作战,要求前线将士坚持一个星期。他是想等布鲁塞尔的九国公约会议开了以后再撤退,希望欧美出面来制止日本人的侵略行为。
由于蒋介石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中国军队丧失了撤退的最佳机会,几十万大军的生命危在旦夕。
图|四行仓库保卫战
1937年11月8日晚,南京统帅部命令第三战区各部实行全线后撤,分两路先退向南京、苏州,以及嘉兴以西地区。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国军三路大军指挥失控,大撤退变成大溃退。
日军很快攻占了上海各镇,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南市。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日军在淞沪会战中有近五万人伤亡,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淞沪会战中,虽然日军在军事上占了优势,但是日军的少部分参谋人员已经发现了日军很有可能会陷入中国战场,打成持久战。
1937年9月13日,日军参谋次长与日本军令部次长岛田讨论:
10月中旬将在上海方面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大概同时或许稍晚一些华北方面军将击败当面的敌人,这时将是媾和的最好时机,失去这个机会就会变成长期战争。
淞沪会战后,日军果然陷入到了持久战中,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
1940年日本天皇裕仁就对深陷中国战场的日军感到很悲观,他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我们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
日本的幻想就是想通过战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它们以为会像甲午战争一样,只要发动稍微强一些的攻势,中国就会割地求和,但是这次它们想错了,完全低估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和意志,更没想到开局的淞沪会战会打的如此激烈。
参考资料:《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 著;《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 著、唐德刚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