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即将卸任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发表了名为《超越中国:从战略竞争中学到的教训》的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她明确提出,如今的中国和冷战时期的苏联完全不一样, 假如美国还是用40年前对付苏联的那老一套,将无法赢得与中国的竞争。
显然,这位国防部副部长仍在老调重弹,她认为美国正处于和中国的战略竞争中,而中国则是“唯一有意愿并且越来越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能从经济、外交、科技以及军事的全方位来“挑战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
同时,她也提醒美国要加强对解放军强大程度的认识,“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军队已是一支强大军队这一事实,然后想方设法在思维、行动和战略计划上胜过他们:尽可能地防止发生战争,如果到了万不得已必须开战的时候,我们必须确保能赢下战争。”
无独有偶,特朗普计划提名的新国防部长,原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皮特·海格塞斯在去年11月的一档节目中称,中国不仅拥有“全面且长远的眼光”,而且正在建设一支“致力于击败美国的军队”,但美国对此却一无所知。
冷战中,美国为了彻底拖垮苏联,用了不少招数,其中包括:
1.军备竞赛:美国通过发布“星球大战”计划等手段诱骗苏联开展激烈的军备竞赛。苏联在经济不如美国的情况下,仍实行“先军主义”,大力发展重工业,军费占其GDP的比例常年超过了10%,最终苏联经济遭到了极大反噬而走向崩溃。
2.经济封锁:美国拉上其西方盟友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封锁,将这些国家孤立在国际贸易外,导致苏联无法从外部获得更多资源,在发展经济时更加被动。
3.舆论宣传:这可以说是美国最狠的招数。美国利用卫星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介和舆论手段,长期在苏联内部宣传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等思想,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宣传攻击。
对内动摇其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对外则控制国际舆论试图抹黑苏联的国际形象,使其孤立无援,最终,苏联垮在了内部的动摇和分裂之中。
4.情报渗透:美国中情局等情报组织长期活跃在苏联内部,策反苏联的重要人员,对其社会动员能力和国家行动能力进行削弱。
在美国的“组合拳”攻势下,苏联这个“红色巨人”最终轰然倒下,而美国则像克林顿在戈尔巴乔夫发表演讲时一样,哈哈大笑到了最后。
但当美国试图拿着对付苏联的招数再用在中国身上时,却发现像是打在了一团棉花上,效果不佳。
首先来说军事,中国在军事发展上一直是基于自身需要,军费占GDP的比例年年低于1.5%,美国想拉上中国开展军备竞赛无疑是痴人说梦。
更准确地说,如今攻守之势已然易型,当中国疑似六代机的新型飞机试飞后,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竟说:“我们(美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无意搞军备竞赛。”面对全球最强制造大国,或许,美国现在才是更怕搞军备竞赛的那一方。
其次,美国也试图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封锁,但完全是起到了反作用。无论是特朗普的“贸易战”,还是拜登的“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都没有达到其预定目标,反而引发了美国国内的高通胀,属于是损人又不利己。
美西方唱了30多年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经济却愈发弥坚,且在美国的围堵下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们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完全无视了美国的围追堵截。
或许美国能做点文章的地方也就只能在舆论宣传上了。过去,由于信息获得渠道较少,加上美西方在国内培植了一大批崇洋媚外的“公知”,确实搞得舆论环境有些乌烟瘴气。
但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能从更多途径获取信息,了解真相,也更难被西方媒体“糊弄”了,反倒是把西方一些无脑、反智的抹黑言论公之于众,让人啼笑皆非。
在中国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下,今天的中国蓬勃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有些人却见不得你好,仍在不断企图“碰瓷”。
就像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那样:“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我们无意和美国玩“零和游戏”,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