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婉约词的巅峰之作,把忧愁写得如此美,句句美到心坎里

江忆北谈过去 2025-04-14 22:00:32

辛弃疾是英雄词人。作为一个曾孤身勇闯敌营的战士,他的英雄之气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有时即使写着婉约词,字字句句极尽柔婉,但骨子里仍回荡着一股英雄不平之气。

比如那句“春且住,且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暗指自己生命的春天正在老去,可是却无计留住春。

而接下来,要与大家分享辛弃疾笔下另一首惜春词,同样是辛弃疾婉约词的巅峰之作,短短几句,就将“忧愁”二字写得如此美,句句美到人的心坎里!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下脚步。春光却停留在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成为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发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但是春天却要离去了,好像辜负了人一样。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这首词作于1196年,当时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此时,辛弃疾已经56岁,其实早从1181年起,辛弃疾就过着漫漫无期的闲居生活。本是一腔热血渴望北伐的他,因一直遭受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长期未得任用。

当看到春天即将远去,词人想要留住这明媚的春光,于是写道:“风前欲劝春光住”。然而没人能挡得住春天离开的脚步,最后只剩下“飘零泥上絮”。

这首词的上阙写春景,下阕由景及人,词人写自己头发发白,青春已逝,虽然不甘心自己已经老去,但青春总会像春天一样无情地离去。自己不愿辜负青春,但还是被青春辜负了,这是多么让人感到遗憾!

这是一首惜春的词作,全词新颖别致,展现出辛弃疾除了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在词中,词人只字未提梦想,但当我们了解他那苦涩的一生便会明白,他永远怀抱一个美丽的梦想,即使这个梦想难以实现,他仍在执着地等待着!

末尾两句“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词人借风雨中的梨花暗喻自己壮志难酬的一生,虽字字不提忧伤,却因含蓄而更动人。

明明写的是惜春伤春,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心中因无法实现理想而生出的忧愁情绪,真是句句愁人,却又句句美到人的心坎里。可见辛弃疾婉约词的才华和功底,绝非一般人可比,不愧为“词中之龙”。

生不逢时,半生凄凉!辛弃疾也曾金戈铁马、英勇杀敌,然而在衰老孤苦的日子里,他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吹角连营”,当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喊着“杀贼!”让人泪目。他叹自己白发日增却只能以笔为剑,解不了大宋之危!你可知他用生命写下的那些诗篇,又饱含着多少血泪沧桑!

0 阅读:52
江忆北谈过去

江忆北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