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强国的尴尬——有卧龙必有凤雏,气氛就这样突然凝固

历史有小狼 2024-11-17 04:18:17

自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卫星上天以来,航天事业便深刻地影响了全人类的一大重要领域。它不仅仅是看似对大气外层和太空的利用,探索那么简单,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个国家的火箭技术,材料,化工业,科技人才,技术工人储备以及财政等方方面面。

比如,当初苏联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后,美国在感叹苏联卫星创造人类探索太空奇迹的同时,也在为苏联火箭能将物体运送到大气层外而感到震惊。这样的技术同样也可以运用在弹道导弹领域。

而美国在研制出航天飞机之后,苏联也意识到美国同样有能力将航天飞机的技术运用在军事上。再加上后来各国的卫星系统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频繁应用,航天能力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发展所拥有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验证。

1,大放光彩的中美航天

如今,全世界航天能力最强的国家无疑是美国和中国。

这其中,美国的航天事业在冷战时期就已经在于苏联的竞争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如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美国航空航天局作为全球资金最雄厚,人才和技术储备最密集的航天机构,实力自然不必多说。

新世纪以来,美国航天局实现了2022年人类首次主动撞击小行星变轨,向火星接连发射“洞察”号,“机遇”号探测器,向土星部署“卡西尼”号以及发射“开普勒”号轨道探测器等一系列高光任务。

在民用领域,美国航天局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完善的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卫星导航服务,

而2021年美国与欧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合作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则将美国的地外探测能力刷新了一个高度。美国航天局接下来还打算在核动力火箭,火星采壤,小行星探索等方面发力。

不仅如此,美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势头也很迅猛,涌现出了埃隆·马斯克旗下的Space X和杰夫·贝索斯旗下的“蓝色起源”两大巨头。

这里面,马斯克的Space X在火箭回收,星链通讯,星舰航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其中,火箭回收是Space X的成名之技,马斯克在2015年成功实现了该技术突破。这意味着航天器的发射成本被大大降低,Space X公司也因此拿下了全球大多数的商业发射订单。而该公司的“猎鹰”系列火箭也一举成名。

至于星链,则是马斯克提出的通过发射相关卫星,实现全球网络通讯无死角的一个项目。目前,星链卫星已经发射了7213颗,且已经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投入了运用。

至于星舰,它是目前全球个头最大,推力最强的重型运载火箭,且具有可重复利用的能力,在可回收模式下可以一次性向近地轨道运送150吨的货物。经过多次失败的经历后,2024年6月,星舰发射成功,10月又实现了用发射塔臂将其接收的尝试。

可见,在航天领域,美国的民营企业也有极强的实力。

而亚马逊老板贝索斯麾下的蓝色起源也在火箭,载人航天方面有不错是成绩。该公司的“新谢泼德”系列火箭已经成功实现了商业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前景非常明朗。

而作为实力仅次于美国同行的中国航天局,同样也实力不俗。

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陆续实现了载人航天,太空员太空行走,发射月球探测器的行动。甚至于还发射了“天宫”空间站。而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成为了当今世界运用最频繁的航天火箭之一。

不仅如此,中国还开发出了和美国功能类似,定位能力更为精准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近年来,中国还致力于在登月,重复可利用火箭,重型火箭等方面发力,未来中国的航天能力还会更进一步。

2,灰头土脸的俄罗斯航天

相比之下,作为人类航天事业起源地的俄罗斯,其航天事业到今天却呈现出一副日薄西山的感觉。

苏联时期,莫斯科方面的航天事业一度和美国并驾齐驱,苏联第一个实现了载人航天,第一个实现了金星探测,此外还对水星,小行星等也成功发射过探测器。苏联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基地一度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天发射场。

但在21世纪以来,这种盛况却难以维持。

从航天器的发射情况来看,俄罗斯在近年来的发射成功概率大大降低,出现了一系列发射事故。

比如,2017年10月,俄罗斯用联盟2火箭携带的19颗卫星遭遇脱轨并爆炸,这是近年来俄罗斯最大的发射失败事故。

又比如,2021年9月,俄罗斯发射的间谍卫星Kosmos-2551在发射后脱轨,失去联系,在近地轨道上变成了“太空垃圾”,就这么过了一个月后,这颗间谍卫星又突然重返大气层,变成了一颗火球落入美国西部的荒野之中。

从2015年迄今为止,俄罗斯发射的军用卫星失败率更是高达70%,以至于如今俄罗斯在对乌战事中严重缺乏高分辨率卫星,只能通过租用伊朗等国卫星满足需求。

而它的对手乌克兰则可以使用欧洲国家和美国提供的商业侦查卫星,而且,后者通过对可见光,电磁信号和雷达侦测的手段,分辨率已经达到了冷战末期美国军用侦查卫星的水平。

而在地外探测方面,俄罗斯在月球,火星探测方面也惨遭失败。

比如,2023年,印度和俄罗斯都发射了自己的月球探测器寻求在月球南极着陆。这其中,后起之秀印度发射的“月船3号”成功着陆。而老大哥俄罗斯发射的“月球-25”探测器则在即将登月前夕发动机突然着火,最终坠毁在月球表面。

消息传回俄罗斯之后,引起了诸多俄罗斯科技界人士一片悲痛。

最令人遗憾的是,苏联时代遗留的“和平”号空间站也不得不在2001年自行坠毁,自那以后,俄罗斯再也没有能力重建一个空间站。

甚至于,俄罗斯耗费多年精力开发的,对标GPS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也似乎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这一点在俄乌大战中得到了验证。毕竟,如果“格洛纳斯”系统真的精确可靠,那么俄军的制导弹药不至于频频出现“打不准”的情况。可见,“格洛纳斯”的真实水平不宜高估。

而造成俄罗斯航天事业落得如此凄凉下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

首先,苏联时代的航天产业布局是分布在各个加盟国境内的,而不是俄罗斯一家独享。但在苏联解体后,这种情况不复存在。

比如,以前苏联的火箭发射场主要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和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联盟号火箭的生产涉及到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多地企业协作。这些问题在苏联解体后需要俄罗斯花一段自力更生,俄罗斯确实完成了火箭,飞行器制造,燃料等方面的全国产化,但在发射场地上,依然需要承租拜科努尔基地。

其次,航天人才的流失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航天界的从业人员数量减少了40%,许多熟练的产业工人,专家也不得不因此离开该行业或者出国。

在航天人才和产业布局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俄罗斯如果能在苏联解体三十年后的时间里舍得投入,还是有可能扭转乾坤的。但偏偏俄罗斯还有第三个困难,那就是缺钱。

航天领域是极度烧钱的行业,没有钱,就根本没办法发展相关的基础产业,也没办法采购火箭,租用场地,以及用高薪留住相关人才,更没有办法投入足够的研发资金。

苏联时代的俄罗斯航天业,以及目前大多数国家主导的航天业都极度依赖各国政府的财政拨款。前苏联的航天部门可以凭借苏联的军事订单存活,但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却无法维持航天业的投入。

毕竟,俄罗斯自90年代以来,除了2本世纪头十年还能利用石油价格上涨带动财政收益以外,其它大多数时候财政情况都捉襟见肘。尤其是在2014年以后更加糟糕,能拿出来投入到航天领域的资金越来越少。

既然直接吃财政拨款不行,那么就应该转变思路寻求商业化订单。但屡次发射失败的经历,以及较高的报价让俄罗斯航天局能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而在美国突破火箭重复利用技术,将航天器发射成本降下来之后,俄罗斯航天局能接到的订单变得更加稀少。

如今,俄罗斯的航天业发展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之中,要想重振俄罗斯航天业的雄风,关键还是得有钱投入才行。

参考资料:

1,2023.10.3-IT之家-俄罗斯公布“月球-25”探测器坠毁原因初步调查结果

2,2021.10.21-环球网-肉眼可见!一颗发射失败俄罗斯间谍卫星坠落太空烧成火球

3,2024.6.6-界面新闻-创造人类历史,SpaceX星舰第四次试飞成功

0 阅读:0

历史有小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