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一生为2件事内疚,一个是鸦片战争,另一个如何改变近代史?

雪莲果说历史 2024-10-05 02:52:32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午刻(1850年2月25日中午时分),大清朝第八位皇帝——道光帝崩逝于圆明园慎德堂。

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共同开启鐍(jué)匣,宣布建储朱谕:

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立储朱谕中,特别写明封另一皇子奕䜣为亲王,由此可见道光帝对他的喜爱与器重,这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实属罕见,甚属仅见。但是奕䜣并不因此而感到高兴,他内心深处一定在想:“皇位本应是我的。”

1、道光帝的负罪感

奕䜣上述想法绝非毫无根据,妄自尊大,更不是他已萌生伺机争夺皇位的不臣之心。道光帝确有将皇位传与奕䜣的可能。

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英国利用鸦片问题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

第一,中国对英赔款2100万银元。当时中国的货币主要有银两、银元和制钱。银元,又叫洋钱、大洋等,主要是从墨西哥、秘鲁等国进口的,每枚重约库平银七钱二分。后来,清廷曾仿外国的洋钱,自制银元。第二,割让香港给英国。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等。

后来,清政府又被迫分别与美国、法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道光帝为此愤懑不已,深感愧对列祖列宗,不但下令将自己陵寝的规制有所减小,如裁去了方城、明楼等的建筑,不设石象生,大殿由重檐、面阔五间缩改为单檐、面阔三间等,而且临死前特别颁布朱谕,规定自己死后不举行郊配之礼(即不将其神主牌位供奉于天坛),不祔庙(即不将其神主牌位供奉于太庙,太庙即北京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不建圣德神功碑等。

他在朱谕中说道:

清朝各位皇帝陵寝的五孔桥以南,均建有圣德神功碑。我列祖列宗建立大清国,开疆拓土,功高德重,自应加以尊崇,以昭示将来。

但是朕则不敢如同祖宗一样,妄称显号。因为,朕“无称述之处”。

如若妄称显号,“徒增后人之讥”。如以后继位的嗣皇帝一定要撰写碑文,以表示对于先皇的追慕之情,可以携刻在宫门外的石碑上,但是碑文之内决“不可以圣神功德字样率行加称”。

在此,值得人们思考的是,道光帝说自己“无称述之处”,“徒增后人之讥”一语,这仅是其个人自谦美德的表现吗?或者说是其虚伪的沽名钓誉之举吗?大概都不是。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在他的在位时期由于因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与万里之外的“英夷”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南京条约》等,因而产生的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的负罪愧疚。

2、清朝的两大怪相

除外夷的侵扰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一直搅得道光帝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他常常在内心里,有时甚至自言自语地嘀咕:如若立储到底是立仁德之君好,还是立才智之君好?是立四皇儿,还是立六皇儿?道光帝显然是在斟酌自己百年以后的皇位继承人人选,是在考虑大清王朝的千年基业。但是道光帝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次选择,却成就了后来慈禧太后“女主临朝”近半个世纪的朝局使“灭建州者叶赫”这一谶语变成了事实。

倘若道光帝地下有知,真不知他是否更要为此而愧疚难当,是否还会进一步减杀自己陵寝的规制呢?

纵观清代历史,有两个现象极其有趣,同时更令人深思。

其一,清王朝自天命大汗努尔哈赤至宣统帝溥仪,共计十二帝。

这十二帝的子女之多寡,似乎与大清王朝的兴盛衰败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天命大汗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子,8女;崇德帝皇太极11子14女;顺治帝福临8子,6女;康熙帝玄烨35子,20女;雍正帝胤禛10子,4女;乾隆帝弘历17子,10女;嘉庆帝颙琰5子,9女;道光帝旻宁9子,10女;咸丰帝奕詝2子,1女;同治帝载淳子女皆无;光绪帝载湉子女皆无:宣统帝溥仪子女皆无。

清朝各帝所生子女虽没有全部成活,有一些刚出生即天折而死,有一些则是幼年而亡。但总的说来,道光帝以前各帝所生子女较多,这就使其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具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虽然也会随之带来诸子争夺皇位的斗争,如康熙末年的诸子储位之争)。而自咸丰帝以后,除咸丰帝生有两子(一子尚未及命名即早殇而亡)外,同治帝、光绪帝皆无子女,这就使得清王朝在皇位继承人方面,几乎丧失了选择的余地或可能,当然更谈不上对于皇位继承人德才贤愚等方面的考虑与选择了。

其二,清朝十二帝寿命之短永,似乎也与大清王朝的兴盛衰败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天命大汗努尔哈赤享年68(虚)岁(本书若无特别说明,岁数皆为虚岁),崇德帝皇太极52岁,顺治帝福临24岁,康熙帝玄烨69岁,雍正帝胤禛58岁,乾隆帝弘历89岁,嘉庆帝颙琰61岁,道光帝旻宁69岁,咸丰帝奕詝31岁,同治帝载淳19岁,光绪帝载湉38岁。道光帝以前的各帝,除顺治帝情况较为特殊,只活了24岁外,其他皇帝均活至五六十岁,甚至八九十岁。而自咸丰帝始,同治帝只活了19岁,咸丰帝、光绪帝虽寿命较长,但也不过才30余岁。

清帝寿命如若绵久永长,其子继承皇位时一般皆已长大成人:

如雍正帝继位时是45岁,乾隆帝25岁,嘉庆帝36岁,道光帝39岁,咸丰帝继位时也已20岁。这就至少可以在年龄方面保障新帝继位后马上即可独自处理政务,可以较好地保证皇位与皇权的平稳和顺利过渡。

但是,如果皇帝的寿命过于短促,其皇位继承人年龄就必然偏小。皇位继承人年龄较小,学业未成,不但没有任何基本知识的储备与积累,没有必要的政治经验,也不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与思维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新继位的小皇帝,或者必须借重于朝廷重臣,或者依赖于亲近太监,或者直接依靠自己的母后,出现一段皇位与皇权的分离时间。这就有可能导致权臣专擅、太监弄权或母后外戚专政,太阿倒持的朝局。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将或多或少地引起朝局与政局的多变与混乱,导致皇权的旁落。

顺治初年和康熙初年,摄政王多尔衮、辅政大臣鳌拜等人的专擅揽权,造成朝局的混乱,与继位皇帝年龄较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晚清之时,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数十年干政垂帘,无疑与清末三位皇帝年龄太小,特别是同治帝年龄太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多子多福”,是对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的:“家国天下”,则是对统治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而言的。道光帝以后各个皇帝子女之不多不众,预示着大清王朝之不昌不盛;道光帝以后各位皇帝寿命之不永不寿,正预示着大清王朝之将灭将亡。晚清的著名御史胡思敬在谈到光绪帝死后无嗣继位时,曾说“国统再绝,而家无令子识者早知其必有乱矣”,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大约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年近60岁的道光帝不得不开始考虑关系“国本”的立储问题,并为此而长期举棋不定。

3、道光帝的皇子们

道光帝共生有9个儿子。嘉庆十三年(1808),道光帝还是皇子之时,长子奕纬出生。这对于大清朝来说,本是个吉利的好兆头。

但是,道光十一年(1831),24岁的奕纬却突然死亡。对此,清官方文件只是极简单地记载称:皇子奕纬“道光十一年辛卯四月十二日未刻亡”。奕纬死亡的原因,史载不明,故民间传言纷纷。有稗史称,因奕纬对其老师出言不逊,道光帝闻知后于盛怒之下,一脚踹去,不意正中下身,奕纬遂不治而亡。逸闻稗史之说虽不足为凭为据,但却不无可信之处。

奕纬死后,被追封“贝勒”,这完全是循例而行的官样文章,没有使人产生怀疑的反常异态;但是他被赐谥“隐志”,却颇令人费解疑惑。“隐志”是什么意思?是道光帝、清王朝“隐”奕纬突然死去之因,还是奕纬逝去过早,壮志未酬,隐而未彰呢?人们已无从知晓。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为旧时的人生两大快事、喜事。道光帝贵为九五之尊,富有四海,嫔妃成群,平常百姓的这两大喜事,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甚至没有必要,他也决无切身的体会与感知。但是,中老年之时丧子,这一人生之大不幸,道光帝不但赶上了,而且具有与常人一样的痛苦体验。无论是从大清江山托付无人的政治角度,还是从父子亲情方面而言,奕纬的突然暴亡,对于年近50岁的道光帝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精神打击。更何况其次子、三子均早年而亡呢?

但令道光帝略感欣慰的是,“天不亡我大清”。奕纬死后仅两个多月,即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1831年7月17日)和六月十五日(7月23日),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相继降生。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年1月11日),皇六子奕䜣降生。

道光帝开始考虑皇位继承人时,皇七子奕譞刚刚出生,而皇八子奕诒、皇九子奕譓等尚未出生,故皆不足以也不可能托付江山社稷的重任。因此仅从年龄方面考虑,只有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䜣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然而皇五子奕誴生性耿直而略显粗鲁,不拘礼节,说话随意,一直不为道光帝所喜爱。

道光二十六年(1846)初,即正式确定皇储的六个多月前,道光帝突然宣布将奕誴过继给自己的三弟惇亲王绵恺,这就使其失去继承皇位的任何可能性。这一做法,颇具深意。剩下的只有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䜣了。实际上,奕詝和奕䜣分别是皇长子与皇次子。

有不少逸文野史都记述说奕誴颇不成器,不但没有帝王相,而且没有亲王相,平日经常混迹于一般市民之中,放浪形骸,盛夏之日竟手持大蒲扇,敞怀踞坐于什刹海边纳凉。这一传说似有事实根据,但恐又不尽然。

有人说,奕誴其实并非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愚昧糊涂,不可造就,他之所以如此放荡不羁,是因为被排除于皇位继承人之外而心中不满,故意自轻自贱。

证之以后奕誴的一些行为表现,这一说法也有其道理。如同治四年(1865),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䜣之时,身为惇亲王的奕誴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公开表示反对;再后来,慈禧太后因故欲废掉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时,又是身为宗人府宗令的奕誴出面,略带讥讽地反对说:“欲废后,非由大清门入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

按照清廷制度的相关规定,大清门等清宫正门,除皇帝之外,只有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之人才能行走。一是三年一次科举考试传胪之时的新科状元,一是皇帝大婚之日的皇后。奕誴这番话的意思是说,你慈禧太后当初仅是一位贵人、妃子而已,无权废掉自大清门而入的堂堂正正的皇后。这当然已是后话,但由此亦可见奕誴又有其耿直敢言的可敬之处。

奕詝是道光帝的爱妃钮祜禄氏所生。奕詝出生不到两年,皇后佟佳氏病亡。钮祜禄氏先被晋封为皇贵妃,后又被册封为皇后。但是,钮祜禄氏似乎无此贵命洪福,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初突然病亡(又有记载为被赐自尽),当时奕詝只有10岁。

奕䜣比奕詝小一岁半,是静贵妃所生。奕詝的生母死后,奕詝由静贵妃抚育教养。有史料记载称,静贵妃待其如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奕詝“亦亲之如母,与奕䜣问间安,数年无间”。奕詝与奕䜣虽为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于年少时却亲密无间。

4、奕詝与奕䜣的优缺点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曾经颁旨:

无论是皇子,还是皇孙、皇曾孙,凡是年至6岁以上,必须到上书房读书。

上书房又称尚书房,位于皇宫乾清门内东侧,专供皇子、皇孙读书之用。

有清宫词云:

宜春小殿画凝香,妆罢抬身度曲廊。

欲向乾清先探问,阿哥可出尚书房。

在整个清代,各位皇帝对于皇子、皇孙等的教育都是很严格的。

就一般情况而言,除少数愚劣轻佻者外,绝大多数的皇子、皇孙们学习是比较认真的,虽远远谈不上什么头悬梁、锥刺股,韦编三绝般的刻苦,但也多是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口不绝吟,传统文化的修养也比较高。当然,清帝要求诸位皇子、皇孙努力学习,并不是如同一般文人士子那样去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光宗耀祖,而是为了更好地治国理政。

奕詝与奕䜣到了读书的年龄,同在尚书房学习。当时上书房的总师傅是满人穆彰阿、汉人潘世恩。这两个人均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地位显赫。尚书房总师傅都由朝廷的亲贵重臣担任,或一人,或两三人,无定制。有事则至,或者十天,或者半个月,也许一个月来一次。由此可见,上书房总师傅只不过是一种政治荣誉,大概相当于现今的名誉校长,并不直接负责皇子们的学业。直接指导皇子读书的是满、汉师傅。奕詝的汉文师傅名叫杜受田;而奕䜣的汉文师傅名叫卓秉恬。这两位师傅,都是当时有名的饱学之士,翰林出身(翰林为当时的最高学历)。他们对自己将来可能成为天子的学生,十分尽心尽责,不但尽心竭力、呕心沥血地教授其知识学业,而且殚精竭虑、穷竭心计地直接参与两人的储位之争。

“一树之果,有甜有酸;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伴随着奕詝奕䜣两人年龄的增长,彼此间聪慧程度、脾气秉性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据说,有一天道光帝欲亲自考验一下奕詝与奕䜣兄弟两人的品行,便拿出一个金盒子,一个木盒子,让他们两个人挑选。奕詝颇有兄长之德,礼让奕䜣先选。奕䜣却无“孔融让梨”的美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盒子。这虽是人们事后的传言,但却颇为符合奕詝奕䜣日后为人处世的风格与态度。

奕詝与奕䜣兄弟两人之间的储位之争,虽未演成康熙朝末年那样惊心动魄、同室操戈、兄弟相残的历史悲剧,但彼此间的明争暗斗却少不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0 阅读:7
雪莲果说历史

雪莲果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