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那会儿,中央军委开了个大会,宣布要裁军一百万,还说要把昆明军区合并到成都军区去。这消息一传出来,昆明军区的头儿张铚秀脸一下子就拉长了,政委谢振华也是满脸惊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因此,杨尚昆特地找那两位同志聊了聊,并且想给谢振华换个岗位。但出乎意料的是,谢振华谢绝了杨尚昆的好意。
【随着时代进步,百万大裁军势在必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掌舵,咱们国家就一门心思扑在经济建设上了,全力发展经济,推进改革开放。那时候,国际形势也是天天在变,咱们跟美国、日本还有好多西方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咱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就越来越高了。
中央政治局经过深思熟虑,对国际局势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坚持认为“世界大战一定会爆发”。基于这个新判断,邓小平决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调整。
1985年的时候,邓小平在中央军委的一次大型会议上说了,咱们国防和军队得调整下,得抽些人手出来帮帮国民经济的发展。他宣布中国要裁军,一下子减少100万人,目的是要建一支现代化的、能跟上时代步伐的军队,让国防也实现现代化。为了把这事儿办好,中央军委特地让副主席杨尚昆来挑大梁,全权处理裁军的各项事务。
1985年6月3号那天,杨尚昆在军委的大会上,把要撤销的军区名单给公布了。中央军委琢磨之后,决定让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兰州、成都这七个军区继续留着,而昆明、乌鲁木齐、武汉、福州这四个军区就得取消了。
等杨尚昆副主席把要撤销的军区名单说完后,坐在观众席里的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心里直犯嘀咕,这事儿可真够让人意外的。周围不少人也是一脸震惊,撤销昆明军区,这谁能想得到呢?话说回来,昆明军区咋就这么重要,为啥“动不得”呢?
【原本是成都军区并入昆明军区,为何来了180度大转弯】
裁军行动前,咱们国家分了十一个大军区,西南那边就占了两个,一个是昆明军区,另一个是成都军区。这两个军区啊,都是从以前的二野刘邓大军里分出来的,特别是昆明军区,它的根底可以追溯到二野的陈赓兵团。
裁军消息传出来之前,好多人都琢磨着,这回成都军区怕是要被“瘦身”了,其中一个关键缘由嘛,就是昆明军区正忙着打仗的事儿呢。打从1979年年初,咱们跟越南那场自卫反击战一开打,云南那边就成了最前线。虽说自卫反击战咱们赢了,但越南那边还不服气,老是在咱们边境上搞小动作。这么一来二去的,咱们又跟越军耗了十多年,这一场场仗啊,昆明军区可是挑了大梁的。
昆明军区的头儿张铚秀,他负责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西边的战斗,对越南军队的小动作了如指掌。鉴于这种情况,不少人都觉得,昆明战区直接跟敌人对着干,战斗任务已经够重了,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还让昆明军区并入成都军区呢。
张铚秀心里也是这么盘算的,他琢磨着成都军区怕是要并入昆明军区了。为了能让成都军区的老战友们顺利过来,张铚秀和政委谢振华商量着,把干部提拔的事儿给卡紧了,特意空出些位置留给从成都军区调来的同志。他俩还亲自下场给手下人做思想工作。可没想到,等杨尚昆副主席把中央军委的决定一读出来,张铚秀和谢振华俩人都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杨尚昆跟张铚秀和谢振华两位老部下好好聊了聊,为啥要把昆明军区并到成都军区去。其实啊,中央军委想事情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仗,得从长远战略来看。你想,昆明那地方,比起成都来,实在是太偏了,离边境太近。
成都地处位置好,能跟甘肃、重庆还有西藏连通,不管是从交通、资源还是军事布局上,都比昆明这个小地方强不少。从长远眼光看,保留成都军区肯定好处多多。老首长这么一说,张铚秀和谢振华心里头虽然挺不是滋味,但咱是军人啊,听指挥是应该的。两个人都表态,回去得好好给战士们做做思想工作。张铚秀直截了当地说:“那咱们就把昆明战区的这段光辉岁月,画上个圆满句号吧。”
【站好最后一班岗,谢振华亲自为退伍战士找工作】
张铚秀因为年纪不小了,都70岁了,再加上身体状况不太好,就打算退下来,不再在一线忙了。他去了中顾委当个委员,打算在那里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振华原本有机会接着干下去,这时杨尚昆向他提议,去军事科学院当政委怎么样。但让杨尚昆意外的是,谢振华想了好久,最终还是客气地回绝了。谢振华心里打定主意,要坚守到最后一刻,完成昆明军区交给的任务,特别是要妥善安排好昆明战区战士们的转业事宜。他觉得,军事科学院政委的位子,还是留给更年轻有为的人去坐吧。就这样,谢振华告别了北京,又回到了昆明军区。
谢振华刚踏进昆明的地界,立马就风传开了,说昆明军区要跟成都军区合并。这事儿让不少干部心里头都挺不是滋味。昆明啊,是大家伙儿拼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每个人对这城市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想到要离开,还真是万般不舍。
按照上面的指示,昆明军区得减少一万名军人。当战士们得知自己被列入了裁军的名单,好多人都愣住了,心里没底,不知道往后日子咋过。他们在军队里度过了大半辈子,把青春都献给了部队。有的人都四十岁了,现在要带着老婆孩子离开熟悉的军营,离开了这儿,又能去哪儿找工作呢?这事儿让不少人犯了难。
因此,谢振华挑起了成都军区协调小组的大梁,主管起原昆明部队战士的转业安置事宜。为了把后续事情处理好,这位快70岁的老将军不辞辛劳,走遍了云南的大小城市,亲力亲为给那些响应裁军号召退役的战士们寻觅工作机会。
经过谢振华的牵线搭桥,一部分战士进了铁路公司、邮局这些国企的大门,还有的被分配到了各级政府机关。另外一些人呢,就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地方医院、军工制造厂、后勤服务等地方找到了位置。谢振华一手操办,九个月后,昆明军区的收尾任务圆满结束,他这心里头啊,也算是踏实了。
1988年,中央军委搞了个授衔大会,原成都军区的一把手王诚汉,他接了谢振华的班,去当军事科学院政委了,还戴上了上将的肩章。有人就好奇,问谢振华,没继续干那个政委,心里头有没有点遗憾。谢振华听了,就乐呵乐呵地说,他忙着帮昆明军区的上万号兄弟解决退伍找工作的事儿呢,这可比升官儿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