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许地山做梦也没想到,他写过的一篇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居然在他女儿的身上应验了!
1934年,许地山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春桃》,小说中女主角春桃因为战乱不得不与丈夫分离,孤身一人从乡下逃到了北京,靠捡垃圾和破烂维持生活。
在逃难的过程中,她和一个同样收破烂的老农刘向高相识,两人相依为命活了下来,后来结为连理。众人对此议论纷纷,可是善良的春桃还是决定和刘向高一起生活。这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由刘晓庆和姜文主演。
这篇小说刚刚发表的时候,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才刚刚一岁,一家人将她视若掌上明珠,万万没有想到,将来她会有着和春桃相似的命运。
许燕吉大学毕业后被打成右派入狱,出狱后和一个关中老农结婚,同时还多了一个继子,两个人看起来积极不般配,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许燕吉却和这个不识字的老农恩爱到老。
许燕吉1931年出生在北平,母亲周俟松和邓颖超是同学,爸爸许地山为人和文学才华都十分厉害,发掘了老舍以及多为著名的现代作家,被老舍称为“文学创作的引路人”。
许地山去世的时候,许燕吉只有8岁,在此之前,她过着富足的生活:他们一家住在一栋两层的小楼里,也买过两辆奥斯汀的汽车,一家人经常开车出去游玩,由于父辈的约定,她还和陈寅恪的3个女儿成了好朋友。
爸爸去世后,许燕吉只能跟着妈妈四处逃难,去过广西、贵州等地,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一家人才得以在南京安定下来,许燕吉也进入明德女中读书。
1950年,许燕吉考入了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第二年和同班同学吴富融谈恋爱,后来两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工作。1955年,由于性格刚烈以及心直口快,许燕吉被人举报,被隔离审查,吴富融依然对她不离不弃,两人后来还举办了婚礼。
1957年,许燕吉被打成右派,次年被逮捕,但由于怀孕而被推迟,可是,由于巨大的焦虑以及痛苦,她的孩子没能够在肚子里健康长大,胎死腹中,而这也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孩子,她以后再也不能生育了。
1958年,她在狱中收到了丈夫吴富融的离婚起诉书,面对来自枕边人的离开,许燕吉大受打击,心里非常难过。她在狱中含泪给丈夫写了封长信,希望他能够念及旧情,不要离婚,可离婚判决书在第二年还是来了。
这段艰难的日子,让她这一辈子都无法难忘。
在《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中,她这样写道:“我就像个无助的溺水者,救助烂泥塘边的一棵小草,想暖回还有温度的爱情,想留住和社会的联系,想借力回到过去的生活。”
彼时的许燕吉,经受的打击不是常人所能够想象的,她没有任何退路,似乎只有了断自己才能结束这份痛苦。
看守她的人担心她因此而自杀,但好在她很坚强,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情是不可靠的!
人们都以为她会恨,可是她却哈哈大笑说:“我现在谁都不恨。”还特地写信给吴富融说不要特意躲着她,有同学聚会随时都可以去,在面对痛苦和仇恨时,她选择放下痛苦,轻装上路。
1969年,许燕吉提出希望能够嫁给一个当地人,最好是贫下中农,当时很多人听了许燕吉的经历后,都吓跑了,只有比她大10岁的魏兆庆顶着压力,愿意和她结婚。连哥哥周苓仲都无法想象,自己那样聪明伶俐的妹妹就这么嫁给了一个文盲老汉。
许燕吉回忆说,魏兆庆为人老实勤劳,从来不让她做农活和粗活,有好吃的会先给她吃,生病的时候会东奔西走地为她抓药,也会彻夜照顾她,还帮她找了一份工作,而继子魏忠科也会围着她喊“妈妈”,虽然也有很多磕磕绊绊和小矛盾,但她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幸福。
而她也懂得感恩,会亲自辅导魏忠科的功课,对他视若己出,对丈夫也心存感激。1978年,魏忠科上高中时被老师发现英语很好,一问才知道是妈妈教的,老师瞬间就意识到,这个妈妈不简单。
许燕吉和魏兆庆结婚十年后,被平反恢复了工作。1981年她进入江苏省农科院,评上了副研究员的高级职称,分得了二室一厅房子。很多人开始对这段婚姻不看好,劝她快结束这段荒唐的婚姻:“你和他毕竟不相配,你们既无爱情,又无共同语言,给他一笔钱,散伙吧。”
可许燕吉却认为:“我和他可是一根苦藤上结出的瓜啊,我怎能丢下他呢?我离不开他了啊!我当时被人踹了一脚,心痛了大半辈子,现在我可不能伤他的心……我对婚姻还是严肃的,即使没有爱情,也是一种契约。这老头子没有做什么伤害我的事,十年来都和平共处,不能因为我现在的社会地位变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就和平共处不了。再说,这老头子已老,没有劳动力了,我有义务养活他……文化程度有高低,但人格是平等的。我们的道德观念基本一致。”
许燕吉不同意离婚,她认为魏兆庆虽然目不识丁,但是为人正直善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也未曾抛弃过她,是一个好人,在这一点上,两人是一致的,所以也是般配的。
后来,她帮着魏兆庆找了一个工作,再后来魏兆庆年纪大了,许燕吉就不让他劳累了,用自己一个人的工资养家。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一样的渺小、无助又可怜,但是,许燕吉用她自身的行为,续写了自古以来文人的骄傲。在无数人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一生的时候,许燕吉反而坚持了下来,因为她始终相信:正义和公正或许会迟到,可从来不会缺席。
对于爱情,许燕吉同样理智。在经过了青春时期轰轰烈烈的爱情和婚姻后,她更加明白感情的真谛是细水长流。所以即便丈夫是一个农民不识字,没办法和她谈论诗词歌赋,也没有很多共同语言,但却对她比任何人都好,两个人说不上存在爱情,但是亲情是实实在在的。
正所谓: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许燕吉甘愿和一个老农白头到老,也是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