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陈毅前来看望,刘伯承说他左眼快瞎了,陈毅:眼不见心不烦嘛

历史学馆 2023-12-13 20:55:35

1966 年 5 月,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被撤销了,战略小组仅仅剩下了一个空壳子。在此以后,刘伯承元帅失去了实质性的工作。于是他便不顾体弱多病转而开始积极协助和支持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元帅的工作。

同年秋天,北京城的气候骤然发生变化,市区变得纷扰喧嚣。嫌弃吵到的刘伯承元帅便决定搬-到北京郊区的西山,在那里住了下来。

这时候的刘伯承元帅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东西了,即便是大字号的书,他都要拿着放大镜,才可以模模糊糊地分辨出上面究竟是写了什么。

关于刘伯承眼睛不好,在去年的时候他的一些老部下拜年时,他的夫人汪荣华还打趣说:“斗大的字还是能够认出来的,衣服的颜色也是可以分辨的。”

不久后,叶剑英元帅和聂荣臻元帅也搬了过来。陈毅元帅和徐向前元帅尽管说没有搬到西山居住,不过他们也对城里的纷杂感到无奈,时常会来到西山。于是,五位老帅常常会在一起畅聊,以此来舒缓心中的闷气。

一天,陈毅乘车来到刘伯承家中看望他。刚到刘伯承书房,陈毅便开口大声说道:“刘帅,你好呀!”

听到陈毅的话,刘伯承也将手里的放大镜以及《参考资料》书放到了桌面上,接着他看着陈毅说:“是陈老总来了呀,赶紧坐,赶紧坐!”

接着,陈毅便走到了刘伯承的面前,上前紧紧的握着他的手说道:“老同乡怎么样,最近身体可好?”

刘伯承回答道:“不行啰!这不,我刚想试着看看‘大参考’,还用了放大镜,不过还是模模糊糊的,啥也看不清。看样子,我这只左眼也快要瞎咯。”说完这句刘伯承便请陈毅坐在了沙发上。

陈毅元帅刚坐下就随口说道:“瞎了也挺好!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嘛!”

在讲这句话的时候,陈毅竟是有些羡慕老同乡加老战友刘伯承了,此刻的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一个瞎子,这样他就看不到尘世的烦扰了。

对陈毅的话,刘伯承是清楚意思的,他并非是在与自己开玩笑说自己瞎,而是另有所指,于是刘伯承便便接着陈毅的话说道:“是啊眼不见心也烦嘞,谁让我的耳朵还不聋呀!这还真是怪事,眼睛不怎么好,可是我的耳朵反倒是灵敏起来了。你听,他又开始叫开了。”

果然,陈毅顺着刘伯承手指的方向看去,他也听到了那高音喇叭里骂大街的音量。

在陈毅与刘伯承交谈时,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这三位元帅与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副主任刘志坚,这时候也是过来看望起了刘伯承元帅。

在交谈时,得知外面发生的情况后,5位元帅都显得十分焦急,很快众人就离开了,此刻刘伯承家中又再次恢复了寂静。

就在这时,他的汪荣华走进来劝刘伯承道,你放心,有毛主席在,不要多想,你现在还是要好好养好身体,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刘伯承却并不这样认为。在他想来,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尽管说如今是撤销了,不过他依然还是元帅,他依然要去关心军队,依然要去关心国家的国防建设。认真算起来,自从刘伯承担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以来,已是有近7年的时间了。

1949年10月20日,在中央军委组成以后的第一次集体会议上,总参谋长聂荣臻提出了一个关于军事发展的建议:我们要建立一个军事大学,以全面提高当时中国军队的基本素质。

听到这个建议却让刘伯承元帅陷入了纠结。他有一个想法:要不要回去,继续担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与军事后勤方面的工作?

想到这里,他提笔给中央写去了一封信,

在信中刘伯承元帅写道:“现在咱们的军队干部需要更年轻的力量参与到其中。而年轻干部的培养也是最困难的,我们必须要有丰富经验的人领导。我愿意辞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去主抓军事学院建设的相关问题。”

毛主席收到这封信后,恰好当时的周总理也在场。两人笑着讨论了一会说:“我看伯承这个主动请缨就很好么,我觉得这样安排也是最合理的。”

周总理听后也表示:“伯承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他的能力是可以胜任的,之后我们开会讨论一下,这件事我是同意的。”

最后,经过中央领导商议后,便答应了刘伯承的请求。

不仅是这样,刘伯承又专门给当时军委副主席朱德写去了一封信,要求将手头上的工作全部转交给邓小平与贺龙,颇有些“先斩后奏’的意思。

本来以为会因此受挫的刘伯承,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中央的答复,完全支持他主持建立军事学院的要求,并要求他早日回北京来去主抓这个工作。

刘伯承听后十分的高兴,他赶忙安排好眼下的工作交接,并于 1950 年 10 月 27 日回到了中央。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刘伯承元帅想的那么简单。他一门心思想要建立一个好的军事学院,很快就遇到了难题。

当时,毛主席出门工作,刘伯承元帅扑了个空,他又急忙地去找周总理。还好,周总理在办公室正在进行着公务。在通报过后,刘伯承元帅便进了屋。周总理也放下了笔,亲自倒了一杯水,放在他对面的桌子上。

总理笑着说:“哈哈,我们的刘大将军啊,你可真是党的好同志,哪里出现困难,哪里你就会出现。但是,你可别把建学校这事想那么容易?”

刘伯承先是笑着感谢了一下周总理,随后他开口说道:“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总理我还是很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的。只是......总理啊,你们可得全力支持我工作呀。”

周总理点了点头说道:“有什么要求你可以说,我会与大家一起讨论的。”

“也没其他事,我就是想让陈毅来给我当政委。总理,您看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刘伯承说完这句后,他的脸上也是有一点不好意思。

周总理一下就看破了刘伯承那点小心思,只见总理笑了笑说:“你想要陈老总啊?他可是华东军区的司令员,哈哈哈,我看你这是为了要钱,要人,要东西都方便呀?”

刘伯承见自己被道破了心事,干脆坦然地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也算是默认了周总理的想法。不过当地的周总理却也并未立即答应刘伯承的请求,只是告诉她要讨论以后才有结果。

周总理没果断答应,刘伯承元帅也知道这个要求可能不会得到批复了,之后二人又聊起了学校的其他问题,这一次二人的谈话还算是顺利。

在军校开校的前一段时间里,刘伯承再一次被毛主席叫到了办公室中,商量起了制定教学宗旨以及学校编制的问题,这时候刘伯承又一次的提出想让陈毅来担任政委的请求。

毛主席听后说道:“咱们呀还是先处理好这些事物,你说的这件事我是会认真考虑的。”刘伯承听到毛主席话后,也只好回去工作了。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刘伯承每日还是会被毛主席安排一些重要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去再去与主席商量调陈毅过来当政委这件事。

后来刘伯承为了海军和空军未来的发展,就在军校内设立了不同的教学体系,这也对于刘伯承提出的军校建立意见,经过中央领导审核无误后,给予了全力支持,不过关于陈毅调到军校的申请,中央领导却是没有通过。

虽然陈毅没有担任军事学院政委,但他对刘伯承所创建军事学院的支持却是竭尽全力。这一点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因为陈毅对创建军事学院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知和重视。

陈毅一直期待着解放军能够尽早建成一支高度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解放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从创建一个好的院校入手。

对此,《刘伯承传》中是这样记述的:

当刘伯承元帅在领受了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事学院的组建工作来到南京后,陈毅元帅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不仅要干部给干部,要房子陈毅会让随便挑,而且二人亲密的战斗情谊也开始于25年前的顺泸起义至中原而高度成熟。如今又配合默契,协力建军。

在军事学院成立之时,当日的陈毅受中央军委委托,在成立大会上致训词,同时他还将一面军旗授给刘伯承院长。”

此外陈毅还动员了华东军区领导人陈士榘、钟期光等人来军事学院担任训练部长、政治部主任。这些领导人的加入足可见陈毅对创建军事学院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除了在军事学院的创建上给予支持外,陈毅还在学校的教学等问题上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1951 年 6 月,刘伯承和陈毅商定在临淮关地区举行一次由坦克兵、炮兵、空降兵、工兵等诸兵种合成的步兵师河川进攻战演习。

演习的重点是探讨现代合同战术的指挥与实施。这些演习不仅是军事学院创建史中的佳话,同意这也是二位元帅齐心协力集智聚力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佳话。

在1971年时,此时的陈毅元帅的生命已经步入了倒计时。他的体内癌细胞肆虐,蔓延至全身,使得他的躯体布满了包,陈毅那原本魁梧的身材此刻已经瘦弱不堪,曾经那张总是洋溢着乐观笑容的脸庞也已经变得蜡黄憔悴。

实际上这个时候,陈毅的内脏已是出现了腐烂。癌症晚期的病情最为痛苦,不过陈毅却是展现出了极强的毅力,他从未因此喊过痛。

在元旦过后的一天,他的秘书再次前来看望他,那时他的病情已经恶化到极其危险的境地,生命随时可能消逝。

那时的陈毅元帅已经言语艰难,但神志依然清晰。他用嘶哑又微弱的声音对秘书杜易说道:“这些年...把身体给搞垮了...没...没办法继续工作了。”

秘书流着眼泪安慰他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时陈毅的夫人与孩子们也守在了他的身边,看着曾经英勇的父亲变成现在的样子,孩子们的心中也是充满了无尽的哀痛。

为了不让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为子女担忧,他们强忍悲痛,面带微笑,默默地陪伴在父亲身边,轻轻地抚摸着父亲苍老瘦弱的手。

1972年1月4日下午,她们似乎听见父亲在说着什么。夫人张茜把头轻轻凑在陈毅嘴边,只听这时的陈毅呢喃的说着“党...红军...战胜敌人...”。

这也是她们最后一次听见陈毅说话了。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陷入到了深度昏迷中,当时的叶剑英、李先念以及陈毅的妻子儿女们此刻都在医院里焦急地等待着抢救的结果,

他们是那样期待着奇迹可以发生,不过所有人也清楚陈毅元帅的生命可能已经无法挽回。

1972年1月6日23时55分,这位新中国开国元帅陈毅因病在北京离开了人世。

得知陈毅元帅逝世的消息后,当时已经双目失明的刘伯承元帅拖着年迈的身体,被秘书搀扶着来到了医院。

刘伯承与陈毅是同乡,二人更是亲密的战友,他呢吧的感情深厚如手足。在刘伯承走下车后便忍不住哽咽的说道“陈老总,你在哪里啊?”

等到刘伯承被搀扶着来到病房门口时,此刻的他先是强撑着身体鞠了三躬,随后又向着四个方向各鞠了一躬。

之后陈毅的夫人张茜搀扶着刘伯承来到了病床前,这时候的刘伯承已是泪眼婆娑,不过双目失明的他却是没有办法再去看陈毅最后一眼了。

在张茜的搀扶下,刘伯承伸出了那双颤抖的手,轻轻的抚摸着老战友的遗体,此刻刘伯承只感觉手触摸到陈老总时,是如此的熟悉可却又是如此的冰冷,在场众人见到这一幕无不留下了眼泪。

最后刘伯承他强忍着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带来的双重痛楚,接着他又向着遗体鞠了三躬。

等到他出门以后,这位军人出身的坚毅元帅却是再也忍不住痛哭失声。

1986 年的 10 月 1 日,这是一个举国欢庆的国庆节。然而,就在这一天,刘伯承的病情突然恶化,五六个医生急忙赶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刘伯承的情况这才逐渐稳定下来。

在恢复清醒后,刘伯承挣扎着想坐起身来,这时他的夫人汪荣华用力拖着他的后背将他扶起。刘伯承此时已是有了一种预感:“我的生命恐怕是要走到尽头了!”

刘伯承抬起手用力的指了指自己的外套,他的夫人汪荣华立即就将外套给拿了过来。

这件外套如今已是很旧了,有好几处都是打着补丁的,这些补丁的颜色也有所差异,一看便让人知道这些补丁并非是同一年打上去的。

刘伯承一生节俭,如今这件旧军装,也是缝缝补补的,可是他却是已穿了好多年啦!

汪荣华看到这时刘伯承的手指又轻轻的抬了起来,她立刻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于是他赶忙从旧军装的夹层中取出一封信,这封信叠得很是整齐,不过看信封的颜色,却是并不像最近才写的。

汪荣华在打开信以后,发现上面赫然是刘伯承的笔迹。

这封信并不长,汪荣华在看过以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原来是刘伯承此前已经写好了遗嘱。这封信或许是在几年前就已经写好了,只见这上面有这么一句话:

“在我死以后,希望可以不要将我安葬在八宝山,或许还要劳累你与几个孩子跑一趟,把我的骨灰洒向我热爱的祖国大地,让我与那些曾经牺牲的战友们永远的待在一起!”

这时汪荣华凑到了刘伯承的耳边说道:“伯承!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将你的遗愿上报的!但是我知道,你一向坚强,我希望你可以早日好起来!”

在他去世后,邓小平他看着自己的老战友、老搭档,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众人都老了,虽说刘伯承离开时已是 94 岁了,不过邓小平依旧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邓小平很是伤心地对着刘伯承的遗体鞠了一躬,他低着头的那一瞬间眼泪滴也正那一刻落在了地上,在地上留下了点点痕迹。

接着邓小平抬起头,看着刘伯承的遗照,他慢慢的走了过去,然后他伸出手抚摸着照片中的老战友,轻声喃喃道:“老搭档!你一路走好!”

不没过多久,聂荣臻元帅也来了,此时的他的身体也不好,双腿疼痛得很是厉害,已不太能走路了,此时的他是坐着轮椅的,警卫员推着这位元帅慢慢走了进来。

聂荣臻手臂上缠着黑纱,他刚一进入礼堂就大声说道:“刘帅啊!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呢?国庆节的时候,我还刚看过你啊!”

悲从中来,聂帅的两行泪水忍不住缓缓流了下来。这时候邓小平也走上前,轻轻的拍了拍聂荣臻的肩膀说道:“你自己身体也不是太好!情绪不可以这么激动!”

但聂荣臻又哪里可以控制得住,他哭得特别厉害!这一日,无数的开国将领都来送这位共和国元帅最后一程,杨得志、洪学智、张爱萍、陈锡联、杨成武、陈再道。尤太忠等人纷纷到场,此刻所有人都心情都无比沉重。尤太忠更是在刘伯承遗体前哭成了泪人。

徐向前来得稍晚一些,他手中拿着一张纸,定眼看去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这首诗是徐向前为了悼念刘伯承亲笔写的:“

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潇潇天地倾。 垂首山川思梁栋,举目九天觅帅星。 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 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0 阅读:20
历史学馆

历史学馆

温一壶酒,煮一杯茶,请君暂座儿,听我道尽那茫茫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