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内卷制造的愚昧:自我丢失的肖像画

宁拙说 2025-01-23 17:31:00

内卷必然使有的孩子沦为教室的多余人。

只要孩子稍有自知的能力,就知道自我是荒诞的存在。

课堂上,孩子高度超然,显出完全处在另一世界的表情。问孩子,刚才老师讲的什么。孩子奇怪地望着你,坦然无辜。批评孩子,孩子居然微笑地瞧着老师,那是恬静又惬意的微笑。

自尊心敏感的老师就要质问,难道老师讲的不好吗?你能听到窗外的风声,就不能听进一句老师讲的,为什么对知识这样深恶痛绝?

聪明的老师是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总是努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看看孩子又咋样呢?

孩子安然地坐着,脸上是一副恬静的神气——什么也不干!你提醒孩子拿起笔,按要求勾画批注。孩子既不研读,也不批注,一无所思,一无所事,享受生命的韶华。

要求孩子交作业,实在是奢求。向孩子索要作业,孩子面无表情。质问孩子,孩子好不容易望你一眼,漫不经心的,像置身远处。

你把孩子请到办公室写作业,不得上课。孩子坐在那里,安如泰山,不写一个字。

无论你怎么惩罚,孩子都高度超然。孩子坐在你面前,就像荒诞的噩梦。

你思索孩子的问题,怎么对学习如此厌恶?你视为神圣的知识,在孩子看来不过是魔咒。问题在于孩子连厌恶学习也不知道,只享受超脱的安逸。

我和蔼地问孩子,你跟追逐的狗,嬉戏的猫,甚至爬行的虫子,到底有什么区别?

孩子只剩下本能,对吃的热情表演得很夸张,奔向食堂荡起一股风。桌上桌下都是零食,身材肥硕,脸上的肉多得呆蠢。

课间的打闹跟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区别,叫嚷追逐是酣玩的模样。老师到了,也浑然不觉,好个欢乐忘情的巨婴!

作文是生命空洞的镜子。顽强地抗拒写作文,照看着提醒着写作文,可照样写不出一个字。如果关心孩子,看考试作文留下的墨宝就发现,在生命的戈壁找不出一株情感的草,一星思想的绿色,只剩下文字垃圾。

孩子对语文的厌恶无以复加,却不知道正是生命荒漠的反应。老师竭力激励孩子,沿文字的幽径去寻觅丢失的自我,可孩子看不进一句《红楼梦》,一本语文书从没有读过半页。

询问孩子,是什么时候听不进一句讲,看不进一行字,做不了一道题?孩子茫然地望着老师,什么也不回答,生命就是荒漠,自我就是虚无,学习就是荒诞。

回首十年生涯,一场醒不来的噩梦!老师不是启蒙自爱,而是制造蒙昧,多年如一日地制造题海,顽强地摧残生命,才使孩子彻底超脱学习,厌学到骨子。

老师从没有反思,除了分数,操练题海有什么意义?是不是驯化出愚昧生命?莫非知识不是用来治愚,而是用来造愚?老师不是用来唤醒生命,而是使生命睡得更深更死?

孩子不只抛弃学业,更是抛弃自我,生命蜕变成空壳。

老师啊,莫非你就培养孩子一种信仰——愚昧!

0 阅读:0
宁拙说

宁拙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