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起明朝的阴谋论,简直就是一抓一大把,基本上明朝的皇帝人手一个阴谋论。
明仁宗是怎么死的呢?是被郭贵妃下药毒死的。郭贵州为什么要毒死他呢?因为郭贵妃要当皇后。
原本她的毒死对象是皇后,结果呢?她的那份毒药被明仁宗吃了下去。
在明宣宗之前,明朝皇帝驾崩的时间普遍都是在五十岁以上,甚至是在七十岁以上。
就连他的父亲,仅仅只在位十个月的明仁宗,年龄都在五十岁左右。
但是他连四十岁不到就去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张太后、文官集团一致要他死。
具体可以参考明宣宗去世之后的朝廷权力架构,一部分在张太后的手里,一部分在文官集团的手里,那朱祁镇在干嘛呢?
要知道,当时的朱祁镇连十岁都不到。
而朱祁镇与朱瞻基一样,也是被外戚联合文官集团害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要收缴兵权。
而当时的兵权主要集中在他的那五位舅舅的手上,你说他这五位舅舅能放过他吗?
更何况,他又裁撤了将近十分之一的官员,你说文官能放过他吗?
朱祁镇之后就是明宪宗、明孝宗,而这两位也是死在文官集团的手里。
要知道,负责给他们治病的都是一个叫作刘文泰的太医,难道这里面就没有阴谋吗?
刘文泰将明宪宗、明孝宗治死,而吴杰则将朱厚照治死。
要知道,朱厚照在落水的时候还活蹦乱跳,但是自从接受吴杰的治疗开始,身体就每况愈下。
但文官给出来的说法是,他是死于落水。
明光宗自不必说,红丸案本身就疑点重重,试想一下,皇帝在吃药之前还好好的,吃药之后突然就驾崩,谁能保证这个药没有问题?
而天启与朱厚照一样,也是死于落水。
既然文官集团能用落水的方式处理掉朱厚照,自然也能处理掉天启。
甚至就连土木堡之变都是文官集团策划的,而北京保卫战则是文官集团拒绝朱祁镇回来的一种方式。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朱祁镇要查军队的腐败问题,而这一查就会牵扯到兵部(于谦是兵部侍郎)。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阴谋论总是能颠覆你的认知,而你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也觉得阴谋论是真的。
但实际上,关于明朝皇帝的阴谋论有存在的可能吗?没有存在的可能,因为这根本就没有操作性。
02
一场针对皇帝的阴谋,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如果一个人要铲除皇帝,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皇帝的动向,今天在哪里,明天在哪里,要不然怎么通过合理的手段将皇帝推下水。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买通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太监。
但就算你买通太监,也不一定能将皇帝铲除,因为谁能保证皇帝落水一定会驾崩。因此,必须要再买通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太医。
这样一来,这个团伙最起码就有三个人的存在。
有的人或许好奇,不就是只有三个人吗?为什么说最起码只有三个人呢?因为你在买通太监、太医的过程中,不可能是自己亲自走动。
毕竟你不断的接触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能意识到你到底想干什么。
而明朝可是有着锦衣卫、东厂这两大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存在。
这两个特务机构的特务可不是穿着官服到处跑,而是潜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连街头小贩都有可能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你说你能逃得过他们的侦查吗?有的人或许会说,买通他们的工作人员不就行了吗?
别说东厂,单单是锦衣卫,在京城就有不下于五千的存在,你难不成想收买这五千人吗?
要知道,你可不知道哪一个是锦衣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全部收买,但是可能吗?明显不可能。
既然如此,你被侦查出来,那是肯定的事情。
其实就算锦衣卫不将你侦查出来,你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要对皇帝动手脚的话,那么这个负责走动的人一定会是家丁。
因为家丁有两个先天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他从小在你家长大;第二个优势是,他不比你的儿子,由于出生平庸,相对来说他并不起眼。
但你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家丁,你会不会将你的主子给卖掉?
要知道,这场阴谋针对的可是皇帝,一旦案发的话,你的九族都不保。你会为了你的主子拿着自己的九族去冒险吗?肯定不会。
更何况,你主子能给你的肯定比皇帝能给你的要少。
这样一对比,就没有了任何卖命的可能。
一个大臣敢对皇帝动杀心,那么说明这个大臣肯定被皇帝严重伤害到了利益。
但你试想一下,你杀掉这个皇帝,你能保证另一位皇帝会保证你的利益吗?你保证不了。
就比如,杨廷和当年原本以为嘉靖好控制,结果呢?嘉靖一上来就把他反杀。
更何况,就算你能确定这个皇帝能保证你的利益,但你都已经混到能刺杀皇帝的程度,说明你在朝廷的地位一定不低。
而你在朝廷里的地位不低,说明你最起码都已经是五十岁以上。
要知道,当年强如张居正当上首辅的时候,也已经四十八岁。
而当时明朝的平均年龄是在四十五岁左右。
你试想一下,你都已经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你冒着被灭九族的风险去打皇帝的算盘,结果呢?没过几年就去世,将这个利好留给后来的首辅,值吗?肯定不值。
有的人或许会说,文官不是一个整体吗?既然如此,动手肯定是大家一起动手。
要清楚一点,文官无论是从朱元璋开国,还是到崇祯亡国,自始至终都不是铁板一块。
因为文官也是分群体的,有的是以师生关系为纽带,有的是以同乡关系为纽带。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大家虽然同朝为官,但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战。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明朝的党争。
试想一下,文官倘若真的团结在一起,那么哪里来的党争?
而这也间接说明,一个大臣如果要对皇帝动手的话,没等锦衣卫、东厂揭发,他的政敌就已经揭发。
03
既然文官不能威胁到皇帝,那为什么还是让人觉得文官能威胁到皇帝的性命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皇帝奈何不了他们。
皇帝不是有皇权在手吗?既然他们威胁不到皇帝的性命,那皇帝岂不是可以将他们杀掉?
皇帝的确能将他们杀掉,但是你一旦杀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迎接你的将会是舆论的狂风暴雨。
不但朝廷上的大臣在骂你,就连民间的文人也在写书骂你。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谁都在骂你,你说这搁谁谁能受得了?
更何况,一般情况,大臣被杀,基本上都是因为进谏,你说人家进谏是出自于本分,你将人家杀掉,是理亏,还是得理。
当然是理亏,既然是理亏,后世将来写史书的时候,也得拿这件事出来大写特写。
你说这是亏,还是赚。
这就直接导致无论大臣骂的再狠,皇帝最多也就是将他们关进大牢,又或者将他们贬到边远地区,杀他们是不可能的。
而他们也正是拿准皇帝不敢杀他们,所以才敢在朝廷上使用各种耍无赖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标。
就比如钱太后去世的时候,现任皇帝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不允许钱太后与明英宗合葬。结果他们呢?一致跑到宫门口痛哭。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朱见深驾崩。
最后这一件事情只能随了他们的意,毕竟他们原本就占理。
而他们要是不占理的话,也能使用这一套,就比如当年张居正的夺情事件。
按照朝廷的规定,如果皇帝下令夺情,张居正是能不回家守孝的。
但由于变法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无论皇帝再怎么要求张居正留在京城,他们就是提反对意见。
总而言之,张居正就是不能留在京城,夺情这一套,能用在别人的身上,就是不能用在张居正的身上。
这就是典型的文官双标,如果一件事对他们有利,那么这件事他们一定会支持。
如果这件事对他们没有利,他们会通过圣人的言论,又或者通过各种断章取义的祖宗成法来警告你,不允许你这么去做。
而你要是一意孤行,可以,只需要上一道奏折即可。
重点不是在于这一道奏折,而是在于这一道奏折的署名是六部九卿。
说得难听一点,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你如果不按照我们说的去做,那我们就一起罢工。
朝廷相当于一个庞大的机器,而六部就是这个机器最重要的零件,要是少了六部,朝廷不可能运转得下去。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皇帝只能妥协。
04
封建王朝虽然是皇帝的王朝,但实际上却是整个统治集团的王朝,仅凭皇帝一个人根本玩不转。
而皇帝要依靠整个集团去推行统治,就要对这个集团做出一定的退步。如果不做退步的话,损害的只能是皇帝的利益。
因为王朝改姓换代,改的只是皇帝的姓,皇帝的代,而作为文官的他们,依旧能保持自己原来的地位。
因为新上任的皇帝需要他们去推行统治。
所以孰轻孰重,皇帝的心里门清。
崇祯:文臣个个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