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发生了一件奇葩的事情,小伙王某是一名大学毕业的有志青年,在大学毕业后,他想报名参军入伍,但我国军人体检非常严格,所以王某对自己能否入伍并没有多大信心。
为了做两手准备,他准备如果没能参军入伍就和朋友一起开一个火锅店,为了筹备资金,王某便以名下的房子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以便获得前期的启动资金。

银行,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权威的,按道理来说根本不会坑老百姓的钱,所以当银行经理将王某带到一间会客室内,并且拿出空白的《个人借款合同》和一沓空白贷款材料让王某签名,还让王某不要填写日期时,出于对银行的信任,王某并没有多想,很快便按照银行经理的要求填完了这些材料。
出乎意料的是,此事发生三天之后,王某就接到了部队的入伍通知书,圆了他的军人梦。
在入伍之前,王某特意打电话询问银行,银行告知王某,之前办理的只是授信手续,并不是贷款申请手续,而且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听到这番话后,王某便放心的入伍参军去了,可等到几年后退伍出来,却莫名发现自己背上了一百万的贷款。

王某经过多方探查,得知这一百万人民币打在了一名自己不认识的家具店老板手上,并且对方手中还有自己向其购买家具的合同。
王某莫名其妙,自己绝对没有购买什么家具,这个人自己根本不认识,而且在王某服役期间,银行不止一次地打电话给王某父亲,告知其王某在银行贷款一百多万,如果不还的话就要起诉处理了。

出于爱子心切,王父便慢慢赚钱还贷,得知王某退伍之后,银行还打电话威胁王某,让他签署情况说明,并且承认银行把钱打到第三人账户上是经过他同意的,在王某拒绝后,银行方还扬言要告小伙诈骗。
被银行嘴脸彻底惹火的王某,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了法庭,可没想到的是,在法庭上银行的说辞又换了一种,他们声称,是王某的父亲借用王某的名义向银行贷款的。

后续法院的鉴定结果显示,《支付申请书/委托书》《个人借款凭证》上的王某签名,与样本签名笔迹“非同一人所写”。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部分银行工作人员的嘴脸实在是太过丑陋。
而且文中的这个银行近些年更是和一些高利贷软件合作,各位有网贷历史的可以查查,很多借款方都是这个银行!
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