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起家的那些事

小卒话史 2024-07-08 07:36:27

文|小卒话史

学初中历史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初中课本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考试的常考点,很多同学都背过。

太平天国运动由洪秀全发动,有人说他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运动,是不是像项羽那样“力拔山兮气盖世”,或者像刘邦那般跟个“街头小霸王”似的,有点流氓脾气,至少是个“社牛”,否则干不了这件事。恰恰相反,历史上的洪秀全是个正经读书人,文弱书生一个。

晚清时局动荡,一个文弱的书生如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这跟他本人早年间的经历有关。

洪秀全出生于广东,家境贫寒,双亲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但洪秀全小时候非常聪明,喜欢跟那些读书的孩子在一起玩,还时常向他们借书读。没过一阵子,什么四书五经他都背个滚瓜烂熟,村里人都说洪秀全这孩子日后必定做大官。

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一个好处,它可以让那些寒门学子有机会参加科考走上仕途。洪家人针对洪秀全的情况,就决定让孩子通过考科举来博一个好前程。所以洪秀全从16岁开始就正式加入考试队伍。我们知道,考状元要经历几个阶段:秀才、举人、进士(进士前3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考试程序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县试通过进入府试,府试通过就是秀才身份,就算有了功名,之后再一步步往上考,直至进京考状元。

但是洪秀全很郁闷,每次县试都轻松考过,但府试就是过不去,也就是说最低等次的秀才功名,他始终拿不到。一晃七八年过去,洪秀全自己也非常纳闷,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其实他是不知道,彼时的清政府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朝纲腐败不堪,府试能不能过去关键看你会不会来事,礼数到则自然录取,否则像洪秀全这样的贫寒子弟,根本不予考虑。后来洪秀全明白了这条潜规则,但堂堂七尺男儿不能总让家里人拿钱,索性在村里办起了一个私塾,靠自己肚子里装的那点学问挣点银两。

如果洪秀全按这条路走下去,根本都到不了像范进那个中举的地步,因为靠私塾那点钱,根本不够一路考试打点的,朝廷根本不会给他机会。那么要如何走出人生困境呢?答案是一本书。影响洪秀全改变思想观念的完全是因为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书。此书作者为中国第一个基督教传教士梁发,他也是我们中国人。这套书包含9个小册子,说的其实就是基督教基础教义,把新约旧约什么马太福音马可福音都杂糅到一起,然后用中国人能明白的那些浅显易懂的词汇、道理,再加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牵移,把这本书变得深入浅出,说白了就是为了传教方便。老百姓能读懂,不是那么含混晦涩。此书也是基督教的初级读物普及本。

洪秀全怎么得到此书的呢?广东属于沿海地区,经贸较为繁荣,传教士也很多。有些传教士为了方便传教,干脆在街道边上支起一个小摊,当街劝说,或背着一个乐器,他们以这样的醒目方式,来抓住客人的心里,把他们吸引过来,进行引导、规劝。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大家也叫他“查理宋”(外文名:查理·琼斯)曾在美国加入基督教,后来就到国内传教。他在传教时拿着手风琴,看起来比较洋气。以致于后来宋庆龄的哥哥宋子文跟盛宣怀的女儿盛七小姐(盛爱颐)恋爱的时候,盛爱颐的母亲高低不同意,说自己的女儿不能嫁给一个戏子家的孩子。在过去“戏子”属于下九流的行当,而这正是因为宋嘉树过去背个手风琴到处传教,老太太误以为他是唱戏的,所以坚决不同意。此话不题。

一天,洪秀全百无聊赖在街上溜达,就来到了一个摆摊传教士的跟前。洪秀全本以为小摊是算卦的营生,就叫摊主给自己算上一卦,看看何时功名能落到自己头上。这个传教士就说,你将来会获取一个最大的功名,洪秀全心想那不就是个状元吗?有人说这个故事就预示着洪秀全今后将当皇帝。

千传万传马屁不传,这样的好话虽然大家都愿意听,但传起来可信度低,没有意思。洪秀全也一样,心里确实美滋滋,但他知道这都是奉承话,老板想收点银子罢了。紧接着,传教士又拿出几本书给洪秀全,让他回去看看。佛教管这叫“法物流通”,传教士给的这些书也是免费的。洪秀全喜欢读书,这免费赠书岂有不要之礼。

书是拿回来了,可还没等看呢,洪秀全就开始发高烧,一场大病就是一个半月。如果放在有些人身上,别说烧一个半月,就发热半个月恐怕小命不保,但洪秀全挺过来了。发烧期间,他身体难受,无聊之际便拿出传教士送的书来读。刚开始翻的时候,洪秀全觉得里面的内容跟考科举没什么联系,就顺手扔在衣柜里,不去管他了。

一晃三四年过去,已近而立之年的洪秀全第二次拿起这套书,却一下子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吸引,大为叹服。上帝说要有光就有光,要人人就出来了,亚当夏娃什么的,要得福就得福,洪秀全茅塞顿开,直言这本书写得妙。其实我们今天看来,《劝世良言》在当时不过是把洪秀全脑子里的那些想法给推翻了,换句话说,洪秀全科考上难以治愈的伤痛,都在这套书里找到了慰藉的另一种描述。只有说生活到了一定的艰难处境,再去读这类书,总觉得是“济世良方”,所以洪秀全才有“尽信此书”的思想火花 。

洪秀全再往深里读,甚至觉得这个基督教是真的好。此时洪秀全起了念头,觉得不能自己独享此书,要让自己身边的人都信这个,以摆脱过去的苦恼。一开始的时候洪秀全确实是抱着这个信念在亲戚朋友中传播,不过日子一久,他传着传着就发现,可以借此机会聚拢一群人。

出于人的某种本能,一旦发现自己控制了不少人,随之而来的就是控制欲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野心。一旦有了野心,就要干点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最后自己干脆也创立了一个教:拜上帝教。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基督教信奉上帝,而自己在看《劝世良言》时,给自己创立教派增添不少信心。书里说,上帝要对每个人进行一番考验,尤其是成大事之前,他联想到自己一开始得到此书时好巧不巧生了一场大病。若是以前,发烧一个办月人早就不行了,可自己却奇迹般活下来了。那时候也常做梦,仙人下凡对自己说以后必将有番作为,然后赐给自己一些东西,去斩妖除魔。所有这一切可不就是上帝给自己的疯狂暗示吗?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洪秀全自认过去所学都派上用场了,这是上帝在锻炼自己。每每想到这便增添了无穷的信心,浑身有劲。所以接下来传教时他更显用心,跟着自己一起的几个好哥们,像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的南王冯云山,一起到处宣扬教义。

冯云山很聪明,他跟洪秀全志气相投,之前两人就是好友,他也很快信上了拜上帝教,死心塌地要跟洪秀全把这个教发扬光大。一边传教一边对周围人说,我们大家干脆都别信佛祖、菩萨了,也别信孔孟那些说教了,把以前家里供奉的那些牌位都撤下来。广东那里处处都是有钱人,但有些思想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这些上年纪的人一看你们几个年轻人想干吗?有钱人的生活他不想改变现状。

洪秀全也看透了,说那些有钱人不愿意信奉拜上帝教,所谓穷则思变,那些人无动于衷。干脆决定到最穷的地方去传教去。一番研究决定去广西,说那里经常旱涝无保,在那里发展势力肯定最容易。结果只有洪秀全跟冯云山两人去,其他那些兄弟朋友嫌道远,没有钱,就留在广州了。

两人态度很坚决,到了广西后到处观察,有钱人的地方他们不去,最终选定了广西金田附近的六乌山。有个村子就叫六乌山村,背靠着六乌山。这村子穷到什么程度呢,粮食不够吃,大部分时间都靠挖野菜。主业虽然都是种田,可几乎没有产出,家家靠烧炭为生,大家倒可以想象白居易《卖炭翁》里的场景。

在这里有人信拜上帝教,但极少,因为当地的大部分人都信鬼神。这个村子附近有个六乌庙,庙里供奉两个神仙,其实就是土地神,当地的本土的神仙,很多人说神仙灵验,有求必应,所以哪怕自己不吃,也要天天供奉这个神仙。洪秀全跟冯云山商量,要让大家都信咱们的拜上帝教,必须把他们原来信奉的这个神给“拿下”才行。冯云山经过考察,制定了一条计策。

一日,两人把村里那些头头脑脑族长、村长什么的召集在六乌庙,洪秀全对大家说,这个六乌神不是东西,你们供奉他这么些年,该穷还是穷,该病还是病。那些人议论纷纷,不能这么说,亵渎神灵,罪过罪过。洪秀全说大家不用害怕,在自己眼里,什么神仙,一文不值。洪秀全说着便拿起笔欻欻在一张纸上写下什么,然后突然拿笔啪地一下,将墨汁点到六乌神的雕塑上。洪秀全故意用力,结果雕塑噼里啪啦呼呼啦啦塌了下去,有些地方都成了粉末。

当地人看了个个惊呼不已,觉得太神奇了。轻轻搁笔一点,神像就塌了,这得多大能耐?有些胆小的说两人要遭报应。一个星期过去了,人家看两人依然红光满面,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事没有。就这样,“洪秀全一笔点破六乌神”的消息慢慢传开,大家开始相信这个“洪先生”说的话了。

其实这件事冯云山早有预谋,六乌神像包括底座早已生了白蚁,蚂蚁早把六乌神嗑成空壳,无论是谁,轻轻一摁都得垮。还有,洪秀全当天用的笔看上去是薄薄的笔管,其实里面塞了两块铁片,洪秀全使出浑身力气于一点,那神像自然“粉身碎骨”。这样的事并不少见,陈胜吴广起义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买条臭鱼打开里面一瞧,都写着“陈胜王”;宋江想在水泊梁山当老大,探地穴,请公孙胜装神弄鬼,整出一块石碑,上面写着36天罡72地煞,所有这些不太服气的兄弟们一看,惊呼这都是“天意”,赶紧拥戴公明哥哥。

历史上,这类把戏很多人都用,洪秀全用的更是“出神入化”,洪秀全也不客气地对大家说,老天爷就选中自己了,无论见谁都这么夸耀自己,那自欺欺人的感觉到最后自己都信了。他把创立拜上帝教并把解脱众人之苦,都说成是自己的使命,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暗示。从这开始,很多人开始信洪秀全。

就在自己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洪秀全的父亲病重,他不得不从广西回去探亲,就把冯云山留在了当地。冯云山传教很有一套,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得到上千信教徒。冯云山对洪秀全忠心耿耿,传教的时候,他始终把洪秀全放在前面,所以虽然洪秀全不在这里,但那些教众都对洪秀全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土人”也有自己的势力,随着洪秀全的势力逐渐起来,肯定触及到当地势力。地方官府,还有很多地主阶级等看不见的势力。眼看洪秀全已经影响到自己,所以很多地主就开始到官府去告状,说冯云山他们纠集了上千人,蓄势待发,肯定要谋反,得抓。洪秀全还没赶回来,冯云山被抓,上千人的队伍里开始内讧,有人主张劫狱,把冯队长给弄出来,有人干脆说起义,端了县太爷的老巢。

内乱的结果肯定严重,此时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立马改变了混乱的局面,他就是杨秀清,太平天国里的东王,后来还有西王萧朝贵,南王是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自西王萧朝贵以下,皆受东王节制。冯云山跟洪秀全那些年立下汗马功劳,属于元老级人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封王的时候杨秀清排前面,因为没有杨秀清也就没有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了,甚至连拜上帝教都没了。

杨秀清是广西当地首批拜上帝教的信徒,他的聪明程度远胜于洪秀全或冯云山,而且打仗有一套。内乱之际他灵光乍现想了个办法,在众人面前突然“啊……呃……”个不停,众人一看这是哑巴了。因为在这样的教派里面,装神弄鬼似乎没人会怀疑,都很信这个。杨秀清接着一通比划,意思是自己已经被上帝附体,什么避灾祈福、如何避乱、禁止内讧等等,一套说辞把大家都给震住了。

杨秀清比划,说上帝降旨了,我们大家都要遭难,要大家切不可轻举妄动,否则众人皆亡。杨秀清连蒙带骗把大家唬住了。装了一段时间哑巴后,他开始装神灵附体,借用上帝的口吻装神弄鬼向众人发号施令,这跟《武状元苏乞儿》中苏灿假装洪七公附体是一个套路。等到洪秀全回来一看,杨秀清早已把局面控制住,洪秀全很高兴,但他不知道的是,杨秀清这一套玩下来,也给后来太平天国分裂埋下隐患。洪秀全一直在扮演上帝之子,杨秀清又专门扮演上帝,洪秀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恰恰是太平天国运动分崩离析的一条导火线。但此时大家是同生死共患难,正在创业阶段,根本没想这些。随着冯云山被救出后,太平天国力量逐渐壮大起来。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一条重要原因是内讧,除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还有翼王石达开北王韦昌辉到后来都各怀心思,天王洪秀全已经控制不住局面。民间说太平天国留下数不尽的宝藏,可曾国藩找了多年也不知下落,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42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