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部队,伙食标准比较高的兵种是哪些?

一介退休老干部 2024-04-14 01:17:22

文/凌陆军

军人是我国的守护者,他们保家卫国的同时,也需要健康营养的伙食来支持战斗力。

但是不同兵种的伙食标准也有所差异。那么,在三十年前,部队的伙食标准比较高的兵种,究竟是哪些呢?

我想,很多人马上就会说,那肯定是海军和空军喽!

那么,为何他们的伙食费标准高?

有人说,海军之所以高,是因为出海后,他们没蔬菜吃要吃罐头。

海军晕船主要是因为不适应,有的人前庭平衡器官功能强大,上船后很快就能如履平地,反之,有的人过了好几年,一上船还是吐,有人可能会说,舰艇机舱里闷热、噪音大造成的。

还有飞行员,一个人居然要吃五个步兵的标准,难道开飞机真那么累吗?而且你开飞机也不是每天都要开八小时,一般的训练,每次也就飞个把小时,每年累计能飞个一两百个小时就不错了,划到每天也就几十分钟。

飞行员的地面体能训练,除了比步兵多个滚转轮也没啥别的,平时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每人拿着个小飞机比划着演练战术。

我曾与一个退役的老飞行员(70多岁)讲起过这一观点,他说六十年代他们部队住河南,那个年代国家相对比较落后,不少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所以,当地政府对要保障供应飞行部队大量的蛋、肉等高档副食品很有意见。

于是,当地部队就把县长请来坐上飞机,在天空飞了几圈,县长随后就吐得一塌糊涂,下来后,连连表示今后一定保证供应,他给我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就是为了说明当飞行员不容易,所以要吃好的。

但我不敢苟同他的观点,其实县长晕机,是一下子不适应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县长体力不支导致的。而且你说要是歼击机飞行员吃的好点还有情可原,毕竟歼击机要做一些翻筋斗之类的特技动作,而像运输机飞起来四平八稳,飞行员也吃那么好就说不过去了。

要说辛苦程度,我认为首推铁道兵和工程兵中的隧道施工部队。

普通的步兵、炮兵分队参加国防施工或被抽调给上级营建,通常上级会给点伙食补助,一般是每人每天增加一、两角钱,外加一套旧服装做工作服。

铁道兵和工程兵的伙食标准我不知道,但好像不高,他们每天在粉尘弥漫或潮湿的隧道中,搂着风转“突突突”地干上几个小时,对身体的损害绝对比开飞机大得多,再说危险程度,在施工中被哑炮炸伤、被塌方砸伤的概率,也绝不会比开飞机失事摔死的概率低。

而且,由于施工大多位于交通不便、地点偏僻之处,副食品采购起来比一般部队更为困难,因此实际上吃到嘴里的不会比一般部队好多少。

那么,当时各军种的伙食费标准制定的依据又何在呢?

我估计应该是效仿当年的苏军,因为战争年代,兵种数量不多,无非就是步兵、炮兵和骑兵这么几类,其他的兵种数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伙食标准也就是达到一定级别的首长吃小灶,其他人一律吃大灶。

而建国后技术兵种如装甲兵、航空兵、舰艇兵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那么应当给这些兵种吃多高的伙食标准呢?

当年,苏军会强调“卡路里”的摄入量,而不太讲究营养的均衡,苏军可能认为操作的武器越贵重消耗的“卡路里”就越多,苏军为啥会这样认为?因为在落后的农业国家中,人们对机器存有天生的敬畏,连带着对操作这些机器的人也产生了敬畏。

苏联脱胎于农奴制国家不久,中国当时更是会开汽车都被认为是有大本事,如果会开坦克、飞机、军舰那就更加了不起了。

当时传说培训一名合格的飞行员所花的费用,折算成黄金与其体重相等,所以生怕飞行员因为吃的差而把身体弄坏了。

但苏军吃西餐,西餐的奶酪和黄油的“卡路里”极高,飞行员与步兵伙食之间巨大的“卡路里”级差,在面包上多抹一大块黄油就能找平,但中餐食材“卡路里”普遍较低,空勤灶为了达到规定的“卡路里”,只能靠大鱼大肉之类的来平衡了。

但我相信,不管如何,伴随着国家军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伙食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未来,不同兵种之间的伙食标准差异可能会进一步缩小,以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士兵的需求。

0 阅读:235
一介退休老干部

一介退休老干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