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让公孙贺当丞相,公孙贺为何不肯?预见危机,还是死在狱中

醉风文史 2024-09-26 23:35:24

很多人认为,自从大将军卫青去世后,卫家外戚就彻底沉寂,卫太子刘据失去最可靠的母系支持力量,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在卫青、霍去病之后,卫家外戚其实还有一人在朝堂上位列丞相之位,他就是卫青与卫子夫的姐夫,公孙贺。

别看丞相位高权重,群臣趋之若鹜,但在汉武帝时期,丞相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公孙贺就曾经拒绝接受丞相印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卫家外戚一员

公孙贺的父亲公孙浑邪在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中立下不少战功,因此获封平曲侯,刘彻成为太子后,公孙贺作为功臣之子选拔为太子舍人。

刘彻登基后,公孙贺随即被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太仆,负责掌管皇帝出行的车舆马匹,这无疑表明,公孙贺是刘彻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前139年,汉武帝到霸上祭祀先祖,返程时顺路到姐姐平阳公主家做客。

就是这次做客,汉武帝将卫子夫从平阳公主家带回宫中,之后,卫子夫就怀上了汉武帝第一个孩子。

汉武帝大喜过望,对卫子夫的尊宠一天胜过一天,后来听闻馆陶公主刘嫖派人抓捕卫青,想要杀死卫青恐吓卫子夫,汉武帝就让卫青担任侍中,卫子夫的兄长同样加为侍中,并且在数日之内,赏赐卫家累计达到千金。

这还不够,为了让卫家更加显贵,汉武帝又下诏让公孙贺娶卫子夫长姐卫君孺为妻,卫子夫二姐与陈掌私通,汉武帝就召见陈掌让其显贵……

在汉武帝的有心恩宠下,卫家在朝堂上逐渐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前124年春,公孙贺跟随卫青出击匈奴,在与匈奴交战中,公孙贺捕获匈奴王,班师回朝后因功封侯,十二年后,因酎金成色不足被夺去爵位。

前111年,汉武帝给公孙贺复侯的机会,命其为浮沮将军,领兵一万余骑从五原郡出击匈奴,结果远走两千余里而未见匈奴一人,公孙贺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二、被迫成为丞相

前103年,丞相石庆去世,汉武帝考虑朝中谁当丞相最合适,选来选去,公孙贺成为汉武帝心中最满意的人选。

丞相是百官之首,谁要是能当上丞相,那肯定是祖坟冒青烟了,但对于公孙贺来说,这是一道催命符。

如果一个人不敢接受较高的职位,无外乎三种可能:一是能力不够,担心不能胜任;二是没有利益可捞;三是太危险。

以公孙贺的家世和履历来看,第一种可能首先被排除,而丞相之位能带来多大的利益显然也不用多说,那么只剩下第三点,公孙贺认为担任丞相会很危险。

实际上,当时正值多事之秋,自从公孙弘在丞相位置上去世后,继任者除了小心翼翼仍多次受到指责的石庆外,其他如李蔡、庄青翟、赵周等人皆以自尽的方式结束一生。

所以,公孙贺得知消息后,吓坏了,他不敢接受丞相印玺,顿首哭着对汉武帝说:“臣本边鄙,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

公孙贺说得很诚恳,自己是个粗人,也就因为骑马射箭稍微好点才当了官,这点能力根本无法胜任丞相之位。

汉武帝命人将公孙贺扶起,谁知公孙贺却不肯起身,汉武帝生气,起身便走了。

要知道汉武帝的性子本就是说一不二,加上汉武帝认为这对公孙贺来说是一件喜事,结果被弄成和丧事一般,汉武帝心中自然不爽。

公孙贺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

三、为救儿子引来灭族之祸

从汉武帝的角度来看,公孙贺的举动很异常,这么好的职务给他,他却不接受,说明他心中有想法,汉武帝自认为信任公孙贺,但公孙贺却辜负了这份信任。

因此汉武帝也不可避免地对公孙贺产生了怀疑,而皇帝的怀疑,其实比什么都要危险。

后来等公孙贺出来后,左右大臣问他不愿接受丞相之位的原因,公孙贺回答说:“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

公孙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武帝英明,他的才能不足以成为丞相,害怕因此受到重责,从此以后就危险了。

结果证明,公孙贺对未来其实还是挺有预见性的,只不过他明知担任丞相会带来危险,却不能违抗汉武帝的命令。

前92年,公孙贺和卫君孺之子公孙敬声,仗着母亲是皇后长姐,父亲是丞相,向来嚣张跋扈,干了不少违法乱纪之事,在太仆任上,竟然私自挪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

事情败露之后,公孙敬声被捕下狱,公孙贺为了给儿子赎罪,主动请缨为汉武帝捉拿迟迟未能归案的阳陵人朱安世。

后来公孙贺果然捕捉到朱安世,谁知被捕下狱的朱安世得知公孙贺抓自己是为了给儿子赎罪后,竟笑着说:“丞相祸及宗矣。”

随即,朱安世在狱中上书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还行巫蛊诅咒天子。

汉武帝大怒,命有司查验公孙贺,彻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过,结果导致公孙父子二人死在狱中,家族被灭。

0 阅读:4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