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一体化不再是梦
文/王印祥
从《试论文人与文人画》人机合作的良效来看,人与AI合作的愿景,是构建一个人机共生的未来社会,AI不仅是人类的“理想工具”,更是人类的“智能伙伴”,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人机共生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场景
(一)智慧社会的轮廓
未来的数字城市,将通过5G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AI将成为城市管理的大脑,优化交通、能源与安全系统,实现高效与便捷的生活新常态。
(二)个性化生活服务
AI将深度嵌入个人生活,提供“贴身管家”式的服务。例如,可穿戴设备与智能诊疗系统,将实时监控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家用智能助手通过环境感知,主动调整家居环境,提供舒适的个性化体验。
(三)经济与创新驱动
AI将全面革新各行业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智能制造和工业4.0工厂将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四)扩展人类能力
AI不仅能替代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还可以与人类协作,扩展我们的能力。例如,在医疗领域,AI可以辅助医生诊断疾病,但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仍需医生的情感支持和专业判断。
(五)可持续发展
AI技术有潜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在城市管理中,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流,减少拥堵和碳排放;在农业领域,智能农业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帮助农民精准施肥、灌溉,提高作物产量。
二、人机合作的优势和挑战
(一)优势
AI擅长处理大量数据和重复性任务,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出乎想象的作用。例如,在食品生产、制造、仓储、运输和消费各环节中,AI都可以快速检测产品和监督质量问题;在医疗领域,AI能够分析海量个体数据,预测病情变化或诊疗动态趋势,并且可以保障人的身体健康、保持人的身心愉快和确保人的延年益寿。
(二)挑战
尽管AI在许多领域表现出色,但仍面临技术瓶颈,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大数据依赖方面。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而AI主要基于已有数据和算法的学习模仿,在本质上缺乏真正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AI的决策透明度和安全性问题也需要解决。
人类今后高端复合型创新性的发展方向,应是以人为本、以AI为工具,以人文为主导、科技为智助,人文与科技、人与机的高度结合与合作。
今后,人的教育主要是综合性地学习人文与科技基础知识,特别是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预测学、法学、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以及科学治学方法等方面。而积累、记忆、仓储、搜集和基本资料与数据的综合整合工作,则可以由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先进和越来越驯服的AI智慧机器人完成。
未来较为超前的教育方向和培育方法,一定是按照“文理工并重、脑体合一、人机联动”的模式探索前行。
依照目前的人文与科技的无缝链接与完美结合来看,人机合作将是人类快速发展的一个正确方向和健康行进的一条光明大道。终极智慧由高级人才支持提供,终端成果由高级专家予以研判,最终决策则由高级官员拍板定夺,将不再是人类的纸上蓝图,甚至可以实现将AI植入人体之内,实现人机互补或联通。
人机各有专长,如果能将二者的综合能量,有机地结合并充分发挥出来,在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创造出“1+1>2”的美好愿景!
2025.2.22
【责编 杨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