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孟加拉国,为什么交换162块飞地?

环球情报员 2022-07-15 22:52:55

英国曾统治南亚近2个世纪,二战后英国撤出南亚。在给予英属印度独立地位的《蒙巴顿方案》中,“好心的”的英国人单纯以宗教为划分原则,分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

巴基斯坦被印度分隔成东西两部分,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变成了一块飞地。

▲印巴分治

这种不考虑民族、语言的边界划分为印度、巴基斯坦埋下了冲突的“暗雷”。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东巴基斯坦等地接连爆发战争。

而在印度与东巴边境上,还存在着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162块“飞地”与“反飞地”(因自然地理条件变化、人为统计差异,也有数据为198块飞地)。

▲印孟两国的飞地分布(红色与绿色)

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后,飞地问题继续困扰着印孟两国政府。在断断续续的谈判中,两国直到2015年才通过交换领土的方式消弭了飞地。

印度甚至不惜多让出了20余平方公里领土,以求彻底解决存在近3个世纪的飞地问题。

飞地问题究竟给两国政府和人民带来多大的困扰?印孟边境复杂的飞地群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飞地上的印度居民,走过背后的树就是孟加拉国

一、祸起牌局

飞地的形成大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如民族、宗教等问题。

作为邻国,如今印度85%的人口(约12亿)信仰印度教,而孟加拉国则是全球仅次于印尼、巴基斯坦的第3大伊斯兰国家,拥有1.5亿穆斯林(占总人口90%)。

孟加拉是南亚最早伊斯兰化的地区,在这一进程中,孟加拉统治家族不断变换、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升级,最终催生了复杂的飞地问题。

▲两国的飞地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诞生在阿拉伯半岛,并随着阿拉伯帝国大军的脚步在亚欧非三洲扩散。孟加拉土壤肥沃、河网密布,自古便是南亚的经济发达地区。

公元8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伊斯兰教带到了孟加拉。

印度教在南亚根深蒂固,彼时孟加拉人是虔诚的印度教信徒,8至11世纪,伊斯兰教在孟加拉的传播速度较慢,在南亚内陆腹地更是难觅伊斯兰教的踪迹。

但随着伊斯兰教在中亚扎根,从12世纪起,接连多个伊斯兰政权从阿富汗等地入侵印度半岛。

▲伊斯兰教的传播

12世纪末,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富汗人入侵北印度,孟加拉也在1202年被征服。一部分阿富汗军事贵族割据自立,建立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为稳固统治,积极推广伊斯兰教。人口稠密的孟加拉是宗教同化的重点地区,建立了大量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

▲德里苏丹国

到15世纪,德里苏丹国逐步衰亡。此时,东孟加拉基本伊斯兰化;发展稍逊几分的西孟加拉,穆斯林占比也接近半数。

16世纪末,从中亚而来、信仰伊斯兰教的莫卧儿人成为北印度的新霸主。富庶的孟加拉自然吸引了莫卧儿王朝的注意,从1576年起,莫卧儿人便开始入侵孟加拉。公元1666年,莫卧儿帝国征服了孟加拉。

▲16世纪末的莫卧儿

印度次大陆北部看似都处在莫卧儿帝国统治下,但莫卧儿王朝统治者信仰伊斯兰教,与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信仰并不相容。即便实行宗教宽容政策,莫卧儿的君主还需要依靠北印度的大量印度教土邦王公帮助其维持统治。

土邦对帝国效忠,建立在莫卧儿帝国的军事实力之上,莫卧儿君主也相应地给予土邦一定政治权利。在此背景下,17世纪末,飞地问题出现了。

▲印度贵族

科奇比哈尔土邦(下文简称科奇)与孟加拉北部相邻,虽然科奇王公信奉印度教,而孟加拉贵族信奉伊斯兰教,但据说当地王公与孟加拉朗布尔地区(与科奇接壤)的统治者关系较好。

二人经常一起打牌取乐,两位贵族喜欢用自己手中最常见的物品做赌注——土地。

赌局之上,输赢无常。在接连不断的游戏中,两方边界的土地被来回交换,形成了章法全无的边境格局。

另一种说法是,莫卧儿帝国大举入侵科奇。科奇军队拼死抵抗,迫使莫卧尔罢兵言和。双方交战地区情况复杂,莫卧尔军队和科奇军队各占据着一些村庄。

两国约定,停战时村庄被哪国占领,该村庄就归哪国,进而形成了犬牙交错的飞地群。

▲莫卧儿帝国

飞地群究竟如何产生,历史文献并无准确记载,只有当地留下的传说让我们管中窥豹。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飞地群的产生与当地统治者的利益争夺有关。这一点在人类历史中并不鲜见。

例如荷兰与比利时的巴勒飞地群(由33块飞地组成),巴勒在古代分属布拉班特公爵与布雷达男爵,后来两个贵族领地分别归入荷兰与比利时,形成了如今的荷比飞地群。

▲巴勒也是利益争夺的产物

孟加拉与科奇的边境飞地群,也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势力交错地带。

宗教冲突与族群争端催生飞地问题的产生。17世纪的印度还没有现代国家的边境概念,飞地居民可以不受影响的进出飞地。但在历史的演进中,飞地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飞地位于宗教对抗前沿

进入18世纪,由于连年的扩张战争和宗教压迫政策,莫卧儿帝国盛极而衰,境内起义遍地。政治动荡让地方势力做大,1717年,孟加拉省督穆尔希德·汗宣布独立。

此后,马拉塔、奥德等土邦相继对莫卧儿的“印度地区霸权”发起挑战。这给西方殖民者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英法等殖民国家纷纷扩大在印领地,扶持当地王公打起了代理人战争。

在印度封建势力内斗的同时,英法葡荷等国相继在印度沿海开辟殖民据点,不断扩大在印势力范围。

1757年6月,英军在普拉西战役中击溃孟加拉军队,将整个孟加拉变成了殖民地。次年英军征服了科奇,使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管控下的傀儡政权。

二、烫手的“遗产”

英国人在孟加拉建立加尔各答,将其作为英国在南亚的统治中心,以孟加拉为基地,英国人在南亚大举扩张。

到19世纪中叶,南亚次大陆约65%的土地和75%的人口在英国的直接统治下,余下地区则由分布在南亚各地的上百个臣服于英国的土邦统治。

▲英国征服印度

既然科奇和孟加拉都处在英国控制下,英国人还有更重要的全球霸业,没有心思顾及无聊的地方划界。

1857年,印度次大陆爆发了反抗殖民的民族大起义,镇压起义让英国东印度公司陷入财政窘境。为适应殖民争霸需要,英国于1858年将印度殖民地划归政府管辖,建立英属印度。

英属印度架构基本延续此前的“直辖-土邦”并存模式,位于科奇与孟加拉之间的飞地仍然存在。

1905年,英国将面积广阔的孟加拉省一分为二。英国人声称此举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但当地人认为这不过是分而治之的把戏。孟加拉东西部分别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聚居地,此举也为日后的孟加拉分裂埋下伏笔。

▲分裂的孟加拉

20世纪上半叶,印度作为英帝国冠冕上“最珍贵的宝石”备受英国重视。作为殖民地,英属印度沦为英国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数十万印度士兵为英国而战并失去了生命。

在甘地等人的带领下,印度国民大会党领导印度人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掀起独立运动。以真纳为首的穆斯林政治家也加入其中,实现国家独立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共同追求。此外,穆斯林还成立全印穆斯林联盟支持独立事业。

二战后,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实力衰退的英国人宣布退出南亚,曾经携手对抗英国殖民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发生了矛盾。

▲甘地

英国不失时机地提出《蒙巴顿计划》,英属印度境内印度教徒占优地区合并为一国,穆斯林占优地区则合并为另一国,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其归属。

英属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信仰印度教,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印度共和国。科奇比哈尔土邦并入印度,西孟加拉因为印度教徒居多,也成为印度的一部分。

穆斯林占优的孟加拉东部则与英印西北部一同组建了巴基斯坦,孟加拉东部变成了东巴基斯坦。飞地一分为二,其中106块(面积69.5平方公里)归属印度;92块(面积47.7平方公里)归属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

《蒙巴顿计划》的分割方案给印巴关系留下了巨大隐患。诸如克什米尔土邦,当地民众多信仰伊斯兰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但当地统治者是印度教徒,意图加入印度。

1947年,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爆发了战争,两国都没能彻底占领克什米尔,但自此两国在政治和宗教上的严重对立,边境飞地上的居民生活为此大受影响。

▲争夺克什米尔

因为印巴关系紧张,飞地的具体边境线始终未能划定。两国的边防部队更是不肯放弃任何一个“展示国威”的机会,抓扣那些不小心越境的敌国民众。

飞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198块飞地并非单纯被对方领土包围的“一级飞地”,还有28个飞地套飞地的“二级飞地”(21个归巴,7个归印),以及一个650平方米的“三级飞地”(归印)。小而杂的飞地问题被印巴两国政府长期忽视。

▲套娃般的飞地

1965至1971年,印巴两国就克什米尔又爆发了两次印巴战争,体量巨大的印度在战争中取得优势,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一度为飞地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契机。

东巴基斯坦在地理上不与巴基斯坦主体接壤,只因共同的伊斯兰信仰而被划归一国。东巴人口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55%,当地的孟加拉人却排挤出权力层。西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和信德人把控了国家军政权力。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政府限制孟加拉人使用民族语言,在东巴强制推行西巴使用的乌尔都语,东巴爆发了独立运动。

1971年11月,印巴两国发生边境冲突,印军随即对东巴发起大规模进攻,支持当地独立武装。

东巴与巴基斯坦本土被印度隔开,巴军主力无法救援。在印度支持下,东巴于1971年独立,建立了孟加拉国。

▲庆祝独立的孟加拉人

孟加拉国继承了1947年印巴分治时的总长4000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的3000公里在巴基斯坦统治时期已与印度划定。余下的1000公里中有15处争议地点,其中就包括复杂的飞地群。

1974年,印孟第一轮边界谈判结束。根据协议,印孟两国将交换大部分飞地。同时印度向孟加拉国提供一条长186米,宽85米的陆上走廊,用以连接位于印度境内的两块较大的孟加拉飞地——希利(Hilli)和达哈格拉姆(Dahagram)。代价是孟加拉国给予印度17%的关税优惠,印度则可保持25%的对孟关税。

▲丁比卡走廊

孟加拉国议会很快批准了该协议,印度国会却以不符合印度利益为由拒绝批准。直到1982年,这条被称为丁比卡的走廊才正式租给孟加拉国,但飞地交换却没了下文。

上世纪80年代,印孟在恒河水资源分配、海上划界矛盾凸显。外加两国宗教对立情绪严重,印孟关系遇冷,飞地问题再度走进了死胡同。

▲丁比卡走廊

三、家国孰重

冷战结束后,全球格局进入调整期,印孟两国也积极调整外交策略。1996年,哈西娜当选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的父亲是孟加拉国独立领导者之一,曾接受印度资助,哈西娜上台后积极开展对印外交。

虽然印孟政治经济关系回暖,但依然无法掩盖飞地问题带给两国的巨大困扰。

1996至2001年间,印孟双方在飞地群产生了186次冲突,总计122名孟加拉公民及军人身亡,印度方面也有不小的人员伤亡。

▲复杂的飞地

产生冲突的原因是飞地居民因生活需要走出飞地,但印孟边防部队都认为他们非法越境进而开枪射击。

2001年4月16日,孟加拉国准军事部队——孟加拉步枪队占领一处有争议的飞地并拆除当地的印度哨所。2天后,印度人发起反击,突袭印度境内的孟加拉飞地——博赖巴里(Boraibari)。结果印军遭到孟加拉步枪队的伏击,16名印军死亡。

这是印孟两国在21世纪的第一次飞地冲突,也是孟加拉国独立后最严重的一次飞地冲突。两国围绕飞地冲突的外交战还停留在表面,飞地问题带给当地居民的伤害却是无穷无尽的。截至2010年,在飞地群上生活着约3万名印度居民和2.5万名孟加拉国居民。

▲国境线从两人中间穿过

对于飞地居民来说,飞地就是一个个围城,这里与世隔绝,难以逃离。飞地居民甚至无法参加投票选举,变相的剥夺了一部分公民权。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感受不到“国家”的存在。

印孟两国政府都选择无视飞地。水、电、通信网络往往是修到飞地边缘就戛然而止。

飞地中的断头路比比皆是,公共医疗、教育根本无法惠及飞地民众。当地人只能通过假证件去本国的本土上学或寻找工作。

▲只能点蜡烛学习的飞地孩童

在印孟关系较好时,飞地内外尚能实现人员和物品的自由流通。一旦两国关系遇冷,大量的边界墙和检查站就将飞地围得如铁桶一般,飞地居民只得拿出几美元贿赂边境部队以求通过。

这笔钱对于飞地居民来说,可能是好几天的收入。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可能有来无回。

▲边境守卫

2010年的一项统计显示,75%的孟加拉飞地居民(约1.9万人)曾因“非法入境”遭到印度边防部门逮捕。被捕甚至成为飞地居民的日常,而他们出行仅仅是为了购物、打水、种地。

与本土世代隔离的生活、固定范围的通婚,特殊的环境弱化了飞地居民对国家的认同。

飞地的存在让印孟两国的边界管理始终存在薄弱环节,作为邻国,经济条件更好的印度对孟加拉移民产生了吸引力。约800万孟加拉人非法居留在印度,除了邻近孟加拉国的加尔各答等大城市,其中约500万迁入了印度东部地区。

▲孟加拉东部与印度东北6邦接壤

印度东部6邦居民大都是黄种人,在语言文化上与印度主体民族有差异。

当地本来就存在阿萨姆、曼尼普尔等独立武装,信奉伊斯兰教的孟加拉移民迁入更让当地人感觉自身资源被挤占,加剧了与印度政府的对立。独立派武装还利用边境管控漏洞潜入孟加拉国,躲避印度军方打击。

在安全局势恶化和东北各邦民众的抗议声中,2011年,印度恢复了与孟加拉国的边界谈判。2014年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赢得大选,印度外交政策发生调整,开始强调“邻国优先”。

2015年,印度国会终于通过了搁置41年的印孟《土地边界协议》。印度向孟加拉国交割约70平方公里的111块飞地,换取孟加拉国48平方公里的52块飞地。为了解决飞地问题,印度作出了利益牺牲。

印度在飞地问题上让步,以换取孟加拉国在打击印度东部分离势力等问题上的支持。

▲印孟领导人会晤

飞地交换后,印度和孟加拉分别计划拿出1.5亿和0.23亿美元,促进飞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两国协议,飞地居民可自由选择国籍。

令印度没想到的是,只有3%的原印度飞地居民(约1000人)选择保留印度国籍,余下均加入经济更为落后的孟加拉国籍。

根本原因是这些居民并不想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与主流社会的隔离让飞地居民对家族的认知更为深刻,在他们眼前,家比国更为重要。

▲加入孟加拉国籍的飞地居民

加入印度籍的飞地居民也难以融入印度社会,由于此前飞地的条件限制,这些居民没有技术更没有学历,只能靠打零工维生。

截至2020年,印度政府承诺的基础设施仍未兑现。飞地居民大部迁往印度本土,居住在政府安排的集中安置点。

飞地交换没能彻底改变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但上百块的飞地交换举世罕见,印孟两国此举确实解决了飞地的管理问题,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次领土交换的尝试为他国的飞地领土管理提供了借鉴。

▲在锯木厂打工的飞地居民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2 阅读:2224
评论列表
  • 2022-10-12 00:09

    两国合并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 2022-10-21 16:54

    英国人走了也不让南亚消停

环球情报员

简介:带着问题看世界|环球历史, 地理,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