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的岁首祭祀活动,经过周、秦、汉等朝代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春节习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贴春联、放鞭炮、祭祖、守岁、年夜饭、拜年等等成为春节必不可缺的风俗,那么春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一起盘点一下!
贴春联
贴春联是我国传统习俗的一种,春联也被叫作对联、桃符,因此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寓意是用来驱秽辟邪,根据相关研究,贴春联的民俗最早起源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几经演变,就形成了现在的春联。每逢新春到来之际,无论身处何方,家家户户都会精心挑选或亲手书写春联,将它们贴在门框的两侧和横梁上,春联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意义,以及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也烘托着新一年到来的欢乐氛围
年夜饭
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年晚饭、团年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作为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年糕(寓意年高)等以求吉利,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年夜饭作为春节期间重要的一顿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尽量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个特别的时刻,一家老小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在古代,守岁有两种寓意:年长者守岁,有珍惜时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春节习俗之一,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除完团圆饭,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当零点的钟声响起,各家各户会放烟花和鞭炮,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共同度过这个跨年的时刻。守岁的习俗也寄托了人们对家人的关爱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祭祖
古人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是敬天地、不忘先祖的重要表现。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每逢佳节,尤其是春节都会祭祖。祭祖有多重含义。首先是祭奠先人,缅怀先人,感谢先人;其次是向先人汇报一年来家庭的变化,告慰先人;再次是祈福先人,希望祖先在另外一个世界可以过得幸福快乐,喜悦圆满。春节祭祖也成为中华民族非常传统的一种民俗。 春节的祭祀更多的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和追忆,祭拜祖先是对祖先的敬重、怀念和希冀,同时加深了同宗同族的凝聚力。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在外出相遇时,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压岁钱
压岁钱起源较早,但全国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压岁钱最早称为“压祟钱”,相传“祟”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怪兽,专对小孩子下手。大人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压“祟”钱,将其放在孩子的枕头下,有驱逐邪魔之意。那时的压“祟”钱都不是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东西。如今,压岁钱的实用性逐渐强化,年饭过后,长辈将准备好的红包发给晚辈;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们则会给孩子压岁钱。给压岁钱,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
放鞭炮
鞭炮,也称“炮仗”、“炮竹”等,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年历史,关于春节放炮竹,传说是古代有一个叫做“年”的怪兽,每年春节这一天,就会开到人间做恶,祸害百姓,践踏庄稼,令百姓苦不堪言。后来有人说,“年”害怕声音,怕光和红颜色,春节这天,在“年”来之前,只要拿出这三样东西,“年”就不敢来了。于是,人们发明了鞭炮,每年春节这天都放炮仗,从此以后年也就不敢再来了。春节放炮仗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到现在。每当午夜交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响彻云霄,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寄托迎祥纳福的心愿。除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之一。
春节作为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家庭团聚。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在春节期间不远千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春节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过春节,丰富多彩的风俗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庆祝,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春节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