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身份引发的政治波澜】
明武宗朱厚照没有皇子,他唯一的弟弟还早早去世了。他去世后,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仔细思量后,决定迎立兴王世子朱厚熜当皇帝,这就是嘉靖皇帝。嘉靖帝的身份很特别,他父亲不是皇帝,他是以旁支藩王的身份继承皇位的,这种情况在明朝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就因为这个特殊身份,导致了后来太庙制度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是朱祐樘,其被立为太子,而后登上皇位,是为明孝宗。第四个儿子是朱祐杬,获封兴王,其封地在湖广安陆州,就是现今的湖北省钟祥市,朱祐杬去世后,谥号为“献”,因而被称作兴献王。明孝宗朱祐樘的大儿子是朱厚照,也就是明武宗。兴献王朱祐杬的二儿子是朱厚熜,便是嘉靖帝。这样一来,明孝宗是嘉靖帝的伯伯,明武宗是嘉靖帝的堂哥。
依据那时的继承规定,嘉靖直接当皇帝不符合《皇明祖训》里“兄终弟及”的嫡子准则。杨廷和等大臣想出个办法,让嘉靖先过继给明孝宗当儿子然后再继承皇位,这样他就成了明孝宗的儿子、明武宗的弟弟,就能顺理成章地接班当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嘉靖得叫明孝宗皇考,叫明武宗皇兄,兴献王得被叫做皇叔父。可嘉靖帝坚决不答应。他觉得自己只继承皇位不继承子嗣,不用过继给明孝宗,凭着自己是明宪宗的孙子、兴献王的儿子的身份就能接班当皇帝。他认为应该叫明孝宗皇伯考,明武宗皇兄,兴献王皇考。
嘉靖帝的心思很明确,他觉得自己是统治天下的皇帝,绝不是去给别人当儿子的。明孝宗是他伯父,他不能认伯父当爹,因为他有自己的亲爹。然而,杨廷和等好多大臣坚决不赞同嘉靖帝的这个做法。他们觉得,从宗法礼制上讲,嘉靖这一支是小宗,明武宗那一支才是大宗。之所以让嘉靖帝当皇帝,是因为大宗没了后人,他是来继承大宗,给人家延续香火的,而不是用自己的小宗去替换大宗。
【激烈的 “大礼议之争”】
因为双方意见存在极大的差异,朝廷就此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的首领是嘉靖帝,另一派则是杨廷和。双方就嘉靖帝究竟该认谁作爹才能当上皇帝这个关键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场争论延续了好些年,整个过程特别复杂繁琐。这就是有名的“大礼议之争”。
这场争论可不单单是一个称呼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皇位继承的合法性以及宗法礼制的重要准则。这事儿意义非凡,影响极大,不能轻视。嘉靖帝呢,得维护自己亲生父亲的地位,坚决秉持自己的看法。杨廷和等大臣们呢,则要守护传统的宗法礼制,保证皇位继承的正统性。在这激烈的争辩里,两边都有自己的说法,谁也不肯让步。
最终,历经多年争斗,嘉靖帝获得胜利。他将兴献王追尊为“皇考恭穆献皇帝”,把明孝宗称作皇伯考。此结果表明嘉靖帝在“大礼议之争”里赢得了具有决定性的胜利,然而这场争论产生的影响并未就此终止。
【太庙变革的曲折之路】
既然把自己的亲生父亲追尊为皇帝了,那依着传统,就得让他进太庙接受祭祀,要不然这皇帝当得就不太合乎情理。为能让他爹进太庙,嘉靖帝那可是用尽了心思。
一开始,有大臣提出要把兴献帝的神主升进太庙,这一提议马上遭到了朝中好多大臣的坚决反对。他们觉得,嘉靖帝在宫里建了观德殿来供奉兴献帝,这已经能体现他对自己生父的孝心了。可要是把兴献帝挪进太庙,那生前是臣子的兴献王死后不光能得到皇帝的待遇,关键是他神主的排位不好定。要是排在武宗前面,那君臣的名分就乱了;要是排在武宗后面,那叔侄的次序又乱了,反正怎么着都不行。
面对群臣的反对,嘉靖帝只得放弃。不过,他并没死心,又让群臣再次商议此事。嘉靖帝做出妥协,不再强求父亲马上进太庙,只希望群臣也能退让些,在祭祀方面对他父亲更为敬重。群臣一番讨论后,给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在太庙旁边新建一座宗庙,专门用以祭祀兴献帝。嘉靖帝认可了这个办法,还亲自将其命名为“世庙”。这只是个临时的解决办法。虽说兴献帝在太庙旁有了独自的宗庙用于祭祀,可到底还是没进太庙。在旁人眼里,兴献帝和明朝那些正统皇帝有所不同。嘉靖帝的最终愿望,一直是让他父亲能够进入太庙。但他也清楚,一下子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太大,阻碍太多。所以,他采取了逐步推进的策略,一点一点来,为达成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
嘉靖帝与 “大礼议之争” 及太庙变革,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和戏剧性的篇章。这场争论和变革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宗法礼制的重要性,也展现了嘉靖帝的执着和权谋。它对明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研究明朝历史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