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在汉末三国那种战乱年代,兵败被俘,屡见不鲜。
有投降将军,自然也有断头将军。
今天,来盘点下,正史中,汉末三国时期,宁死不降之人。
庞德庞德从出道起就展现出强于一般武将的勇猛。
在跟随马超征讨高干、郭援的时候,庞德就在大战之中亲斩郭援。
这郭援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袁尚麾下的河东太守,同时还是锺繇的外甥。
战后,扫荡沙场之际,许多人都说郭援应该死了,但奇怪的是还没发现首级。
就在此时,庞德缓缓地从自身的箭袋取出一颗人头,众人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郭援是谁?
后来庞德被马超抛弃,归顺曹操,从此死心塌地。
被蜀军生擒后,庞德怒叱关羽,说“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拒不投降,终被杀死!
张任历史上关于张任的生平事迹非常少。
只知道他年少的时候就很有胆魄、勇武过人,同时本身操守品行也很不错。
成为刘璋手下后,张任算是非常忠心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雒城之战中,张任远没有演义中那样出彩,仅知道他在雁桥一带被刘备军击败成为俘虏。
刘备认为张任是一位可用之才,便想着招降他。
但张任忠臣不事二主,非常硬气地回应刘备:“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
刘备只能成全他的赴死之心。
诸葛瞻诸葛瞻没有遗传到父亲诸葛亮的治国与军事能力,反而成为一个资质平庸的驸马。
他一路平步青云,靠着他爹的地位和影响,35岁就担任卫将军。但实际上当时的他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因此,在奉命守卫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绵竹时,他与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殉国。
虽然诸葛瞻的能力平庸,但是他的人格光辉是蜀汉最后的体面。
当邓艾派了使者来招降他,说会封他为琅琊王的时候,诸葛瞻怒斩使者,领军出战。
诸葛瞻的态度很明显了: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傅肜关于傅肜,史料的记载很少。
夷陵之战他作为别督与廖化、辅匡、赵融等人一同抵抗东吴军队。在那之前,傅肜做了啥,并不知道。
但不要紧,有的人一生只需要做一件事,便足以不朽。
傅肜,恰恰是这样的人。
为了掩护刘备,傅肜毅然留下断后,自己的部队都打光了,只剩他孤身一人。
东吴的将领劝他早点投降可免一死,傅肜大怒,吼道:“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
以后别再说江东鼠辈了,应该称江东狗辈!
陈宫陈宫演义被美化了不少,但正史他实际上是个反复之人。
当然,他反复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他故土兖州的利益,这里不作展开。
陈宫尽管对吕布并不算忠心,但他却是真的宁死不降。
曹操念及与他的旧情,本想着原谅他感化他招降他,没想到陈宫却保持了刚直不阿的态度,拒绝曹操的招降。
"请出就戮,以明军法。",讲完最后这句话,陈宫淡然赴死,曹操流泪为他送行。后来,陈宫的家眷都得到了曹操的善待。
这两人的恩怨也终究了结在白门楼下。
沮授沮授大概算是袁绍帐下的第一谋士。
如果提出奉迎天子的时候,袁绍肯听,可能就没后来曹操什么事,更别提什么官渡之战。
袁绍打算攻取许都,沮授又提出利用自身优势,消耗三年的时间不断骚扰曹军,使其疲惫,慢慢将其瓦解的策略。袁绍依然没听。
官渡之战前夕,沮授再次提出用缓进战术,不应该派性情急躁、心胸狭隘的颜良独领一军,袁绍又不听,结果颜良临阵战死,成全关二爷的神话。
总之,沮授的好计策,袁绍基本都过滤掉了。
即使如此,沮授被捕后也不肯定归顺曹操。曹操先是原谅了他,却不曾想,沮授居然偷偷盗马要赶回北方。
这是拿命在拒降啊!曹操最终也成全了他!
刚原谅沮授那会儿,曹操还感慨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也。”
审配早年间,审配辅助袁绍平定北方做出不少贡献。
对于官渡之战,审配与沮授看法相反,他是主张与曹操决一死战的。
官渡战败,袁绍死后,审配追随少子袁尚。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审配在邺城的守卫战。
审配与曹军进行了攻防大战,双方互有损伤。
最后,审配被侄子审荣出卖,成为曹操的阶下囚。
临刑之前,审配留下了那句令人动容的话:“我君在北!”,慷慨赴死!
宁死不降咋就没有高顺了?不要急,就事论事。
根据史料所写,实际上,当时高顺兵败后就被杀了。
曹操究竟有没有招降他,并没有相关记载。因此,不能明确定义为宁死不降。
但我相信即使曹操想招降他,他大概率也是不会答应。他对于吕布,有种难以割舍的愚忠。
看看吕布怎么对他的:需要他时就给他兵,不需要时就收回给魏续,高顺对此却毫无怨言。
你还知道哪些宁死不降的人物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英雄记》、《先贤行状》)
关羽算不算
🙏🙏🙏🙏🙏🙏🙏🙏
最惨烈的非审正南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