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夏西楼
编辑|t
引言他出生于光绪,效忠过清朝的淮军,1908年是七品把总,民国时期他投身于北洋军,后以60岁的高龄参加八路军。
他就是蒋维平。
新中国成立后,蒋维平因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在55年时被授予少校军衔。
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灭亡,民国兴衰,以及建国大业,堪称传奇。
(蒋维平)
一、蒋维平:先后加入淮军和北洋军,失望而归1897年是清光绪二十三年,也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第四年。
这一年,蒋维平19岁。
在此之前,蒋维平已经当了几年长工,在社会底层过着过着穷苦的生活,但是,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一直寻找着救国之法。
也就是这一年,蒋维平等到了报国的机会,加入了李鸿章的淮军。
他从小兵做起,在军队中摸爬滚打,一从戎,便是十五年,官至七品把总。
(淮军军队)
然而,经历了甲午战败的淮军已经日渐势微,在与各国列强交手的过程中,清军节节败退,李鸿章也作为清廷代表,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此时的蒋维平发现,加入淮军也无法实现救国的理想。
于是,命运般的,就在辛亥革命前夕,蒋维平从淮军的军队中离开,并在之后的十七年先后投身袁世凯、段祺瑞的军队,想要以身效国。
到1929年,东北军易帜之前,蒋维平已经一路升迁,官至团长。
然而不久后,中原大战爆发,各个派系的军阀混战,军队都在“中国人打中国人”,无暇顾及国难,为国效力成为一个笑话。
(段祺瑞像)
蒋维平便摇身一变,又从军队中退出,成为一身布衣,回到家乡学医务农,他创办红十字会,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这片土地上的穷苦百姓。
原本蒋维平的一生便会在治病救人中度过,到了晚年,再赢得悬壶救世的名声,在十里八乡中,也算是有“名望”了。
然而,命运之手再次搅动风云。
(参加中原大战的军阀部队)
1935年,57岁的蒋维平偶然认识了地下共产党员李向前,在思想碰撞中,蒋维平遇到了自己一生所向的事业。
至此,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人生轨迹也被彻底改变了。
二、花甲之年参加革命,屡建功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将罪恶的铁蹄踏入蒋维平的村庄,肆意残杀当地村民。
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之后,蒋维平悲愤不能自已,花甲之年还毅然决然投身八路军。
虽然此时的蒋维平已经不再身强体壮,无法亲自上阵杀敌,但是他知道,革命的道路不止一条。
(蒋维平与战友们)
于是他长途跋涉,跟随大部队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运用自己的医术,救治后方的受伤战士。
当时,延安正缺医少药,蒋维平的到来无异于镇定剂。他潜心研究医学,不顾年事已高,深入民间收集药方,前往大山采摘草药,日夜熬煮,只为了多救一条人命。
短短几年间,蒋维平搜集了300多种药方,配制了几十种药膏、药丸等,救人无数,得到了众人的称赞。
(当时报纸争相报道蒋维平的事迹)
随后,他又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投身于南泥湾的建设中,每天与年轻小伙子们一起,开荒耕地。
作为场长的蒋维平带领百余人,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三百多个日夜劳作中,将曾经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垦成为沃野千里的农场。
到1943年,八路军的生产自给率已达到100%,其中蒋维平所在的农场开垦了400亩,收获粮食4800石,成为第一模范农场。
如果说,“遍地是牛羊”的塞上江南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延续,那么蒋维平毫无疑问是延安精神的继承者。
虽然此时的蒋维平已经65岁,他犹未满足,而是像萤火虫一样,有一分热,便发一份光。
(开荒的蒋维平)
不久,他担任八路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继续奔走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
正是因为蒋维平舍弃己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才在建国后,获得了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并于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后擢升为中校。
(蒋维平)
三、历史永远铭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948年底,根据蒋维平本人的申请,上级准许他前往张家口工作,历任华北军区张家口医院、北京军区张家口陆军医院及二五一医院副院长等职。
在任期间,他兢兢业业、勤恳扎实地服务着张家口的百姓,到后来,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生活中难以决断的事情,大家也总是会找到他寻求帮助。
而蒋维平也总是乐于助人,在当地累积了极高的声望,并被选为张家口市人民代表。
同时,他一生勤俭节约,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建设,将自己的积蓄捐赠出来,为当地的百姓治病买药,为农民采购生产工具。
1964年,蒋维平于张家口逝世,享年86岁。
这位传奇老人的人生宣告落幕,在他的公祭会上,近万名群众自发游行,形成了绵延2.5公里的队伍,送别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
(蒋维平雕像)
纵观蒋维平的一生,他出身贫寒,不曾接受过私塾教育,没有正统学习过变法救国,但是,他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尽己所能地做为国为民的好事,从而青史留名。
并且,他从没有因前路艰难而退缩过,尽管在众人看来,他的人生已经到了下半场,似乎革命事业已经与他无关了。
但是他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活到老学到老,遇到山便翻越山,遇到水就趟过水,拥有理想和信念的人正是如此。
同时,蒋维平也是我们百年抗争史的一个缩影。他代表的,是广大群众和底层百姓,他们生下来便面对着落后的中国,除了挨打,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人民英雄纪念碑)
但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之所以延续,正是因为这片土地生活着不畏强暴的人民。他们可以被杀死,但从不会被打败,他们以血荐轩辕,始终顽强抗争,才为我们打下了如今的盛世江山。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1]蒋维平[N].人民日报,2006-01-26(002).
[2]宋成明.老英雄蒋维平传略[J].北京党史,1992,(03):47-50.
[3]张敏才.访医务战线上的老英雄蒋维平[J].人民军医,1964,(02):59-60.
[4]夏川.百花业中的两株幼苗——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短纪录片“光荣的道路”和“老英雄蒋维平”[J].中国电影,1958,(04):36.